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鍋,川菜的制作方法之一,起源于川渝之地,口味麻辣鮮香。與火鍋和湯鍋相比,湯少,味更足;不需要自行點(diǎn)菜,菜品搭配相對固定,可直接食用。在操作上,干鍋比火鍋和中餐更為方便,占用廚房面積小,因而受到廣大消費(fèi)者的青睞。與火鍋相比,干鍋還沒有出現(xiàn)強(qiáng)勢品牌,是市場潛力十足的餐飲品牌。其主要品種包括:干鍋雞雜、干鍋羊雜、干鍋魚雜、干鍋兔、干鍋雞等。
1.干鍋土豆雞肉 材料: 土豆1個、蒜薹1小把、雞腿1個、蠔油1大勺、鹽1/2小勺、胡椒粉1/2小勺、干辣椒幾個、蒜幾粒 做法: 1、土豆洗凈去皮切薄片,蒜薹切段,雞腿切塊用少許鹽和胡椒粉腌制一下,蒜粒去皮切片。 2、鍋內(nèi)燒熱油放蒜薹煸炒至表面發(fā)皺撈出放土豆片煎至表面泛黃盛出雞腿煎八成熟,倒入蒜片,干辣椒翻炒。 3、把土豆片,蒜薹回鍋,加入蠔油,鹽,胡椒粉翻炒均勻轉(zhuǎn)入干鍋,加熱上桌即可! 2.干鍋兔 材料: 兔子、姜少許、蔥少許、蒜少許、花椒少許、八角少許、洋蔥適量、黃瓜適量、藕適量、豆瓣適量、二荊條少許 做法: 1、兔子切小塊后用鹽腌半個小時,然后在油里將水分炒干。 2、兔子炒干水分后,撈起來,炒佐料,先炒豆瓣和豆豉,等味道出來了,再加姜蔥蒜干海椒花椒八角下去翻炒,多炒一會,味道才炒的出來。 3、下兔子進(jìn)去翻炒一會,等兔子進(jìn)味了,就可以放二荊條下去炒。 4、多炒一下,二荊條的辣味才炒的出來,進(jìn)的到兔子里。 5、快起鍋的時候就炒蔬菜啦,隨便炒兩下,就可以了。 3.干鍋土豆 材料: 土豆幾個、紅辣椒7、8根、培根3片、蔥姜蒜適量、豆瓣少許、醬油少許、料酒少許、糖少許 做法: 1、土豆去皮切片,紅辣椒切圈,培根切小片、蔥姜蒜切碎待用。 2、平底鍋里放一些油,比炒菜的時候略多一點(diǎn),慢慢地把土豆片放進(jìn)去,煎至兩邊發(fā)黃即可撈出。 3、炒鍋里放少許油,倒入一勺豆瓣,小火翻炒出紅油,加入培根片,繼續(xù)小火翻炒出油。 4、放入蔥姜蒜碎,紅辣椒圈,翻炒出香味后,倒入土豆片,一勺料酒、一勺醬油,半勺糖,翻炒均勻后,收干汁,加少許鹽出鍋。 4.香辣干鍋蝦 材料: 塘水蝦、土豆、青椒、洋蔥、西芹、香菇、香菜、雞精、白糖、胡椒粉、料酒、鹽、紅油、花椒、蒜、姜、蔥、五花肉 做法: 1、大蝦除去背部沙線和頭部沙包,洗凈。 2、辣椒切段;蔥切段;姜切片;蒜去皮;香蔥、香菜切碎。 3、鍋置旺火上,倒入色拉油,油熱7成,將大蝦下入炸至蝦變紅色撈出備用。 4、五花肉煮八分熟切片備用。 5、鍋內(nèi)放色拉油,將洋蔥、姜、蒜、香菇、木耳、辣椒、花椒炒出香味,下豆瓣炒出紅油。放入大蝦,加料酒、高湯、鹽、白糖,大火燒沸,轉(zhuǎn)小火燒至湯汁將盡,雞精調(diào)味。 6、下花椒和辣椒炒香,倒入五花肉片翻炒。 7、將所有配料倒入鍋中,加點(diǎn)糖,鹽,如果太干可少加點(diǎn)水,又加了兩大勺辣椒油翻炒至熟,加雞精倒入干鍋中即成香辣干鍋蝦。 5.