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0年,讓存錢動起來,那么2011年,就讓記賬跑起來?!?br> 2011年2月份,我開始了“隨手記”人生,這里不是給“隨手記”打廣告,純粹因為當是下APP第一個遇見的就是它。我對于紛繁的軟件會本能的害怕,而它夠簡單。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軟件都不錯。只是記賬APP是一個工具,能否利用好工具,堅持記賬,那才是最關(guān)鍵的。否則,你在手機里存上一大把記賬工具,卻從來都沒有用過,那跟你有一堆的銀行卡,卻從來沒有往里存過錢,有啥區(qū)別。 【記賬從制定預算開始】 做預算這事情,跟工作做策劃,學習做計劃,沒什么兩樣,都是先有一個大體的框架結(jié)構(gòu),然而慢慢細化到每個環(huán)節(jié),最后按照詳細的步驟一步一步完成。 那么記賬就從做預算開始,以我工資的50%作為每月開支(其他50%定存銀行): 1、我每月用于消費的錢有多少? 恩,工資的5成,2500左右。這其中,1000元作為備用資金,不到重要時刻不用。另外還有1500用于每日的吃喝拉撒行。 2、我每月需要花費哪些? 日常開支部分:1600 吃喝水果:每日20元(無午餐費用)×22個工作日=440;每日35(豐衣足食)×8個休息日=280,合計約為720元,預算800每月 交通通信:100,除了每月50元手機費用,其他額外的通信和交通可以報銷。 化妝品:有時候購買化妝品并非需要我自己開支,當然保守一點計算半年1200左右,平攤到每月200元。 衣物:預留300每月,實際上很多衣物是可以利用起來,循環(huán)搭配的。 購書:預留100每月 娛樂:預留100每月 過年過節(jié)單位會發(fā)牛奶、雞蛋、水果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這部分我不需要列出日常開支。 我沒有購買電子產(chǎn)品的開支。 應急備用部分:不定 短途旅游:資金從備用資金中支取,不算入日常消費部分。 人情往來:不定,如需要支出,從備用資金中支取。 【真正的朋友是不會使壞拆臺的】 當然,我這個預算跟很多朋友的預算沒法比,因為我的確存在很多便利的地方,比如房租部分不需要負擔,我日常單位福利比較好,可以免去每月一些水果牛奶雞蛋和日化用品的費用,這個部分我大體估算下,有1500元被省卻了。 一來這是單位有福利的原因,二來父母的確給予了很大幫助。唯一慶幸的是,我沒有因為這些福利和父母的幫助,而由此大手大腳,反而覺得自己應當珍惜這樣的機會,努力把錢留存下來。 肯定有朋友需要承擔所有方面的開支,就跟我那個努力買房的朋友夫妻倆一樣,努力在開支方面進行調(diào)整。比如房租方面可以考慮降低一些要求和標準;女生的化妝品部分可以降低標準;購物方面需要控制,不要總是充當購物狂歡節(jié)的炮灰;娛樂消費的次數(shù)減少;購書的頻率降低。不要總是跟自己說,我要這個,我要那么,在當前經(jīng)濟形勢不好的時代,努力堅持一段時光,以后“這個”“那個”都會有的。 “臉面”的問題也要注意,有些時候,手中沒有多少銀兩,可能在進行社交過程中會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xiàn)。如果遇到通情達理的朋友,那么就真實的告知,真正的朋友一定會支持你,說不定他們也愿意與你一起加入存錢的隊伍中,互相打氣。如果遇到那些嘲笑你手頭拘謹?shù)呐笥?,在我看來,這類只會勸說你花錢,愿意跟你花天酒地的朋友,真心值得交往嗎? 好朋友,應該明白身邊朋友的處境,當朋友努力在改善自己的生活,積極投入到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中,那個時候,朋友應該給予的是“支持”和“鼓勵”,而不是不斷嘲笑“你的夢想好可笑”,或是“你的夢想不切實際”,或者“我覺得你肯定會失敗,還是放棄吧”! 