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杯和鈴鐺杯有什么特點 馬蹄杯流行于明清。 敞口,斜削腹,內(nèi)凹底小平底,官窯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狀倒置似馬蹄。明代以回青、灑藍、孔雀藍、白釉等品種為常見。清代雍正年間較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飾四團花者為常見。鈴鐺杯也稱仰鐘杯、金鐘杯、磐式杯,流行于明清時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鈴鐺,由此而得名。明成化、嘉靖、萬歷時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種,發(fā)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時則有青花、五彩等。 青花麻姑獻壽鈴鐺杯碟 鑒賞要點:此青花麻姑獻壽鈴鐺杯碟,一套共有八件,四只鈴鐺杯搭配四只青花小碟,不僅可以作為廚房里的優(yōu)雅瓷器器具,更可以為餐廳增添一絲古代韻味。鈴鐺杯撇口,深腹,小圈足略高,外壁以青花描繪花卉山石,在搭配人物的惟妙惟肖,整體來說栩栩如生。做工精細,青花淡雅,紋飾層次清晰,是值得收藏和擁有的。 |
|
來自: btdv > 《瓷器基礎(chǔ)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