香辣干鍋排骨 材料: 排骨、藕、金針菇、洋蔥、紅椒、青椒、芹菜、蒜、姜、豆豉、干辣椒、花椒、桂皮、八角、香葉、料酒、老抽生抽、水淀粉、鹽、花椒油、雞精、孜然粉 做法: 1、排骨砍成小段,用生抽,水淀粉,料酒腌制大概10分鐘。 2、油鍋里,180度的油炸排骨,炸到排骨8成熟,表面成焦黃色。 3、藕切片,青紅椒以及洋蔥切塊,芹菜切段,姜蒜用刀拍碎。 4、鍋里少許油,爆香姜蒜以及干辣椒,花椒,香葉,桂皮,八角,豆豉。 5、爆香后,先放入藕片炒,藕片炒熟后,按順序放入排骨,洋蔥,青紅椒,金針菇以及芹菜,中間適當(dāng)翻炒。 6、素菜快炒熟時,加入老抽,花椒油,鹽,雞精調(diào)味即可。 6.干鍋肥腸 材料: 肥腸1000克、洋蔥1個、紅辣椒、生菜葉、蔥、姜、蒜、香菜、豆豉、鹽、老抽、料酒、花椒、桂皮、香葉 做法: 1、將肥腸用粗鹽和面粉反復(fù)清洗,摘掉腸油,直到肥腸上沒有粘液。 2、高壓鍋內(nèi)注入清水,倒入洗好的肥腸,調(diào)入鹽、料酒,老抽、大料、花椒、桂皮、香葉,上氣后壓13分鐘。 3、撈出煮好的肥腸,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斜刀切片裝盤待用。 4、洋蔥、紅椒、蔥、姜、蒜、香菜切好待用。 5、鍋內(nèi)注入油,爆香豆豉,倒入肥腸及紅辣椒、蔥、姜、蒜、香菜翻炒片刻盛出。 6、將生菜葉鋪在酒精鍋內(nèi),鍋底墊上洋蔥,倒入煸好的肥腸,點(diǎn)上火邊燉邊吃。 7.干鍋茶樹菇 材料: 青椒、茶樹菇、干辣椒、花椒、豆豉(可用豆瓣醬替代)、姜片、糖、鹽、生抽 做法: 1、茶樹菇剪掉老根提前一夜用冷水泡發(fā),如果沒時間就用溫水泡兩小時,充分洗凈。 2、泡好的茶樹菇放開水鍋中焯兩分鐘,撈出瀝干水分待用。 3、熱鍋冷油,下入干辣椒幾個,花椒一手心,豆豉一勺,姜片炒香。 4、再下入焯好的茶樹菇和青椒片煸炒,最后加生抽,鹽,糖調(diào)味即可。 8、干鍋狗肉 材料:狗肉200克、大頭蒜100克、干辣椒50克、蒜苗10克、紅椒1個、姜5克、鹽3克、味精2克 做法:1、 狗肉洗凈,斬小塊,大頭蒜洗凈,切成長條,蒜苗切段,紅椒切片; 2、 鍋上火,加油燒熱,下入狗肉、干辣椒、姜片、蒜子炒至狗肉干身; 3、 加入蒜苗、紅椒、大頭菜炒熟后,加調(diào)味料,倒入干鍋內(nèi)即可; 4、 準(zhǔn)備:40分鐘,烹飪:30分鐘 【特別提示】先將狗肉炒至干身,容易入味。烹飪時,應(yīng)以膘肥體壯,健康無病的狗肉為佳,瘋狗肉絕對不能吃。剛被宰殺的狗,因有土腥氣味,不宜立即食用,應(yīng)先用鹽漬一下,以除去土腥味。 俗話說“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wěn)”。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時節(jié)。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所以有的地方叫香肉,它與羊肉都是冬令進(jìn)補(bǔ)的佳品。狗肉營養(yǎng)價值很高,是理想的營養(yǎng)食品。 