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辟疆編輯詞條![]() 辟疆(1887—1966)名國垣,號辟疆,晚號方湖,江西彭澤人。1909年入北京京師大學堂,1912年畢業(yè),1918年任江西心遠大學教授。1927年起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任教授。其間曾任監(jiān)察院委員、國史館纂修。汪專經(jīng)學、文學、目錄學。著有《光宣詩壇點將錄》、《近代詩人述評》,均為近代詩學的重要著作。又《唐人小說》為收唐人小說之重要之作,貴在校訂和考釋。其詩作輯有《方湖類稿》,其他論著還有《目錄學研究》、《漢魏六朝目錄考略》等,近出《汪辟疆文集》。 目錄 1 生平簡介 編輯本段追憶汪辟疆先師的言傳身教 抗戰(zhàn)時期,中大西遷重慶。我曾有詞語稱:“校傍嘉陵風水好,喜圖書儀器有藏處。各院系,妥分布。沙坪壩上松坡路,看往來莘莘學子、盈盈笑語。講舍滔滔宏論出,立命立心知數(shù),究天人各爭馳鶩?!?/p> 汪辟疆手批《蘇詩選評箋釋》述論 國學大師汪辟疆在詩學研究上成就卓越,其宋詩研究,首重蘇軾.曾手批清人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六卷,迄今不為學界所知。本文首次揭出,并擬探討以下內(nèi)容: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的編纂刊刻情況及其價值;汪辟疆蘇... 胡可先 《文學遺產(chǎn)》2008年 第1期相關(guān)文獻 1887年生,江西彭澤人。 1908年畢業(yè)于湖南客籍高等學堂。 1909年入北京京師大學堂,專攻中國文史。 1912年畢業(yè)。 1913年去上海,得識邵力子、于右任、葉楚滄、蘇曼殊諸人,旋因父病返鄉(xiāng)。 1918年去南昌任省立二中國文教員。 1922年任江西心遠大學文科主任兼教授。 1925年,他應(yīng)章士釗之約,任北平女子大學教授。 1927年來南京任第四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授目錄學、詩歌史、各體文習作、讀書指導等,此后在該校執(zhí)教38年,先后與黃侃、汪東、王伯沆、陳漢章、樓光來、宗白華、胡小石、柳詒徵、吳梅共事。 1928年應(yīng)聘至南京任第四中山大學教授以后該校先后改名為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連續(xù)任教38年。其入室弟子如程千帆、沈祖棻、潘慈光、涂允銑諸君,均為當代學者、碩儒。 1939-1944年兼任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 1946-1948年兼任監(jiān)察院監(jiān)察委員、國史館纂修。 1966年3月病逝。 后人評價書籍 懷念汪辟疆先生 孫旭升 摘要: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人生相對短暫。物理如此,不須臨流嘆息。要不是母校發(fā)來函件,邀我參加“百年校慶”,我還真不會想到負笈赴金陵求學,至今已整整過去半個世紀了。老子說得好:“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苯哟讼灿崳唤|動我心,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經(jīng)辛勤教誨過我的老師,那時候通稱先生,特別是汪辟疆先生。 汪辟疆手批《蘇詩選評箋釋》述論 國學大師汪辟疆在詩學研究上成就卓越,其宋詩研究,首重蘇軾.曾手批清人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六卷,迄今不為學界所知。本文首次揭出,并擬探討以下內(nèi)容: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的編纂刊刻情況及其價值;汪辟疆蘇.. 追憶汪辟疆先師的言傳身教 抗戰(zhàn)時期,中大西遷重慶。我曾有詞語稱:“校傍嘉陵風水好,喜圖書儀器有藏處。各院系,妥分布。沙坪壩上松坡路,看往來莘莘學子、盈盈笑語。講舍滔滔宏論出,立命立心知數(shù),究天人各爭馳鶩。” 汪辟疆的詩史觀念及其近代詩說 國學大師汪辟疆在詩學上成就卓越,尤長于近代詩學。他論近代詩,認為不僅在清代成就最高,而且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宋詩,這體現(xiàn)出他具有發(fā)展的文學史觀,是清末民初文化思想成果的結(jié)晶。 淺談20世紀初的目錄學研究與汪辟疆的目錄學思想 20世紀初是我國目錄學研究的創(chuàng)獲時期。此期的目錄學研究是在1915年新文化運動這一大背景下展開的,從而深受西學影響;此期的目錄學研究走出了清代以考據(jù)為主、以史志目錄研究為主的老路子,研究范圍和領(lǐng)域廣泛... 《汪辟疆說近代詩》考論 《汪辟疆說近代詩》一書的出版,不僅為讀者提供了集中閱讀的便利,也為人們提供了相互??钡臈l件??