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全程防治” 這段時間,氣溫波動大,晝夜溫差懸殊,正是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疾病發(fā)作高峰期。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反復發(fā)作可導致各種嚴重并發(fā)癥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治療不及時、不規(guī)范的話可能致命,而規(guī)范化治療可使近80%的哮喘患者得到良好控制,工作生活幾乎不受疾病的影響,并使絕大多數哮喘患者癥狀輕微、減少急診或住院次數。 溯源過敏體質 很多哮喘患者往往有家族史,可以追溯到近三代血親。大多數哮喘患者屬于過敏體質,本身可能伴有過敏性鼻炎和(或)特應性皮炎,或者對常見的經空氣傳播的變應原(螨蟲、花粉、寵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堅果、牛奶、花生、海鮮類等)、藥物過敏等。 哮喘的本質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癥導致氣道反應性的增高,通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并引起反復發(fā)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加劇。癥狀通常是發(fā)作性的,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診查綜合評價 典型的哮喘很容易診斷,有些哮喘患者不典型,表現為長期的慢性咳嗽伴胸悶,沒有喘息及肺部的哮鳴音,在確診之前常常經歷很長時間的誤診過程,被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等,他們會經常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對哮喘是沒有治療作用的。 肺功能檢查、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支氣管舒張試驗對確診哮喘非常有幫助,是評價疾病嚴重程度和評價療效的重要指標。懷疑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很有必要做這些檢查。明確支氣管哮喘的患者也很有必要定期做肺功能的復查。 目標長期控制 很多哮喘患者會有疑問,哮喘到底能根治嗎?就像高血壓不能根治但能控制,哮喘也是,雖然目前尚不能根治,因為氣道炎癥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時段,但以抑制炎癥為主的規(guī)范治療能夠控制哮喘臨床癥狀。控制哮喘的花費似乎很高,而治療不正確不規(guī)范,代價會更高。 哮喘治療應采取綜合手段,包括: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其他哮喘觸發(fā)因素,規(guī)范化的藥物治療,特異性免疫治療及健康教育。 治療哮喘的藥物可以分為控制藥物和緩解藥物。 控制藥物是指需要長期每天使用的藥物。這些藥物主要通過抗炎作用使哮喘維持臨床控制,這是治本。其中包括吸入糖皮質激素、全身用激素、白三烯調節(jié)劑、長效β2-受體激動劑與吸入激素聯合應用、緩釋茶堿等。 緩解藥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藥物。這些藥物通過迅速解除支氣管痙攣從而緩解哮喘癥狀,這是治標。其中包括速效吸入β2-受體激動劑、吸入性抗膽堿能藥物、短效茶堿及短效口服β2-受體激動劑等。 需要強調的是,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氣道炎癥的藥物,也就是治療哮喘的根本藥物。給藥途徑包括吸入、口服和靜脈應用等。其中吸入為首選途徑,副作用很小。盡管全身使用激素不是一種經常使用的緩解哮喘癥狀的方法,但是對于嚴重的哮喘急性發(fā)作是需要的,可以降低病死率。 醫(yī)生為哮喘患者制定長期治療方案后,患者應按醫(yī)囑使用藥物,并定期隨訪、監(jiān)測肺功能,醫(yī)生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修訂治療方案。如果該治療方案不能夠使哮喘得到控制,治療方案應該升級直至達到哮喘控制為止。當哮喘控制并維持至少3個月后,可考慮降級治療,這樣能使哮喘患者在盡可能少的藥物治療下保持最佳控制狀態(tài)。 認知發(fā)現高危 如遇哮喘急性發(fā)作時,建議有以下情況高危患者盡早到醫(yī)療機構就診:(1)曾經有過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的瀕于致死性哮喘的病史;(2)在過去1年中因為哮喘而住院或看急診;(3)正在使用或最近剛剛停用口服激素;(4)目前未使用吸入激素;(5)過分依賴速效β2-受體激動劑,特別是每月使用沙丁胺醇(或等效藥物)超過1支的患者;(6)有心理疾病或社會心理問題,包括使用鎮(zhèn)靜劑;(7)有對哮喘治療計劃不依從的病史。 支氣管哮喘是慢性病,是可控的疾病,醫(yī)患雙方都應積極努力,醫(yī)生為哮喘患者制定長期治療方案,并指導患者自我管理;哮喘患者應加強自我管理,減少對危險因素的接觸包括變應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煙草煙霧、藥物、食物、職業(yè)性致敏因素等,增強自信心,配合按時用藥控制。 |
|
來自: 山鄉(xiāng)武俠 > 《肺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