【營養(yǎng)與功效】狗肉味咸、酸、性溫、無毒、中醫(yī)歷來認(rèn)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藥,有補(bǔ)腎、益精、溫補(bǔ)、壯陽等功用?,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狗肉中含有少量稀有元素,對治療心腦缺血性疾病,調(diào)整高血壓有一定益處。狗肉還可用于老年人的虛弱癥,如尿溺不盡、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用狗肉加辣椒紅燒,冬天常服,可使老年人增強(qiáng)抗寒能力。 【營養(yǎng)師健康警告】由于狗肉性溫,所以陽虛內(nèi)熱,脾胃溫?zé)峒案哐獕夯颊邞?yīng)謹(jǐn)慎食用。另外,狗肉食后易口干,喝米湯可緩解這一副作用。 9、干鍋排骨的做法 材料:小排2斤 、去皮大蒜半斤,阿香婆牛肉醬3勺,(或排骨醬?。}適量,味精少許。 做法: 1.排骨切塊,放入高壓鍋,壓20分鐘左右!撈出! 2.炒鍋加油,加入排骨大火爆炒,這時加入阿香婆牛肉醬3勺,(或排骨醬?。┥僭S的精鹽,炒至排骨發(fā)干上色。加入味精即可! 3.取一干鍋,鍋底鋪滿大蒜,鍋下點(diǎn)火,排骨置上即可! 成都美食天下聞名。本人是地道的成都人,說好聽點(diǎn)就是美食家,說不好聽就是好吃嘴,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很喜歡的一道菜:干鍋牛蛙的做法。很多人都認(rèn)為成都的食物就是“麻辣”,其實(shí)味型的多樣性才是川菜的精髓。一道川菜多半是復(fù)合味道,口感可以先是香辣,而后回味香甜。 要做好菜,食材一定新鮮、配料一定要齊全。首先要在菜市場買新鮮現(xiàn)殺的牛蛙,去掉頭、爪。洗凈后剁成大塊,用料酒、胡椒粉、姜片、鹽腌制十分鐘。作用一是去腥味,二是入味。如腌制時間過長會導(dǎo)致牛蛙肉中水分流失,成菜后肉質(zhì)老韌。 配料:料酒、雞精、鹽、醋、姜片、蒜瓣、郫縣豆瓣、豆豉、碎冰糖、醪糟、小茴香、八角、桂皮、山賴、丁香、花椒粒、干辣椒、洋蔥、蔥段、白芝麻; 配菜:芹菜段、青蒜段、黃瓜條、萵筍條、藕片、苕粉等按自己的喜好加; 特色:牛蛙口感嫩滑多汁、高蛋白低脂肪(美容養(yǎng)顏不怕長胖哦~),成菜色澤紅亮、口感香辣回甜; 做法:鍋里放入適量油,燒至5或6成熟時放入碎冰糖翻炒,再加入郫縣豆瓣、豆豉、花椒、干辣椒、姜片、蒜瓣小火翻炒3~5分鐘,再下入醪糟、鹽、雞精、料酒及香料,翻炒至油呈紅亮色后將火開大,下入洋蔥、芹菜段、青蒜段等配菜,炒1分鐘后加入腌制好的牛蛙肉,快火急炒1分半鐘加入蔥段,然后起鍋撒白芝麻即可上桌! 10、干鍋鱔魚 材料:活刮鱔魚600g,青椒200g,洋蔥半個,紅椒兩只,黃瓜,蔥姜。菜籽油,紅油豆瓣,香料,干辣椒干花椒,冰糖,料酒,鹽,雞精,香油,火鍋底料,蠔油、五香粉、熟芝麻。 做法:1,先制作干鍋的紅油吧。