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小半夏加茯苓湯: 本方為治療飲停心下嘔吐的主方,證見嘔吐清水,口不渴,或先渴后嘔,舌苔白滑,脈弦?;蚣嫘南缕?,眩悸者。方用半夏、生姜蠲飲開結,和胃降逆,茯苓利水滲濕,導飲下行?,F(xiàn)代用治水飲內停引起的嘔吐,腎炎尿毒證,急慢性胃炎,幽門不全梗阻,腫瘤放化療反應,暈車暈船等。 案74、痰飲病(慢性胃炎): 患者張某,女,41歲,本鎮(zhèn)珠寶溝人。2009年12月16日診。 因上腹部痞悶脹滿,伴嘈雜不適一周,經(jīng)余弟澤江診為慢性胃炎,給以洛克加嗎丁啉、賽胃安,服后嘔吐加劇,并感上腹痞悶加重,伴心下悸、頭目眩暈,陣發(fā)性發(fā)作,因患者對西藥有反應,要求為其用中藥治療。余察其舌質淡,苔白滑,并據(jù)其卒然嘔吐伴心下痞滿、頭眩心悸,屬痰飲病之飲停心下證?!督饏T要略》曰:“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遂書: 半夏15g,生姜30g,茯苓15g。水煎服,3劑。 第四天患者面帶喜色來告曰:“此藥服一劑,當夜即感嘔止痞消,三劑服完,諸癥全消,因效果極好,要求再服三劑以鞏固之”。 按:此例為典型的痰飲嘔吐,因飲停心下胃脘,阻滯氣機故上腹部痞硬脹滿,頗似胃炎而實非胃炎。由于筆者用藥切中病機,故獲捷效。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余澤運的傷寒論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