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論八字月令的功能作用

 幸運草wrh 2014-01-05

論月令中心

世間任何事物依中心而聚,破中心而解體,中心確立后其余部分必定圍繞著中心發(fā)揮作用,順中心的為有用部分,逆中心的為忌。天體中各星系都體現(xiàn)了依中心而存在的特點,因中心顯示出穩(wěn)定性和周期性。人稟陰陽造化而生,人命必有中心,那么他的中心在哪里呢?    先賢早有論述天時月令號提綱,可見月令就是八字的中心,論格專尋月令,不以其他五行的多少而變化,祥見《淵海子平》中的“法寶”,中心有虛實之論,虛者去也,實者存也,因此論格當有棄與不棄,即格有當取不當取。

故在《四言獨步歌》有“去留舍配,論格要精”之說,其中去留就是對月令而言。須特別注意的是日主不是中心,在《子平真詮》論行運中提出“論命與看命無二法??疵运闹芍?,配月令之喜忌,而取運則又以運之干支,配八字之喜忌?!闭撚蒙裰杏小敖袢瞬恢獙V魈峋V,然后將四柱干支,字字統(tǒng)歸月令,以觀喜忌?!钡鹊?,幾乎大部分章節(jié)都可以看到。其他經(jīng)典命書如《淵海子平》,《三命通會》,《神峰通考》中亦多處可見,由此可知月令是中心不可置疑,日干只不過是一個比劫參加生克罷了。

日主為中心實在是一個錯誤,日干不過是把一個人的放在八字中所定下的一個參照點罷了,由此對對應(yīng)的人和事進行命名:官殺梟印才財傷食比劫,使之具體化明確化。日主的旺衰應(yīng)該依月令的向背喜忌而定,而不是身弱難富貴。

中心既有虛實之論,則一定有去留。月令要保留則不可刑沖,這就是提綱有用忌刑沖的道理,中心為實,大運流年沖提,十有九兇。月令須去則中心虛,這個在我們論格是常見的如棄印就財,傷官傷盡(注意傷官格中不是把官星制盡,而是印星把傷官去盡,大家可查看淵海和神峰。)等等。

八字中七個字圍繞著月令越和諧就越穩(wěn)定,八字的格局就越高,富貴越大。古人云:五行歸聚得所,王侯將相。合是集團化是象而非格,對格有損益。八字在應(yīng)用中體現(xiàn)周期性如六親四代,人生四限,一年四季,國省縣村等等,這些都是依月令來分析喜忌的,以后有機會再寫文章論述。

淺論八字中的日主月令財官三者的關(guān)系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提出了一分為三的分析方法,古人遵循了這種方法并且賦予了一個名字叫中庸之道。多年以來人們心目中的“中庸之道”,大都偏重在政治倫理修身養(yǎng)性方面,而這些都應(yīng)該說是出于誤解。其實中庸首先是一種方法,一種“執(zhí)兩用中”的方法,亦即將對立面統(tǒng)一起來以尋求兩全其美前景的方法。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庸問題,也就是“一分為三”問題。

在八字命書中有許多地方顯示了這種傳統(tǒng)的論命方法,先論天即天命月令和人身即日主,然后再論天人合一即財官,故有專論財官之說。先賢們認為天命年本,人命看日主。年干為君年支為太歲,月令為臣行君旨令法運四時,故月令是天命的旨意,算命關(guān)鍵是推算月令,這是天地大氣候大勢局;日干為人,遁時從日,則以日為主,人之有為看時,人性喜善忌惡且求趨吉避兇,是故十干分吉兇善惡,這是生存的本能所致。是故定格局時分吉兇,吉神順用,兇神逆用。然而財為養(yǎng)命之源,官為扶身之本,這是人生存的根本,所以在定格取相時必須專論財官,區(qū)分貴賤,妙法多端。在茫茫宇宙中個人是渺小,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論命當以月令為主論財官,非以日主為中心論財官,在傳統(tǒng)八字論命時把格局論放在第一位,身主強弱放在第二位。

再談月令用神

最近八字界對命理用神又起紛爭,剛剛回歸到八字傳統(tǒng)格局論法,門派又樹新旗自認為天下真宗,然他們的理論依據(jù)來源于《滴天髓》:真神得用平生貴,假神休要亂真神。。。還有二十八宿巡值分日論事,成格者貴,成局者富等等,他們認為《子平真詮》中用神論法有誤,果真如此嗎?沈先生是將格局論命從《淵海子平》中整理出來的,條理清晰邏輯嚴密,且《子平真詮》中的80%命例來自《淵海子平》,他們不會正宗過《淵海子平》吧?!那我們再看看《淵海子平》中是如何定格取用的吧!

首先定用神必須論清楚月令的含義,月令是由“月”和“令”兩個字組成,很顯然八字中是由月來發(fā)號施令總領(lǐng)整個八字,故在子平舉要歌中有云:天時月令號提綱,原有原無旺重舉?!墩撓榻舛ㄕ妗分杏校盒芯罘ㄟ\四時。故月令有運元之說。月主命,由命而令。所以《碧淵賦》中嘗謂:分二氣以定三才,播四時而成萬物,皆由命令也;斯令者,寓四時而立四柱,專以日主,以定三元。命乃無令而不行,令乃無命而不立;信知命令之相參,猶知天地之全體也?;蛟疲骸鹤雍毖悦蕴烀侨嗣鼩e!天命關(guān)乎氣數(shù),人命稟乎五行;氣數(shù)五行何以殊,天命人命何以異。』誠哉是理,可得而議矣!

