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瘟丹 方劑來源 明.《壽世保元》。原名太倉公辟瘟丹。 組成與用法 茅術500克 臺烏藥250克 黃連250克 羌活 250克 白術250克 川芎125克 草烏125克 細辛125克 紫草 125克 獨活125克 防風125克 甘草125克 蘗本125克 白芷 125克 香附125克 荊芥125克 天麻125克 官桂125克 甘松 125克 干姜125克 山奈125克.麻黃125克 牙皂125克 麝香 12S克 芍藥125克 .. 上藥共研細末,紅棗肉為丸。每服6—9克,日服2次,溫開水化脹。 功效與主治 功能化濕辟濁,發(fā)散,止嘔止瀉。主抬濕濁中阻,或中暑發(fā)痧,惡寒發(fā)熱,惡心胸悶,腹痛吐瀉,神志不清。 .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急性菌痢,急性腸炎,病毒性腹瀉,也用于治療中暑等病癥。例如; ’ (1)菌痢 本方加減制成成藥,治療448例。結果:總有效率為 91.8%,治愈率為74.5%(《中西新藥臨床指導}科技文獻出版社)0 (2)腸炎 本方加減制成成藥,治療急性胃腸炎、腸炎257例。結果;總有效率為98.8%,治愈率為86%(《中西新藥臨床指導}科技文獻出版社)。 ’ (3)嬰兒腹瀉 本方加減,制成成藥,調敷臍部,取得良效(《中西新藥臨床指導}科技文獻出版社)。 .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濕濁中阻,或中暑發(fā)痧,寒熱胸悶,腹痛吐瀉之證。方用羌活、防風、獨活,荊芥,細辛,藁本、白芷、天麻、麻黃等祛風散寒,以茅術、白術、官桂、干姜、甘松等溫中燥濕,麝香,牙皂辟穢開竅l共奏發(fā)散、辟穢、燥濕、和中之功,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吐瀉腹痛、舌苔濁膩,為其辨證要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