鍋里放菜籽油燒熟,放紅油豆瓣,辣椒面、干花椒,香料一起煸炒,看到菜籽油變成紅色,關(guān)火,濾除油,殘?jiān)沟簟?/p> 2,青椒切段(選辣的),洋蔥切薄片,紅椒切菱形,黃瓜去皮切塊。鱔魚反復(fù)沖洗干凈,用料酒鹽抓勻~據(jù)說鱔魚血是有毒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3,鍋里倒油,把紅椒倒進(jìn)去炸一遍(我比較喜歡吃軟軟的甜椒~),然后再把鱔魚倒進(jìn)去炸干水分。 4,剩下的油里放蔥段姜片炒香,下洋蔥、青椒、香料、冰糖、干辣椒、干花椒,三分之一塊火鍋底料,出香味之后下鱔魚和甜椒,加料酒,蠔油,少許鹽還有五香粉調(diào)味。最后下黃瓜,翻炒一下就可以了,我覺得黃瓜脆脆的比較好吃。 5,最后淋點(diǎn)香油,然后撒上熟芝麻。裝盤之后淋上一開始熬制好的紅油~哈哈,爽歪歪~ 11、干鍋萵苣臘肉 材料:臘肉300克,萵苣200克,油2湯匙,鹽、雞精各 2克,干辣椒、大蒜、姜各5克,青蒜10克,香油,紅油各1茶匙。 做法: 1、將臘肉洗凈,放鍋中煮10分鐘左右,取出晾涼后切成薄片;萵苣去皮,切成半厘米厚的斜片;干辣椒切段,青蒜切段,姜切片備用。 2、鍋置旺火上,放油、紅油燒熱,下臘肉片煸炒至出油后扒在鍋的一邊,放大蒜、干辣椒、姜片煸香再放萵苣翻炒1分鐘后倒入清水,加鹽和雞精炒勻燜2分鐘后裝于干鍋,最后淋上香油,撒上青蒜段即可。 12、干鍋包菜 材料:1個包菜,用手撕成5厘米大小的塊狀,注意,粗大的桿、莖要和葉子分開;大蒜一頭,洗凈切片。 輔料:上好五花肉100克、豆油 15毫升,食鹽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花 椒 15粒,干紅椒(深紅色,辣度較低的那種,自行切開去籽)適量,白醋或者糯米醋 5毫升,白糖 2克,蒸魚豉油 15毫升、白醋或者糯米醋少許、雞精少許。 制法: 1、五花肉切片,放2ML蒸魚豉油先入味。 2、把包心菜剝成一片片后,用淡鹽水泡15分鐘洗凈,用手撕成大小合適的塊兒。 3、將撕好的菜放入加了鹽和油(幾滴即可)的開水鍋中焯一下,菜一變色就立刻撈出,迅速用冷水沖涼。將水分完全瀝干。 4、準(zhǔn)備蔥、姜、蒜、辣椒和花椒。 5、青蒜擇好后,洗凈,切斜刀。 6、熱鍋涼油,放入花椒煸香后將其取出。 7、放入辣椒煸炒一會兒后,放入蔥、姜和蒜煸香,放入五花肉翻炒。 8、五花肉略變色,往鍋邊烹上料酒,待料酒出香味后,放入糖和蒸魚豉油,繼續(xù)翻炒半分鐘。 9、放入控干水分的包心菜翻炒均勻。 10、放入香醋翻炒1分鐘,關(guān)火。 11、放鹽和雞汁調(diào)味,將菜放入干鍋中,點(diǎn)上固體酒精繼續(xù)加熱,邊加熱邊食用。 烹飪小技巧 1、如果不用干鍋的話,做菜時就要在鍋里多翻炒一會兒,時間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喜歡脆的就可以少炒一會兒。如果用干鍋的話,菜炒到即將出湯的時候就關(guān)火,然后再放鹽和雞汁調(diào)味。 2、為了使菜炒出來顯得更綠,口感更脆,焯水的時間一定不要長,焯過水后,要迅速用冷水沖涼。 