其次由月而知令是確定格的關(guān)鍵,這也是真宗門與傳統(tǒng)格局論格的區(qū)別之處。月是指大氣候,令是指什么呢?如何確定呢?真宗門認為月令是有分日論事確定,命書上有上中下三元論人元司事表說明了問題,二十八宿巡值。果真如此嗎?《淵海子平》中在《論天干地支暗藏總訣》要求“術(shù)者精研仔細詳”,但是在《又節(jié)氣歌》中要求學(xué)者得一疑三分。同時《子平舉要歌》中要求“原有原無旺重舉”,什么意思呢?在一些詩文指出了提綱月有用神和無用神的定格方法:原有---提綱有用提綱重,提綱有用忌刑沖等等,若是無用時,原無---格有當棄不當棄,用有可用不可用。在《寶法》篇一二中詳細論述了提綱有用如何取用的方法:“子平一法,專以日干為主,而取提綱所藏之物為令;次及年月時支以表其端。”意思是說提綱有用時,取用只能在月支所藏之物中選取,并依此為整個八字的號令,看它在年月時支的通達情況。又有“凡格用月令提綱,勿于傍求年日時為格;今人多不知其法,于此百法百失?!倍ǜ裰荒芤栽铝顬樘峋V,不可求于年日時?!捌┤缭铝?,以金木水火土為要,但有一事而定言之,若于傍求,則有失誤;取其月令實事,則以遍求輕重淺深格局破沖可也?!比≡铝顚嵤戮褪侨≡轮е械牟馗?,通過看它在整個八字中的輕重深淺情況甚至破和沖都可考慮,以此來確定發(fā)令的藏干。這不是旺重舉嗎?《寸金搜髓論》印凈禪師中也說:“造化先須看日主,后把提綱看次第”。這里“把提綱次第看”不是與“月令實事遍求之”一個意思嗎?《妖祥賦》云:“命理深微,子平可推;先要取其日干,次則詳其月令?!毕槠湓铝畈皇窃谠轮е袑ふ夷莻€“令”嗎?《四言獨步》云:“日主高強,月提得令;用則為物,表實為正?!薄吧裆废嘟O,輕重較量,先觀月令,論格推詳;”“獨則易取,亂則難明,去留舒配,論格要精?!边@與其他文章一脈相承,月支藏干中選取令神定格。

再次定格是用什么方法來進行的呢?中國的儒家思想深入骨髓,總離不開中庸----執(zhí)兩用中以致于和。如《淵海子平》中《碧淵賦》捷馳千里馬有:“然而,人命榮枯得失,盡在五行生剋之中;富貴貧窮,不出乎八字中和之外?!薄蹲悠秸嬖彙返淖髡呱蛳壬怖^承了這一理念,用神順逆用的制化和護衛(wèi)思想,還有情力之論,這就是中庸觀。

最后真宗門認為“成格者貴,成局者富?!倍ǜ癖仨氁哉嫔駚矶ǎ嫔癫怀筛窬涂淳?。這個說法偏離傳統(tǒng)命理越來越遠了,我們從《淵海子平》中可看到這樣的論述“以日為主,專論財官,分其貴賤,妙法多端;”“有病方為貴,無傷不是奇;格中如去病,財?shù)搩上嚯S。”“先觀節(jié)氣之深淺,后論財官之向背?!薄罢撠敼僦p重,察氣候之淺深,推向背財官之得失,論當生格局之高低。”“四柱專一論財官,身旺財官多富貴。若還身旺財官損,只是朝求暮討兒。財官旺時日主強,紫袍金帶有何疑。財官旺而日主弱,運行身旺最為奇?! ∪罩魍敼偃酰\入財官名利馳。日主坐下有財官,月令相逢貴不難。富貴財官為總論,早年富貴祿高攀?!笨梢姼毁F是在于格,財官,日主三者共同論析的結(jié)果。象這樣真宗能真嗎?

八字論命中“月令地支的分日用事”

日主氣勢強弱的辨認法

我們共同研習(xí)了許多四柱命學(xué)的基本常識與原理。例如:干支陰陽五行的概識、時辰節(jié)氣及月建、天干的十二生死歷程、支藏人元及五行旺相休囚死、六神的簡單涵義、四柱大運流年的排列法,以及干支的生克制化沖合會刑穿等。除了上述較為正統(tǒng)的各種理論外,我另外還用了不少篇幅介紹有關(guān)吉神兇煞和星宗星盤的通俗性看法,這些命學(xué)上之基本常識及原理,如果均能一一用心體會熟習(xí),則對今后我們所要繼續(xù)探討的中、高級課程,當有莫大裨助。因此,希望大家勿以基礎(chǔ)學(xué)理為「非致大用」之學(xué),而予以輕忽;須知世上任何偉大技術(shù)之開發(fā)與運用,其初莫不皆由基本理則推演變化而來?,F(xiàn)在,我們即將開始研討中級課程的內(nèi)容,首先要談的是日主氣勢強弱的辨認法。

