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蓋散 方劑來源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與用法 麻黃30克 蘇子30克 灸白皮30克 橘皮30克杏仁30克 赤茯苓30克 炙甘草15克 上藥研為粗末。每服6克,水煎服。也可用飲片作湯劑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guī)劑量。 . . 功效與主治 功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風(fēng)寒咳嗽上氣,痰氣不利,呀呷有聲。 現(xiàn)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病癥。例如。 (1)流感 本方加減治療。頭痛鼻塞者,加蒼耳子、白芷、藁本;頭重如裹者,加荊芥、防風(fēng)、紫蘇、藿香;咳嗽痰稠者,加竹茹、天竺黃、葶藶子;伴哮鳴音者,加射干、紫菀、款冬、枇杷葉。 (2)氣管炎 本方加減治療。喘息甚者,加桂枝、細(xì)辛,伴發(fā)熱者.加荊芥、防風(fēng)、黃芩、山梔;咳痰不暢者,加桔梗、旋覆花、白前。 現(xiàn)代臨床 主要用于治療肺感寒邪,肺氣不宣,痰隨氣逆,喉中痰鳴之證。方用三拗湯為基礎(chǔ),加桑白皮、紫蘇子降氣平喘,茯苓、橘紅理氣化痰,共奏降氣化痰平喘之功,為其配伍特點(diǎn)。臨床應(yīng)用以素有痰飲、復(fù)感風(fēng)寒、咳嗽上逆、喉中作鳴、胸膈煩滿、項(xiàng)背拘急,聲重鼻塞、頭昏目眩、脈浮緊、苔白膩,為其辨證要點(diǎn)。 歷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博濟(jì)方》華蓋散,由桔梗、杏仁、甘草、桑白皮、神曲、人參、百合組成;功能宣肺化痰,和中平喘;主治氣喘咳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