3、做干鍋包菜盡量少用醬油。 4、用蒸魚豉油比用生抽味道更好。 13、干鍋豆腐 材料:豆腐六塊、香菇、口蘑、木耳各少許、小米椒適量,蒜苗(取白的部分)兩根、豆瓣醬1.5大勺,料酒1大勺,白糖、鹽、雞精各少許,高湯1小碗,麻辣鮮少許 做法: 1、豆腐對半切兩次成四小塊,瀝干水備用。口蘑、香菇和木耳切成小塊。小米椒切碎,蒜苗斜切成段?! ?/p> 2、炒鍋放適量油燒熱,下豆腐煎(也可以裹淀粉炸),煎至兩面金黃微焦,出鍋備用。 3、炒鍋里留適量油,放入小米椒和蒜苗炒香。再下料酒、豆瓣醬和白糖炒勻?! ?/p> 4、將配料放入炒勻。 5、下豆腐,再放醬油,加高湯,炒勻后燒開,至湯汁濃稠即可。 14、干鍋千葉豆腐 材料:千葉豆腐1盒 、洋蔥60克,青椒15克,紅椒15克,五花肉50克,味精、十三香、鮮露、醬油、蠔油、料酒、鹽 制法: 1、將千葉豆腐在油中略炸,撈起瀝干油備用; 2、鍋內(nèi)留少許油,放入五花肉煸出油,再放入調(diào)料包煸香; 3、倒入炸過的千葉豆腐、調(diào)味包及青紅椒,炒香后起鍋; 4、在鍋?zhàn)袃?nèi)墊上洋蔥,放入炒好的菜肴即可。 制作要決:五花肉可以煸出油,炒此菜時要少放油。飲食宜忌。 15、干鍋茄子 材料 :茄子、紅辣椒、臘肉、郫縣豆瓣醬、永川豆豉、生抽、蒜、青蒜。 做法: 1、茄子洗凈用小蘇打泡一下去除農(nóng)藥,掰小塊 2、燒一鍋熱水,放幾滴油和一勺鹽,水開后倒入茄子,2分鐘后撈出,立即放入冰水里,換水兩次,直到浸泡茄子的水是涼的才行,然后撈出瀝干水分; 3、辣椒洗凈切椒圈待用、蒜切片,小的蒜瓣不用切待用,青蒜洗凈后,切碎 4、臘肉用水煮半小時,最好是肥的部位,煮好后,切小片待用 5、熱鍋里放少許油,放入切片的臘肉,小火慢慢地煸成出油后的焦黃色,放入一勺郫縣豆瓣,小火慢慢煸出紅油后,放入一勺永川豆豉,慢慢煸出香味后,倒入蒜片,出香味后,放入辣椒圈翻炒一下,倒入茄子,開大火,倒入少許料酒、生抽,快速翻炒,使湯汁收到很少后,加少許鹽,撒上青蒜碎出鍋即可。 注意: 1、茄子焯水的時候不可以太長,要保持脆的口感,要焯到8分熟即可。換水的次數(shù)要多一點(diǎn),被涼水激過的茄子會保持脆的口感。茄子要撈出來瀝干,保證水分少。 2、臘肉選肥一點(diǎn)的是要借助臘肉煸炒出來的油炒至這道菜,菜會很香,雖然看不到肉,偶爾看到幾個肉渣而已。所以干鍋茄子不是純素菜,有臘肉油在,肯定香,所以放入炒菜油的時候一定是平時量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雖然干鍋菜油大,但是從健康角度說,少點(diǎn)沒壞處。 3、火候很重要,煸炒臘肉,豆豉,豆瓣醬的時候一定要小火慢煸,否則會糊,影響口感,放入茄子后,要大火快煸,免得出水,就不是干鍋菜了。 4、豆瓣,臘肉,豆豉都是咸的,還放了生抽,如果口味淡,可以考慮不放鹽,出鍋前嘗一下,再說。 5、如果有少量湯汁沒關(guān)系,干鍋菜一般都下面架個爐子,點(diǎn)火慢慢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