在四柱命學(xué)中,選取用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工作,而用神之選取,方法多端,惟其中最普遍常見的一種取用法,就是「損益法」,亦稱「扶抑法」,損益取用法的原則,幾乎全以日主氣勢之強弱為依據(jù),所以在我們尚未正式討論用神的選取法則之前,必須先行介紹日主氣勢強弱的辨認法。

欲了解日主氣勢之強弱,又必須先從月命地支的分日用事及五行在四時中的宜忌談起,以下逐一為大家分節(jié)分項詳為解說。

第一節(jié) 月令地支的分日用事

一、月支人元司令用事的分日情形--我在初級課程第八章的第一、二兩節(jié)中曾經(jīng)介紹過「支藏人元」及「五行四時用事」的概要看法,然并未進一步深入談及月令地支在四時各月中,其支藏人元的分別司令當旺日數(shù)(即月令分日用事)。

月令人元的分日用事,乃古代命家權(quán)衡氣勢強弱的重要法則,惜因各家所劃分的用事日數(shù)多有出入,故每引起后學(xué)困擾,甚至常發(fā)生激烈爭論,是以導(dǎo)致目前許多命家案性棄月令分日用事不用,而直接就月支所藏人元,取其透干或得時得地得勢者為格,然后綜合四柱八字的結(jié)構(gòu),來論口主氣勢強弱及命運之榮枯得失。

但是,如就嚴謹角度觀之,月令人元的分日用事,實乃所有十二個地支的「支藏人元」之原始起源,絕對有其保留之必要與參考之價值。因為月令人元的安置,大體均遵循如下規(guī)則:(1)四生月(寅、申、巳、亥月),地支分藏前月司令人元之余氣,下季當旺人元之生氣及本月得祿人元之主氣。(2)四庫月(辰、戌、丑、未月),地支分藏前月司令人元之余氣、上季當旺人元之庫氣及本月得祿人元之主氣。(3)四正月(子、午、卯、酉月),地支分藏前月司令人元之余氣及本月得祿人元之主氣。其中四生月之一的亥月,由于其所藏的前月余氣戊土,和本氣壬水、生氣甲木二者同時發(fā)生沖戰(zhàn),戊土力弱不敵,故無所容身于亥支,是以千余年來的命家皆將亥支所藏的戊土人元略去不計,除此之外,其余四生月中的寅、申、巳三支均藏有陽性戊土。

至于子、午、卯、酉四正月,除了午月因丁、己同時得祿于該支而不得不增置己土一干外,其余子、卯、酉三支均蘊藏前月余氣和專祿本氣,又因四正月乃居于四季之最中心處,其位至中至正,其氣純而不雜,而且,其內(nèi)所藏前月余氣和本月主氣均屬于同一五行,是以歷來命家皆取其主氣而將余氣略去不計。然上述有關(guān)亥、午、子、卯、酉五支所略去的前月余氣,僅是就一般非月令之地支而言,倘一旦這五支生逢月令,還是要將其前月余氣的作用列入考慮范圍之內(nèi),這是因為上述五支所藏的前月余氣(以下一律簡稱余氣),它們并非真正憑空消失。而只是古代命家為了執(zhí)簡馭繁,才交其省略不提。所以,研究月令日用事,如果不明白這層道理,便很難掌握支藏人元的司令變化。

所謂月令分日用事,要言之,就是指月令地支中所藏的人元正值月中分別司令幾日的意思。譬如說:農(nóng)歷二月「卯」支當令,本來依一般支藏人元的通則,卯中只藏一個「乙」木,然而,這不過是就月令以外的其它卯支而言,一旦卯支生值月令,則此時卯中除藏有本月主氣乙木外,尚藏有前月寅中甲木的余氣,也就是說,卯月藏甲、乙二干。且依據(jù)《星平會?!贰ⅰ渡穹逋肌泛汀稖Y海子平》等書所載,均認為卯中所藏之甲、乙二干,乃由余氣甲木先司令約十天,然后再由本氣乙木司令約二十天。

再如:農(nóng)歷七月「申」支當令,申中藏有戊、壬,庚三干,這其中的戊干,就是由前月未中己土之余氣延伸變化而來(參第一冊講義第八章第一節(jié)中段》,據(jù)古書所載,它在申月中最先司令,約流行七日,然后再由長生的壬水司令約七日,最后才由本氣庚金司令約十六日。又如:農(nóng)歷十二月「丑」支當令,丑中藏有癸、辛、己三干,這其中的癸干,即是前月子中癸水延伸之余氣,據(jù)古書所載,它在丑中人元司令,約流行九日,然后再由庫藏的辛金司令約三日,最后才由本氣己土司令約十八日。以下第二目特將古代各類命書所定的月令人元分日用事情形逐一列出,俾作客觀之比較。


二、古籍所載各種月令分日用事法訣--

(一)《三命通會》法訣:

