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紅片 方劑來源 現(xiàn)代。《方劑學>)(上海人民出版社)。改湯劑,名紅蒲黃樸湯。 組成與用法 生大黃 紅藤 蒲公英 厚樸 上藥制成片劑。每服4片,日服3次。亦可改作湯劑,各藥用量可酌定。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消癰。主治腸癰腹痛。 現(xiàn)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道感染等病癥。例如: (1)急性闌尾炎 本方為主,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發(fā)熱持續(xù)不退而反增高、右下腹疼痛加劇、壓痛明顯、苔轉(zhuǎn)黃厚而膩、脈轉(zhuǎn)洪數(shù)者,加板藍根、一見喜、黃柏;惡心嘔吐者,加姜半夏,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生米仁;腹瀉者,生大黃改用制大黃,取得較滿意效果(《醫(yī)學情況交流》1976年第6期)。 (2)膽道感染 以本方加芒硝為基礎方,加減治療老年人急性膽道感染116例。蘊熱期(急性單純性膽囊炎,早期化膿性膽囊炎),用基礎方;濕熱期(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結(jié)石性膽管炎,膽道蛔蟲繼發(fā)感染,膽道感染合并胰腺炎),加大通下清熱藥物劑量,輔以茯苓、薏苡仁、半夏;邪熱傷陰,加生地、石斛、花粉、茅根÷玄參;熱毒期(急性膽囊炎合并彌漫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加川連、龍膽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配合應用抗生素.結(jié)果:痊愈83例,好轉(zhuǎn)16 例,無效6例,死亡11例(《中醫(yī)雜志》1983年第3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腸癰腹痛。方用大黃、紅藤清熱活血,消 癰止痛,配以蒲公英清熱解毒以助消散,厚樸行氣以助止痛,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右下腹疼痛、身發(fā)寒熱,為其辨證要點。 改作湯劑,臨床如見疼痛較劇,可加乳香、沒藥;舌質(zhì)紅絳,加赤芍,牡丹皮3發(fā)熱,加金銀花、連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