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賓滿族自治縣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qū),位于長白山脈,距-沈陽 前清故里-赫圖阿拉城 公元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正月初一,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現(xiàn)遼東的新賓永陵鎮(zhèn),赫圖阿拉城黃衣稱朕”,建立了大金政權,史稱后金.從此,中國有了296年的大清皇朝的歷史.赫圖阿拉城位于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崗,即平頂小山崗。 赫圖阿拉城是一座擁有400余年的歷史古城,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赫圖阿拉城不僅因清太祖努爾哈赤出生于此享譽神州,更因這里曾是滿族第一國都而蜚聲海內(nèi)外。 隨著歷史的變遷,赫圖阿拉城開始走向衰敗,這座古老的山城毀于二十世紀初殃及中國的日俄戰(zhàn)火。1905年侵華俄軍撤兵時,對古城又進行了洗劫,并炸城泄洪水,“毀龍滅目”。歷經(jīng)滄桑,昔日古城原物、原貌已遺存不多。1963年,赫圖阿拉城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位于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西北起連山腳下,始建于1598年。清天聰8年(1634年)稱興京陵,順治16年(1659年)尊為永陵。 在陵內(nèi)埋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親及他的伯父和叔父,輩分位居關外三陵之首,也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體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寢建筑群。清永陵不僅以神奇的風水,豐富的內(nèi)涵,重要的價值聞名于世,而且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工藝上都有自己的建筑特點和藝術特色。一九八八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00四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