正月建寅--己占七日,丙占五日,甲占十八日。

二月建卯--甲占九日,癸占三日,乙占十八日。

三月建辰--乙占九日,癸占三日,戊占十八日。

四月建巳--戊占七日,庚占五日,丙占十八日。

五月建午--丙占九日,乙占三日,丁占十八日。

六月建未--丁占七日,乙占五日,己占十八日。

七月建申--己占七日,戊占三日,壬估三日,庚占十七日。

八月建酉--庚占七日,丁占三日,辛占二十日。

九月建戌--辛占七日,丁占五日,戊占十八日。

十月建亥--戊占七日,甲占五日,壬占十八日。

十一月建子--壬占九日,辛占三日,癸占十八日。

十二月建丑--癸占七日,辛占五日,己占十八日。

注:以上《三命通會》在子、午、卯、酉四正月中,均各加置一長生之氣(即生氣),此點似值商榷,因為四正月并非四生月,實無另外增設(shè)生氣之必要,故總予人有勉強湊數(shù)之感。

(二)萬育吾之法訣:

正月建寅--己占五日,丙占五日,甲占二十日。

二月建卯--甲占七日,乙占二十三日。

三月建辰--乙占七日,壬占五日,戊占十八日。

四月建巳--戊占七日,庚估五日,丙占十八日。

五月建午--丙占七日,丁占二十三日。

六月建未--丁占七日,甲占五日,己占十八日。

七月建申--己占五日,壬占五日,庚占二十日。

八月建酉--庚占七日,辛占二十三日。

九月建戌--辛占七日,丙占五日,戊占十八日。

十月建亥--戊占五日,甲占五日,壬占二十日。

十一月建子--壬占七日,癸占二十三日。

十二且建丑--癸占七日,庚占五日,己占十八日。

注:以上萬賢在午月中略去己土人元,可能是為求與其它四正月之藏干數(shù)目統(tǒng)一之故;此外,在四庫月中,其庫氣均將陰干改為陽干,此點與一般通用支藏人元法訣稍有出入。

(三)《星平會?!贩ㄔE:

正月建寅--戊占七.二三日,丙占七.二三日,甲占十六.五四日。

二月建卯--甲占十.三三日,乙占二十.六七日。

三月建辰--乙占九.三日,癸占三.一日,戊占十八.六日。

四月建巳--戊占五.一七日,庚占九.三日,丙占十六.五三日。

五月建午--丙占十.三三日,己占九.三日,丁占十一.三七日。

六月建未--丁占九.三日,乙占二.一日,己占十八.六日。


七月建申--己占七.二三日,戊占三.一日,壬占三.一日,庚占十七.五七日。

八月建西--庚占十.三一一日,辛占二十.六七日。

九月建戌--辛占九.三日,丁占三.一日,戊占十八.六日。

十月建亥--戊占七.三二日,甲占五.一七日,壬占十八.六日

十一月建子--壬占十.三二日,癸占二十.六七日。

十二月建丑--癸占九.三日,辛占三.一日,己土占十八日。

(四)《淵海子平》法訣:

正月建寅--戊占七.二五日,丙占七.二五日,甲占十六.三五日。

二月建卯--甲占十.五五日,乙占二十.六五日。

三月建辰--乙占九.三日,癸占三.一日,戊占十八.六日。

四月建巳--戊占五.一五日,庚占九.三日,丙占十六.五日。

五月建午
-丙占十.三五日,己占十.三五日,丁占十.三五百,丁占十.三五日。

六月建未--丁占九.三日,乙占三.二日,己占十八.六日。

七月建申
-己占七.一五日,戊占三.一五日,壬占三.一五日,庚占十七.六日。

八月建酉--庚占十.五五日。辛占二十.七五日。

九月建戊--辛占九.三日,丁占三.二日,戊占十八.六日。

十月建亥--戊占七.二五日,甲占五.一五日。壬占十八.六日。

十一月建子--壬占十.五日,癸占二十.七日。

十二月建丑--癸占九.三日,辛占三.一日,己占十八.六日。

(五)《神峰通考》法訣:

正月建寅--戊占七.二五日,丙占七.二五日,甲占十六.五日。

二月建卯--甲占十.三五日,乙占二十.六八五日。

三月建辰--乙占九.三日,癸占三.一日,戊占十八.六日。

四月建巳--戊占七.二五日,庚占七.二五日,丙占十六.五日。

五月建午--丙占十.三五日,己占七.三日,丁占十三.二五日。

六月建未--丁占九.三日,乙占三.一日,己占十八.六日。

七月建申--戊占七日,壬占七.二五日,庚占十六.五日。

八月建酉--庚占十.三五日,辛占二十.六五日。

九月建戌--辛占九.三日,丁占三.一日,戊占十八.六日。

十月建亥--戊占七.二五日,甲占七.二五日,壬占十六.五日。

十一月建子--壬占十.三五日,癸占二十二.六五日。

十二月建丑--癸占九.二日,辛占三.一日,己占十八.六日。


以上分別列出《三命通會》、《星平會?!?、《淵海子平》、《神峰通考》,以及先賢萬育吾所解的月令分日用事,我們?nèi)缂蛹毿谋容^,當可發(fā)現(xiàn)這五種法訣之中,幾乎沒有任何二種完全雷同,由此益知自古命理學(xué)說駁錯紛紜之一斑;因是,有開月令人元的分日用事,便常遭致諸家之爭議。

