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通瘀清熱利濕湯(熊殿文王長友) [組成] 桃仁、赤芍、牛膝各20克,土茯苓、車前子(布包)、黃柏、白芍各15克,橘核、生甘草各10克,桂枝、制大黃各5克。 [主治] 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 上藥水煎取汁200毫升,日服2次,每次100毫升。尿濁加萆薜15克,性機能減退加仙靈脾、菟絲子各15克。 [療效] 治療50例,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前列腺液連續(xù) 3次檢查白細胞<10個/40x,卵磷脂小體恢復(fù)正常80%以上)32 例;好轉(zhuǎn)(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或消失,前列腺液白細胞明顯減少,卵磷脂小體明顯恢復(fù))14例;無效臨床癥狀改善或無改善,前列腺液檢查無改變,4例,有效率為92%,有效病例服藥最長45天。 [按語] 前列腺炎是青壯年常見的前列腺疾病。該藥疼痛部位比較固定,以痛為主(小腹、會陰部)多伴有尿路刺激癥狀,究其病機是以濕熱祛瘀為特征,盡管有的病人可見到脾腎虛證候,但熱、瘀始終是主要矛盾,而且兩者又是因果關(guān)系。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前列腺慢性充血是為主要因素,慢性充血引起前列腺分泌物長期郁積,腺體平滑肌張力減退,導(dǎo)致前列腺慢性炎癥。祖國醫(yī)學認為活血化瘀,能通行氣血,推陳出新,故以化瘀清熱利濕藥組方,以求治愈本病之目的。方中桃仁、赤芍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桂枝宣陽行氣,伍用增強行血逐瘀之力。土茯苓、車前子、黃柏清熱解毒利濕,大黃分消膀胱之熱,白芍解熱滋陰、緩急止痛,橘核理氣散結(jié),甘草調(diào)和諸藥合用,具有通瘀散結(jié)、清熱利濕之功,故瘀去熱清,血運改善,有利于消除前列腺慢性炎癥。方中大黃 用量可隨癥增減。本方服藥5-6劑后,患者自覺癥狀有明顯好轉(zhuǎn),若以堅持服藥,每多收效。 附熊殿文,講師,中醫(yī)科主任。王長友,科主治醫(yī)師(空軍吉林醫(yī)院郵編:132011)。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61.前列腺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