【必要品VS想要品】 除此之外,還要在每次消費中,跟自己說,“你確定買這個東西是必要的嗎”? “必要”還是“想要”是兩碼事,不吃不喝會死,所以一日三餐就是“必要品”的,但是那些“咖啡”、“奶茶”、“蛋糕”這些就是可有可無的“想要品”,少吃一個死不了人,多吃一個也不會讓你有任何改善(除了長膘)。 如果衣服夠穿,新添置的那些衣物就是“想買品”;如果包包夠用,新盯上的那些款式就是“想買品”;如果化妝品夠用,新囤上的那些貨物就是“想買品”;如果家里的飯菜做的不算難吃,沒事下館子就是“想買品”。 環(huán)視家里一周,看看哪些東西原本無需迎進家門,看看哪些東西才是生活“必要品”。 【請“隨手”記賬】 剛做預算的那一個月,其實壓根沒有記下多少來,因為常常付錢后就忘了要記賬這回事。我出門去早餐車買包子雞蛋和豆?jié){,可能只需要4.5元,買完屁顛屁顛就往單位跑,一路上只記得一邊啃包子喝豆?jié){,哪里還記得掏出個手機記賬?走路那會兒,手機正插著耳機放歌呢。 等到了單位,趕緊坐下來休息下,然后就開電腦,開窗,倒茶,瀏覽報紙,聊天,工作。于是,記賬又忘得精光。 中午吃完午飯,可能逛個超市,買個水果,一刷銀行卡,然后拎著東西就走路,跟同事一路嘻嘻哈哈打鬧之間,再一次忘記了記賬。 哈哈,我相信,很多剛開始用“記賬”軟件的朋友,都會遇到如此的問題。 因為太隨手,所以太容易隨便就遺忘。 一個月下來,我一看手機,啊怎么才花了400塊?再查看流水賬目,咦,好奇怪,怎么天天都沒有花錢。 所以,只要我有那么一點松懈,也許“記賬”就會從我生活中悄無聲息的溜走。但是,我才制定的計劃,我才剛剛鼓足勇氣要好好奮斗,哪能輕易說放棄。如果是赫拉克勒斯那十二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吧,我還能說說放棄,可是“記賬”的小事情,我都做不了,未來還能做什么呢/ 沒辦法,只能想辦法。既然容易遺忘,那就盡量讓它變得不那么遺忘。 1、手機里設置各種提醒。比如早晨買早飯的時間多半在7點40分,那么就將“記賬提醒”設置在7點45分;通常中午吃完飯會去逛一逛超市,那么將“記賬提醒”設置在12點30分;同時在上午10點和下午15點都會設置“記賬提醒”,以防萬一在這個時間段內(nèi)會網(wǎng)購下單買書。每日三四個“記賬提醒”,正常情況下都會煩死。但“煩死”就對了,因為它以令人討厭的方式存在,也就會漸漸成為習慣。每天到了固定的時間,就會拿出手機完成提醒,同時會想一想自己是否消費過。 2、皮夾內(nèi)置醒目貼紙,寫著大大的“CC快記賬”,只要我打開錢包消費,OK,就會看到“CC快記賬”幾個字眼,隨時看到,隨時記。 就這樣,強制了一段時間后,令人無比討厭的“記賬”慢慢成為了習慣,我不再需要依賴手機提醒,也不需要依賴皮夾貼紙。消費一筆,哪怕只有幾塊錢,我都會掏出手機,花上10秒鐘完成記錄。晚上臨睡前刷網(wǎng)絡的時候,依舊會看看賬目表,想想當天是不是有遺忘的記錄。 記賬的好處很快就體現(xiàn)出來,我慢慢發(fā)現(xiàn),還是可以從牙縫里擠出一點零碎錢。 1、我可以將看電影的次數(shù)從每月兩次降至每月一次,甚至我可以將全年重點關(guān)注的電影做一個標記,跳出自己必須要去電影院看的那幾個場,其余的就留著以后在線看好了。實際上這么一盤算,全年真正需要進電影院瞅的電影也不超過10場,那么一年還需要1200元嗎? 2、沒必要每月都購書,一來我可以看電子版本,二來我可以將書先放置在購物車中,等到每年活動力度大的時候在一起購買,那么全年的購書費用會減少不少。有了這個想法后,我把購書的預算取消,將每年的購書資金挪至到“20%的備用資金中”。 3、平日里,則會盡可能遏制吃零食的心,必須要跟自己說,為了存錢,更是為了健康。 2011年10月為止,每月依舊會存入2300+,加上2010年的銀行存款5.2W、2011年初單位的年終獎5000、2011年初我爹媽給的壓歲錢6000,我的總存款金額接近9W大關(guān)。 5.2W+2300×10+5000+6000=8.6W |
|
來自: 昵稱14385615 > 《書苑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