清初內(nèi)閣大學(xué)士陳素庵說:「舊書十二月支中所藏諸干,俱分日用事,相沿已久,遵若金科玉律,但實不然......。若果如其所分,則已有戊,猶可言也,亥有戊有是理乎?古今論命,會有遇亥而取戊者乎......,四時止有三百六十五日,乃每支中諸干皆共三十一日,則一年中合計出三百七十二日乎?種種難通,將何說以處此?則各干分日,萬不可拘矣」!陳賢之所以極力反對月令分日用事之說,確亦不無其理,因為古訣多半將每月的日數(shù)恒定為三十一日,則一年合計出三百七十二日,未免誤差過大;惟就我個人管見,月令分時用事法,實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支藏人元之最初來由,及這些人元在四時中的消長始末,如果輕言廢棄,則后世之研命者恐將永遠無法洞悉地支藏干之原始起源了。是以我們應(yīng)該設(shè)法將古傳月令分日原則重新加以適度調(diào)整,按地球公轉(zhuǎn)太陽之每月實際日數(shù),合理分配于月令所藏之各人元,使能更符實際論命之需求。

三、月令分日用事的合理調(diào)整--依本講義初級課程第八章第一節(jié)所述,凡四生(寅申巳亥)之地,其余氣約占15%、生氣約占25%、本氣約占60%;四庫(辰戌丑未)之地,其余氣約占25%、庫氣約占15%、本氣約60%;四正(子午卯酉)之地,其余氣約占20%、本氣約占70%(午支因多藏一祿,故其人元所占比率稍有不同,下面續(xù)談)。如依上述原則計算,則每個月令人元所測得的司令用事日數(shù)便如以下二式所演--

(一)根據(jù)地球繞日之天行(請核閱萬年歷),每年十二個月份,其各月的實測日數(shù)為:

寅月--二九.七五日 卯月--三O二五日

辰月--三O.七五日 巳月--三一.一七日

午月--三一.四O日 未月--三一.四O日

申月--三一.一七日 酉月--三O.八O日

戌月--三O.一O日 亥月--二九.七五日

子月--二九.四O日 丑月--二九.四O日

從上表中可以明顯看出,一年當中,夏季午、未兩月日數(shù)最長(三一.四日),冬季子、丑兩月日最短(二九.四日),而其月長、月短的分界點則在子、午二月(冬至月與夏至月),因此,我們也可由此得知,陽歷年的終始點確是在冬至該月(子月),中界點則在夏至該月(午月)。

(二)將上列每月實際日數(shù),乘以前述四生月、四庫月、四正月所設(shè)之人元百分比,則冬月之人元分日用事情形如下:

已占四.四六日(15%)丙占七.四三日(25%)

月寅(29.75日) 甲占一七.八五日(60%) 甲占九.O七日(30%)

月卯(30.25日) 乙占二一.一七日(70%)乙占七.六日(25%)

月癸(30.75日) 癸占四.六一日(15%)乙占七.六日(60%)

月午(30.4日) 癸占四.七一日(60%)乙占七.八五日(25%)

丁占一八.八四日(60%)己占四.六七日(25%)

月?。?1.17日) 壬占七.七九日 (25%)

月戌(30.10日) 庚占一八.七O日(60%)辛占七.五二日(25%)

丁占四.五O日(15%) 戊占一八. O六日(60%)

月子(29.4日) 壬占八.八二日(30%) 癸占二O.五八日(70%)

戊占四.六七日(15%) 庚占七.七九日(70%)

月巳(31.17日) 丙占一八.七O日(60%)

丁占七.八五日(25%) 乙占四.七一日(15%)

月未(31.4日) 己占一八.八四日(60%)

庚占九.二一日(60%) 辛占二一.四九日(70%)

月酉(30.80日) 戊占四.四六日(15%)

月亥(30.80日)甲占七.四三日(25%) 壬占一七.八五日(60%)

癸占七.三五日(25%) 辛占四.四一日(15%)

月丑(29.4日) 己占一七.六四日(60%)

如就上述調(diào)整后的人元用事分日加以統(tǒng)計,十天干之每干在全年中總計司令的日數(shù)為--甲干全年司令三四.三五日,乙干全年司令三三.五六日,丙干全年司令三O.一四日,丁干全年司令三一.一九日,戊干全年司令四五.六四日,己干全年司令五三.四六日。庚干全年司令三五.七日,辛干全年司令三三.二日,壬干全年司令三四.四六日,癸干全年司令三二.五四日。其中除了戊、己兩干因?qū)偎募就恋年P(guān)系,比例較重之外,其余八干所占比例則大體甚為均衡,這如果拿來與古法所訂「戊土全年司令有高達近六十七日者,而丁火全年司令卻有低至二十二日者」的情形相比,顯然較為合理。雖說如此,新法中所測得的用事分日,仍非百分之百絕對正確,這是因為我所使用的比率(如60%、25%、15%等),無可避免地摻進個人的自由心證成份,所以多少有些主觀意識在內(nèi)。