上В藭坏瓉砭陀械哪承﹩栴}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而且在這次重版的過程中,又增加了不少新的錯誤。 2 背景資料 編輯本段1887年11月3日,生于江西彭澤黃嶺鄉(xiāng)老屋灣汪村,名國垣,字笠云,后改字辟疆,別號展庵,晚年自號方湖,因故鄉(xiāng)近方湖也。世代書香人家。先父際虞公系清光緒丁酉拔貢, 戊戌朝考一等第六名,保和殿復試二等第一名, 奉旨以知縣任用,歷任河南泌陽、商城知縣。先伯父鳴相公為清道光十三年癸已科狀元及第,曾任翰林院修撰, 后任廣西鄉(xiāng)城正考官。先父任職河南時, 隨赴任所,垂髻之年,勤奮讀書。 遺著中有他勤學苦讀的往事記敘:“ 回憶兒時, 先君口授歐陽文忠公《讀書》一詩。年十二,先母繞太夫人臥疾梁園,每夜問寢之余,必命余兄弟口誦一過,以資慰藉,今忽忽四十年矣,此樂胡可再得所難忘者,一燈明滅,雙髻繞床,爐煙繚裊,瑯瑯歌聲, 偶一念及,肝腸凄斷?!庇^此可知其治學之勤,學問之淵博,決非一夕之功。 父親在河南任職時,就讀于河南開封客籍中學畢業(yè)后,于1908年考入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在英文班學習,1912年畢業(yè)。此后,即南游上海。因故鄉(xiāng)耆劉蕓臺先生介紹,得認識邵力子、于右任、葉楚傖、蘇曼殊等社會名士,并加入中山先生的同盟會。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建國之初,百廢待興, 急需師資人才創(chuàng)辦現(xiàn)代教育。于是改弦更張,潛心研究國學,決心從事教育,走教育救國之路。1915年因父喪,在家守孝三年,期間專心研讀家藏書籍, 為研究國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1918年任江西南昌二中教師。1922年應(yīng)熊育揚之請任南昌心遠大學教授,并得識余仲詹、朱希祖、陳際唐、王曉湘、王禮錫等宿學名流。1925年應(yīng)章士釗之約,赴北平任女子大學教授。1928年以后, 除杭日期間隨著南京中央大學遷移到重慶、新中國成立前回故鄉(xiāng)小住之外, 直至1966年辭世, 都在南京任教。 3 學術(shù)研究 編輯本段汪辟疆治經(jīng)學最重家法,謂漢代經(jīng)師,去古為今,家守一業(yè),易于貫通。治經(jīng)而無家法,眾說雜糅。易滋困惑。治經(jīng)次第主張先治詩,后治禮。于是,特重《漢書》與《通鑒》,謂《漢書》深醇緊密,為《史記》所不及。對《通鑒》則贊其“體用賅備,刪述偉業(yè)”。 他以劉向、劉歆父子,下至劉知幾、鄭樵、章學誠之學為經(jīng)緯,旁及歷代公私書目及《十通》文獻之書,莫不博覽約取,提要鉤玄,融會貫通。所著《目錄學研究》,收論著《目錄與目錄學》、《唐以前之目錄》、《論唐宋元明四朝之目錄》、《七略四部之開合異同》、《叢書之源流類別及其編索引法》、《漢魏六朝目錄考略》六篇,文筆精練,多前人所未發(fā)。還有《光宣詩壇點將錄》為其早年品評光宣兩朝詩家之作,連載于《甲寅》雜志,震動詩壇。《唐人小說》輯錄現(xiàn)存唐人小說中大部分重要作品,并經(jīng)校勘,附有考證,《近代詩人述評》系講授近代詩課程的講稿。《方湖類稿》收生平所作詩、文、雜記、題跋、日記等,并附有年譜。 4 源頭書目 編輯本段汪辟疆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家、目錄學家。 在1942年為中央大學國文系學生開列了一個包含10種圖書的“最切要”的“源頭書”,并間或予以評注,頗多精要。 <說文解字> (東漢)許慎 <毛詩正義> (唐)孔穎達 <禮記正義> (唐)孔穎達 <荀子> 荀子 <莊子> 莊子 <漢書> 班固 <資治通鑒> 司馬光 <楚辭> <文選> 蕭統(tǒng) 《杜詩》 杜甫 5 學人軼事 編輯本段汪辟疆見林紓,發(fā)一通高論,林紓極為吃驚,問:君殆遇名師乎?汪辟疆說:生平未嘗從師,更未遇名師。予所師者,乃師吾心耳。心所喜者,篤信之,守之;所不喜者,亦未嘗薄之,但置而不論耳。后來又說:為學貴自得,無自得之處,詆諆他人,于自己聲名仍無益也。 6 詩詞佳作 編輯本段生査子 暮春北湖作 生小落江南,愛近湖邊住。渡口木蘭舟,蕩入花深處。 春殘料峭寒,花外廉纖雨。何處讬春心,欲共春花語。 輕輕白袷衣,裊裊金釵線。三月柳濃時,又向湖陰見, 慵掠翠螺鬟,照影菱花面。無計惜芳菲,但讬哀絃怨。 法曲獻仙音 邵次公寄示山禽馀響,即用汪君剛寄詞見懷韻,奉寄。 高柳吹棉,麗花眩畫,玉雪尊前初遇。淚咽清商,曲迷煙水、沈吟乍過亭午。念燈火樊樓遠,微吟夜深度。 黯無語。嘆梁園、舊時賓客,人意懶、離思又添幾許?縹緲篋中編,讬山禽、情寄香祖。象筆鸞箋,恁千言、難理愁緒。愿云龍相逐,待聽薲洲新譜。 汪辟疆先生的詩難得一見,有程千帆先生輯錄的《方湖詩鈔》。 7 主要著作 編輯本段著有《光宣詩壇點將錄》、《近代詩人述評》,均為近代詩學的重要著作。又《唐人小說》為收唐人小說之重要之作,貴在校訂和考釋。其詩作輯有《方湖類稿》,其他論著還有《目錄學研究》、《漢魏六朝目錄考略》等,又有《汪辟疆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