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帝善于學習和吸收外國文化科學,使外國藝術(shù)品得以進入中國?,m瑯器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傳入清宮的?,m瑯彩瓷器是在銅胎畫琺瑯的影響下于康熙晚期在中國試制成功的,色彩多樣,常見有紅、藍、綠、紫、白、黑、胭脂等,少見以白地畫琺瑯彩的。紋飾中以多種纏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及團花中加“壽”字、開光花卉等為主。 清康熙 琺瑯彩牡丹紋碗 ◆器型 康熙琺瑯彩傳世品無大器,立件瓶類器物高不超過25厘米。多以盒、碗、盤、杯、壺為多,其中碗所占比重最大。 ◆胎釉 康熙琺瑯彩主要采用景德鎮(zhèn)燒制的素白瓷為胎,為了達到銅胎畫琺瑯器施彩的效果,以里壁施釉,外壁無釉的反瓷為胎,在胎的外壁上施琺瑯彩料然后再入窯烘燒成反瓷,再進行描繪。瓷胎較銅胎質(zhì)地更為細膩潔白,將彩料映襯得更為艷麗潤澤,其彩繪的效果較銅胎畫琺瑯彩更勝一籌。 ◆彩繪 傳世康熙琺瑯彩有紫地琺瑯彩、紅地琺瑯彩、綠地琺瑯彩、黃地琺瑯彩、藍地琺瑯彩等。此時琺瑯彩與銅胎琺瑯彩一樣具有色彩濃重艷麗的特點。彩料為進口料,其中以玫瑰紅和胭脂紅色料最為突出。 ◆紋飾 康熙琺瑯瓷正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紋飾主要模仿銅胎琺瑯器。紋飾多為花卉,有牡丹、蓮花、菊花、月季、芍藥、牽?;ㄒ约袄C球、石竹等。并有在琺瑯彩繪花卉內(nèi)篆書“萬”、“壽”、“長”、“春”等吉祥語句的。 ◆款識 康熙琺瑯彩器底款識有書款與刻款,用藍料或胭脂紅料書“康熙御制”四字方框楷款;用黃色琺瑯料書“康熙御制”四字方框楷款則為紫砂壺與蓋碗的底款;另有用紅料書“康熙御制”雙圈楷款在永樂白胎畫琺瑯器物上。僅見一件四字刻款的器物,即在澀胎底足內(nèi)刻“康熙御制”楷款,是康熙燒制的紫地琺瑯彩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