四、地支藏干比率之設(shè)定--地支中所藏天干(即人元),為何其比率有占25%,有占15%,有占60%,也有占70%的呢?原來這也僅是根據(jù)常理所設(shè)定的假想比例,目的乃在方便我們以「數(shù)字化」之形式來研究學(xué)問而已,當然是不能將它視為定則,而對其依賴過深;因為人命的牽連因素甚為復(fù)雜,不是用固定簡單的數(shù)字就能完全表達得清楚的,所以,大多數(shù)資深的命家,都寧愿以實際之經(jīng)驗與豐富的思考力來評斷人命,除非真正需要,否則絕少使用數(shù)字計算法。不過,對于命學(xué)程度尚未達理想境界者而言,以數(shù)學(xué)推演求出日主氣勢之強弱,倒不失為一種簡明而理想的判斷方式。

一年十二個月當中,每個月份皆多少承績了前月所延伸下來的部份余氣,此乃常見之物理現(xiàn)象,不足為奇。因為任何事物的「開始」與「結(jié)束」,不論其體積之大小或速度之快慢,均非在「瞬間」立即完成,而必有運動前的「起動過程」以及結(jié)束運動時的「后延余力」,這種現(xiàn)象就是物理學(xué)界所稱的「運動定律」。例如:當一部汽車在開始「動身」前,必先有一段發(fā)電、輸油、啟檔等之起動過程;當汽車在行進中欲停止時,駕駛者于踩下煞車踏板后,汽車并無法「瞬間」立即停止,而必向前續(xù)行一小段距離(亦稱滑行)。又如:當我們在抓舉重物時,在尚未抓起該重物前,必先緊張肌肉筋骨及適度調(diào)整呼吸,而在放下該重物后,緊張的肌肉筋骨及呼吸狀態(tài)亦無法「瞬間」立即松弛恢復(fù),其動力常有后續(xù)作用。

在命理上,月令人元的運行也是具有與前述類似的物理特性,是故,寅月本氣甲木必留后續(xù)力于卯月之中,卯月本氣乙木必留后續(xù)力于辰月之中,辰月本氣戊土必留后續(xù)力于巳月之中……,如此十二個月令分別自前月承受了部份后續(xù)余氣。除此而外,四生之月中尚存有下季旺氣的始蘊初生之氣(即長生之氣),四庫之月中尚存有上季旺氣的游離終結(jié)之氣(即入庫之氣)。上述所稱這些「本氣」、「生氣」、「余氣」、「庫氣」等,又應(yīng)如何比較它們相互間氣勢之強弱呢?有一個原則是這樣的:(須熟習(xí))

(1)余氣乃前月本氣結(jié)束后遺留到本月的后續(xù)氣息,它乃是一股將盡而未盡之氣,其力稍強于庫氣,而弱于本氣與生氣;它的比率在四生月中約占15%。在四庫月中約占25%,在四正月中約占30%(午月除外)。

(2)生氣乃下季的旺氣始蘊初生于本月之中,它有繼續(xù)茁壯并逐漸發(fā)揮強大能量之趨勢,所以,在四生月中,其力較前月余氣為強,此乃因余氣屬一種將盡之氣,生機頹然,而生氣是一種發(fā)育之氣,生機盎然,故生氣在四生月中的比率約占25%。

(3)庫氣乃上季的旺氣游離終結(jié)于本月之中,它已奄奄一息,似同行將入墓之人,故其在四庫月中力量較余氣為弱,比率約占15%(注:雖說余氣與庫氣同屬將盡之氣,然余氣乃「上個月」之后續(xù)延伸力,距離本月之時間短,其氣尚強;庫氣則為「上一季」之游離終結(jié)余力,距離本月之時間甚長,其氣息似有若無。這就如同兩個老年人,一為六十歲、一為九十歲,雖俱稱老人,然二者間之差別則甚明顯)。

(4)本氣乃本月乘旺之主氣,力量最強,它在四生月和四庫月中約占60%,而在四正月中,除了午月占60%以外,其余子、卯、酉三月均占約70%。午月因其人元多藏一個己土,分占了本氣丁火的部份旺氣,故而午月中,丁火本氣占約60%,已土祿氣占約25%,丙火余氣占約15%。

(5)由于物理運動定律,事物發(fā)動以前,必有一段起動過程,故而我們可將余氣、生氣或庫氣當成月令本氣發(fā)動前的起動步驟;也就是說,任何月令,均須由余氣或生氣或庫氣先行司令用事數(shù)日,然后才由本氣正式開始司令用事?;诖?,在四生月中,余氣最先司令,其次由生氣司令,最后才由本氣司令;在四庫月中,余氣最先司令,其次由庫氣司令,最后才由本氣司令;在四正月中,也是余氣最先司令,然后才由本氣司令,四正月不藏生氣與庫氣,惟其中午月則因多藏一祿,故先由余氣丙火司令數(shù)日后,再由祿氣己土司令數(shù)日,最后才由本氣丁火司令所余日數(shù)。

