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除夕不放假是最大的遺憾 作者:吳若愚 1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jié)假日安排的通知》在媒體公布,經國務院批準,對 2014年各法定假日做了詳細安排。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天。 二、春節(jié):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6日(星期日)、2月8日(星期六)上 三、清明節(jié):4月5日放假,4月7日(星期一)補休。 四、勞動節(jié):5月1日至3日放假調休,共3天。5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節(jié):6月2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六、中秋節(jié):9月8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七、國慶節(jié):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8日(星期日)、10月11日(星期六)上班。
![]() 看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放假的通知,筆者深表遺憾,遺憾的原因在于除夕不放假。為什么除夕不放假是一個遺憾呢?首先要從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說起,據相關資料介紹,人們所說的春節(jié)是指農歷的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過春節(jié)俗稱“過年”。春節(jié)的歷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祀活動。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西歷(公歷)傳入中國,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又稱陽歷年或新年,為了將陰歷年與陽歷年區(qū)分開來,于是便將農歷的一月一日改稱春節(jié)。 其實,對于中國人來說,雖然春節(jié)的概念是正月初一,但傳統(tǒng)的“過年”卻并非只是春節(jié),而是從春節(jié)的前一天“臘月三十或臘月二十九”晚上開始,即除夕。除夕夜,北方人要吃餃子,南方人要吃湯圓或年糕,并有守夜的習俗,所謂過年,就是從頭一年的最后一天過渡到第二年的頭一天的過程。所以,如果嚴格地說,春節(jié)并非過年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全部,可是,我們卻把過年說成了過春節(jié)。 從過年的氛圍看,真正隆重的還是除夕。如果按傳統(tǒng)的習俗過年,除夕這天除了準備年夜飯要做的摘菜洗菜、剁餃子餡、做年糕、做湯圓、煎炒烹炸等事務,若有人文情懷的人家,還會自己提筆寫一副自己認為有內涵的春聯(lián),也可能會擺上貢品做一個祭祀祖先的儀式。即便是現在親自提筆寫春聯(lián)或祭祀的人不多,光準備年夜飯也夠忙活。所以,如果除夕不放假就顯得不人性,大過年的,還往單位去,就顯得十分的忙碌緊張。 除夕為什么不放假,清華大學假日制度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介紹說,經調研發(fā)現,很多地區(qū)的企事業(yè)單位原本在農歷除夕約定俗成地放一天假而且并不安排工作,從除夕開始放假讓很多員工覺得浪費了一天假期。其實,這種說法很不嚴謹,據筆者所知,雖然很多單位在除夕這天可能不安排工作,但卻不真正的放假,員工要去單位報道,有時可能在單位半天就回家了,有時可能時間更長,這一去一來,好幾個小時,給人造成一種忙碌的感覺。
春節(jié)假期作為法定假日,應該考慮的更嚴謹,更人性,更符合傳統(tǒng)習慣。從除夕開始放假,讓人們在家消停過年,才能營造出祥和安寧的“中國年”的氣氛,也能體現出傳統(tǒng)的人文情懷。不能因為某些單位在除夕會自動放假,就認為不用把除夕這天納入法定假日,這就顯得不夠嚴謹。因為春節(jié)假期怎么安排,不僅是讓人們在家休息那么簡單,而且應該更多地考慮傳統(tǒng)文化的標記,讓世界知道我們的“過年”,不僅僅是過春節(jié),還包括除夕。所以,筆者以為,除夕不放假,是一個遺憾,也是2014年放假安排的一大失誤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