![]() 文 dr.bear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工作快30年了,每當我說起“大學里一般不會教的知識”,經常在學生那里聽到“這是我們第一次學習這個”,而更多的則是這樣的抱怨“如果我在大學階段就學了這些該多好?!?/p> 如此看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yè)教師。至多算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過,這些知識的確是大學里一般不會教的,我上大學時,也是這樣。這些知識是我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學會的。我很幸運,在中、俄、美學習過,但是那些可操作的,適用性強的的觀念卻是在我過去不斷犯錯并且努力去糾正錯誤的過程中得到的。在我的職業(yè)生涯里我只有少之又少的幾個人生導師,更為普遍的現(xiàn)象是我經常試著去尋找一些問題的答案,而這些問題看起來幾乎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從而陷入困境。 ![]() 也正因為如此,我將總結的7條人生建議記存在這里,真切的希望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學習,并弄懂它: 1、當你遇到困難時,選擇埋怨就是對時間和精力的浪費,不管對方是個人還是機構。人生中不公平的事情很多,我經常對我的孩子說,公平這個庸俗的詞,我不希望你掛在嘴邊。為什么呢?因為你不可能去糾正所有的錯誤,當然了如果你一味的去尋找公平,那么你的內心世界就得不到真正平靜。難道這就意味著你不能去改變事情或者修正自己嗎?當然不是!但更重要的是你應該去致力于那些你能夠控制或對你有影響的事情上面。對于那些你無法掌控的事情來說應該盡量去少花時間。與其去抱怨或去相互指責不如去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情。 2、溝通能力不是天生的,甚至與他人溝通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不太容易的。不可否認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說話,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說話和走路一樣,是天生的。但是說話和交流是兩個不同的事情。溝通需要有重點和精力。溝通需要與他人產生共鳴。這需要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和適時的回應聆聽。換言之,有效的溝通需要去真正的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 3、學會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你還在原地踏步嗎?很多人在某個階段都會陷入人生的瓶頸。不確定接下來要干什么或不知道該怎么走下去?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問題是當遇到這些難題時你是花時間去悲哀惋惜自己是如何被卡住的,還是會去把你的精力轉向一個新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大多數(shù)的事件中,人們解決問題的技能是不足的。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善于解決問題的人而非善于制造難題的人。比如,你根據(jù)導師要求做了個模型,導入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結果與原理不符,甚至做不下去。面對這種情況,雖說大多問題出在模型與數(shù)據(jù)上,但也不能排除原理。數(shù)據(jù)第一,模型第二,原理第三?假定模型與原理相符,先看數(shù)據(jù),尤其要注意數(shù)據(jù)的專用性,因有些數(shù)據(jù)必須根據(jù)模型采集,不具備通用性。如調整不了,就涉及模型與原理,可將其反過來,人們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我認為不限如此,“羅馬通條條大路”也一樣。同時,這“大路”不限陸路,還應包括“??铡薄_@就是說,既然只要“結果”不變,正證,反證,組合證均可!那模型與原理也就能夠調整和整合。需要指出的是,這“結果”也存在“沒有結果”可能性,不管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因為“沒有結果”本身就是結果。 4、應該對自己對別人以及周邊的環(huán)境充滿好奇。不要膚淺的只看事物表面或者相信你所聽到的一切事情。你應該像三歲的孩子一樣經常地去問為什么。對于學到或者聽到信息要去向深層挖掘,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這是從哪里來的?它為什么能夠傳承下來?它的背景和意圖是什么?對于那些渴望學習和探索的人來說,生活永遠是最好的學校。 5、永遠不要停止交流或與他人的聯(lián)系。對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他們的世界是很小的,僅僅限于他們的家庭以及他們每天的工作場所。除了這些,事實上還有更大世界值得你去交流,去學習,去了解。你不必成為交際花,游走在各種交際場合,但是保持與外界的聯(lián)系真的很重要。保持與他人的聯(lián)系,關心他們的生活并且去分享自己的事情。你無法預測在漫漫人生路中何時你會需要一個朋友或同事去幫助你。 6、分享你的天分。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如果你把這些寶貝的天賦給藏起來了就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找到你所擅長的或者可以與他人分享的天分,并且積極地找機會去分享這些天分。 7、放棄做一個消極主義者。總有很多人會去告訴你為什么這件事行不通,為什么那件事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或者生活是有多么的消極。有很多報紙和網站告訴你現(xiàn)實是有多么的糟糕并且勸說你早點放棄。與此相反,你應該自覺摒棄那些消極者的言論并且遠離他們的所有活動。每天都應該去尋找正能量。簡單來說,能夠行走,說話和呼吸已經是上天給我們莫大的禮物了。即便真的陷入了困境,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總之,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從書本里,實驗室或教室里學到這些。而真正的學習則源自于體驗世界,并且正確的定位自己。我以為,嘗試并且運用這七條人生建議,可以幫助自己提高人生寬度和促進事業(yè)高度,從而得到的進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