此外,有一點需加說明的是,一般支藏人元的使用,通常均將亥支中所藏的戊土余氣略去不計,并且基于四生人元純陽,四正人元純陰的原則,尚將子、午、卯、酉申所藏的陽干余氣化為陰干而合并于本氣之內(nèi);另將寅、申二支所藏的前月陰性余氣己土,化為陽性之戊土。惟以上所述之情形,乃就非屬月令的一般性地支而言,如果它們(指亥、子、午、卯、酉、寅、申等支)一旦生逢月令,則其所藏人元均需恢復(fù)原始型態(tài)及結(jié)構(gòu),造就是易經(jīng)所揭示的「太極為本為強,八卦為化為用」的意思;月令地支好比原生本體,而一般地支好比化用之體,二者之間是有區(qū)別的。

五、月令分日與一般地支人元的數(shù)學(xué)算法--為了方便計算起見,我們必須用合理的數(shù)字分數(shù)套入四柱八字。由于四柱共計有八個字(天干四字、地支四字),每個字包括其自身在內(nèi),均能互相產(chǎn)生錯綜復(fù)雜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所以八個字各自分別相乘,便可得出六十四象(周易說卦傳曰:......八卦相錯,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其理在此);又因月令分日用事主要乃用于顯示「十天干」在各月活動之變化情形,故我們須再將六十四「象」,乘以十「變」于是得出六百四十的關(guān)鍵數(shù),折六百四十即可權(quán)充為整個八字的總分。

既已得知八字之總分,便可設(shè)法將其合理分配于四柱干支之中。以四柱天干而論,其每干的力量約為地支的三分之一,此乃因地支人元最多藏有三干之故;如僅就月令地支而論,歷來命家大體均認同月支的力量約占整個八字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即約三分之二),而其余年、日、時地支的力量又各約為月支的二分之一左右,換言之,即月令的力量兩倍于其它各支。

我們根據(jù)前述比率加以計算,則可得出如下結(jié)果:(1)四柱天干,其每干約為35分:(2)四柱地支,其年、日、時三支各為100分;(3)月令地支獨占200分(請見下圖所示)。

任何在月支中司令用事之人元(不一定為本氣,有時可能由余氣、生氣或庫氣司令),均可自同支內(nèi)的余干各征收百分之三十(約三分之一)的分數(shù),也就是說,在月支中不司令的人元必須分別提供給正在司令中之人元約三分之一的支持分數(shù)。

在計算分數(shù)的時候,大家特別要注意:只有月令地支才須使用「用事分日法」列出原始支藏人元:其余年、日、時三支可以仍依一般支藏人元之通則列出其藏干。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數(shù)學(xué)計算法僅能當作判斷日主氣勢強弱之輔佐,卻不能誤以為它是萬應(yīng)靈丹;雖說它能幫助初學(xué)者在「損益取用原則」方面較易于選取正確之用神,但是八字之取用,方法多端,非僅損益法一途,所以除了損益取用法外,對于其它不以損益原則取用的方式,數(shù)學(xué)計算法可說是根本派不上多大用場。職是之故,大家應(yīng)有一個體認:數(shù)學(xué)計算法可以幫助我們辨認日主氣勢的強弱,然而,了解了日主之強弱,并不能完全據(jù)以選出正確之用神。(注:有關(guān)用神的問題,下章再予討論)。

以下特舉數(shù)例,簡單說明干支數(shù)學(xué)演算之方法,同時并求出八字全局五行的初步分數(shù),至于干支沖、克、合、化所產(chǎn)生的五行分數(shù)變化,留待本章第三節(jié)詳述--

例一:某造民國六十五年正月八日未時生

35丙 丙辰60{乙25 丁15}

35庚 寅甲80{辛87 癸33}

35己 丑巳60{丙25 己15}

35辛 未巳60{乙15 癸25}

(1)首先查萬年歷,六十五年正月八日恰值立春后兩天,應(yīng)屬已土司令(寅月中,自立春開始后的四.四六日之內(nèi)由己土首先司令),故而我們須從寅月中的甲木和丙火各征收三分之一的分數(shù)給己土;如此一來,寅中甲木的分數(shù)則由原有的120分降為80分,丙火的分數(shù)則由原有的50分降為33分,而己土的分數(shù)則由原來的30分增至87分(凡不整分數(shù)均采五舍六入法)。

(2)然后再將八字中所有同類五行相加,得出如下結(jié)果:火行93分,土行302分,金行85分,水行40分,木行120分;由此可知日主土行再加火行之助,合計為395分,倘不考慮原局丑、未之沖,則本造日主氣勢可算強。

(3)遇有特殊需要,也可將十干分別予以獨立計算(這種方式多用于析論精微事象),則此造各干之分數(shù)如下:甲木80分,乙木40分;丙火68分,丁火25分;戊土60分,己土242分;庚金35分,辛金50分;壬水0分,癸水60分。

例二:某造民國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辰時生

35庚 寅甲60{戊15 丙25}

35甲 申庚80{己87 壬33}

35丙 午 {丁70 己30}

35壬 辰戊60{乙25 癸15}

(1)查萬年歷得知,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恰值立秋后三天,仍應(yīng)屬己土司令(申月中,自立秋開始后的四.六七日之內(nèi)由己土首先司令》,故需從申月中的庚金和王水各征收三分之一的分數(shù)給己土;于是,申中庚金的分數(shù)降為80分,壬水的分數(shù)降為33分,而已未的分數(shù)則增至87分。

(2)然后再將八字中同類之五行相加,得出如下結(jié)果:木行120分,火行130分,上行191分,金行115分,水行83分;由此可知日主火行加上木行之助,合計為250分,而敵對的上、金、水三行合計高達390分,倘不考慮原局寅、申之沖,則本造日主之氣勢實可稱弱。

(3)如果分別將十干單獨計算,則其各干分數(shù)如下:甲木95分,乙木25分;丙火60分,丁火70分;戊土75分,己土117分;庚金115分,辛金O分;壬水68分,癸水15分。

例三。某造民國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午時生

35庚 寅申60{戊15 丙25}

35甲 申庚147{己20 壬33}

35戊 戌戊60 {辛25 丁15}

35戊 午 {丁70 己30}

(1)本造與上造乃同年同月出生。查萬年歷得知,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恰值立秋后廿三天,應(yīng)屬七月本氣庚金司令(申月中,自白露以前的一八.七日之內(nèi)由庚金司令,故需從申月中的壬水和己土各征收三分之一的分數(shù)給庚金;于是,申中壬水的分數(shù)降為33分,己土的分數(shù)降為20分,而庚金的分數(shù)則增至147分。

(2)然后將八字中同類之五行相加,得出如下結(jié)果:火行110分,土行195分,金行207分,水行33分,木行95分;由此可知日主土行加上火行之助,合計為308分,而敵對的金、水、木三行合計為332分,雙方相差僅24分,倘不考慮原局寅、申之沖與午、戌之合,則本造可謂敵、我雙方勢均力敵,必耐久戰(zhàn)。

(3)如果分別將十干單獨計算,則其各干之分數(shù)如下:甲木95分,乙木0分;丙火25分,丁火85分;戊土145分,己上50分;庚金182分,辛金25分,壬水33分,癸水0分。

例四 某造民國九年十月三日戌時生

35庚 申庚60{戊15 壬25}

35丁 亥壬80{戊20 甲100}

35乙 亥 {壬70 甲30}

35丙 戊戌60 {辛25 丁15}

(1)查萬年歷得知,民國九年十月三日恰值立冬過后五天,應(yīng)屬生氣甲木司令(亥月中,自立冬開始后的四.四六日之內(nèi)乃由余氣戊土司令,然自立冬后第四.四六日~~第十一.八九日的這段時間則由生氣甲木司令),故須從亥月中的壬水和戊土各征收三分之一的分數(shù)給甲木;于是,亥中壬水的分數(shù)降為80分,戊土的分數(shù)降為20分,而甲木的分數(shù)則增到100分。

(2)然后將八字中同類之五行相加,得出如下結(jié)果:水行175分,木行165分,火行85分,土行95分,金行120分;由此可見日主木行加上水行之助,合計為340分,而敵對的火、土、金三行合計為300分,雙方差距僅40分,可謂勢均力敞。

(3)倘將十干分別計算,則其各干分數(shù)如下:甲木100分,乙木35分;丙火35分,丁火50分;戊土95分,己土0分;庚金95分,辛金25分;壬水175分,癸水0分。

以上簡單為大家舉出四例逐一解說月令分日用事及八字五行的數(shù)學(xué)計算方法,我費了一番心血發(fā)明此套演算程序,目的乃在設(shè)法幫助命學(xué)基礎(chǔ)尚未穩(wěn)固之朋友,能比較具體的辨認八字五行力量強弱之概況;雖然這種計算法仍不免存有許多瑕疵,不過我也已盡其所能地化繁為簡,將缺點降至最低限度。

關(guān)于月令分日用事及八字五行的數(shù)學(xué)計算方式,近代亦常有命家為文探討。譬如近賢李叔還先生,曾將四柱中的每個干、支各定為30分,八字合計為240分,另外再加上命宮干、支二字60分,總計共300分,然后依旺、相、休、囚、死之原則為準來加減計算,凡逢旺、相之五行則加倍計分,如逢囚、死之五行則減半計分,倘逢休之五行則仍照原數(shù)而不予改變。

此外,近賢陳品宏先生也曾將四柱中的每一柱設(shè)定為66度(粒),其中每柱天干占36度,每柱地支占30度,并分別以粒律數(shù)代表,依此計算則十干合計為60粒律數(shù),十二支合計亦為360粒律數(shù);惟其支藏人元所分配之粒律數(shù)甚為復(fù)雜,有0粒、3粒、5粒、6粒、8粒以至于10粒、13粒、18粒、20粒、22粒、27粒......等,在計算上比較麻煩些。

我本人在多年前也曾在《命理點睛》一書中發(fā)表了一套以旺、相、休、囚、死五個階段來計算五行力量的數(shù)學(xué)公式,雖說其精密度有之,惟以其計算原理過于繁瑣,甚不符簡便實用之原則,故不打算于此重復(fù)贅述。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