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攻略 APA格式寫Paper ——寫給國際商學(xué)院雙學(xué)位有需要的同學(xué) 一. 大家好,我是寫作中心tutor Xylo。常有外教要求我們使用APA形式去寫論文,不論是在美方寫作課,還是在專業(yè)課(例如:marketing,management等)。很多朋友對于APA很困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怎么使用。一篇要求用APA形式寫成的英語論文,想要拿到滿意的分?jǐn)?shù),APA的正確使用絕對功不可沒。下面我結(jié)合自身體會,向大家逐一介紹APA。P.s.如果還有想要詳細(xì)了解或者面談的同學(xué)(有關(guān)英語作文),歡迎于每周一至周四下午4:35——6:00到國商Room515 Writing Center (寫作中心)尋求幫助,那里有很多很好的老師和資源哦!
說明:下面講的apa參照的書目是09屆的寫作《A Pocket Style Manual》一書。不同的老師往往對apa的一些細(xì)小的要求有不同的格式差別,這時請大家拿著自己具體的文章來國商515寫作中心具體尋求指導(dǎo)! ps由于本文的初衷是幫助CIB學(xué)院的寫作課學(xué)生的,現(xiàn)發(fā)現(xiàn)人人很多閱讀者有apa問題,所以請大家有什么疑惑可以給我人人留言,我會盡力解答! 二. 何為APA l 通俗來說,APA就是一種寫外國文章需要遵循的一種格式,就是一種既定的寫作規(guī)則。沒有什么玄機(jī),當(dāng)然,每個人喜歡和偏向所用的論文的形式不同,常見的書寫論文的格式無外乎APA,MLA,Chicago等。國商的外交很多,來自不同國家,要求使用APA的老師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外教要求學(xué)生使用MLA。這里只向大家介紹APA。 l APA的全稱是: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正式來說,APA格式指的就是美國心理學(xué)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而此協(xié)會是目前在美國具有權(quán)威性的心理學(xué)學(xué)者組織。APA格式起源于1929年是一種為廣泛接受的研究型論文撰寫格式。APA格式主要用于心理學(xué)、教育學(xué)、社會科學(xué)領(lǐng)域的論文寫作。 三. APA的作用:(為何使用apa) Apa起到支撐論文論點,避免抄襲,引用并形成資源等作用。(如何避免自己的文章被認(rèn)定有高抄襲率是應(yīng)用apa的難點,也是下面討論的重點) 四. APA兩大難點 l 難點一:查找資源時要隨手記下資源要件。APA規(guī)范格式主要包括文內(nèi)文獻(xiàn)引用(Reference Citations in Text)和文后參考文獻(xiàn)列舉(Reference List)兩大部分。我們需要做的一大重點其實就是在找與所寫論文相關(guān)的各種資料時,不忘細(xì)心地將資源的相關(guān)要件(包括時間,作者,日期,出版社,書名,文章名,網(wǎng)址,甚至是網(wǎng)頁更新時間等等)記下來,然后按照規(guī)則格式標(biāo)注在論文的文中及文后。 l 難點二:如何篩選記錄下的資源要件,即根據(jù)資源類型在in-text及reference需里正確陳列資源要件。原因是不可能每個資源的所有可能為我們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一樣的,有的資源我們只能找到一個作者,但是當(dāng)同時有多個作者時,in-text及reference的apa格式就不同。再如,從網(wǎng)上找的資源和從書本上找的資源要求的apa格式又不相同。 五. APA寫作格式(重點) 1. Directory to APA in-text citation models(文中的資源引用格式)。即在文中至少要在引用資源的同時寫出資源的作者及時間。對于直接引用或者概括性的資源,標(biāo)明頁碼也是需要的。稱作in-text APA 2. Directory to APA references(文后的索引格式)。在整個文章之后,需要按字母順序?qū)⑺玫馁Y源列出稱為:reference list 你將面臨三大挑戰(zhàn):1),引用資源能有效支撐論點;2),在不被認(rèn)為抄襲的基礎(chǔ)上引用資源;(只講此點)3),使引用的資源完整 六.具體講解文中及文后資源書寫規(guī)則問題(如何避免文章被判定有若干抄襲率) l 說明:你的研究型論文是由你和你所找的資源合成的。從公正和道德的角度,你在引用其他人的資料時,必須讓其知道或注明。如果你沒有這樣做,你將被認(rèn)為是抄襲。有三種形式將被認(rèn)為是抄襲:1,沒有使用引用語就引用;2,沒有用引號將直接引用的話語括起來;3,沒有用自己的話去概括或者總結(jié)而直接引用。(注意:關(guān)鍵點:使用引用語or引號or自己的話) l 原因:你必須指出(指明)所使用到的所有的直接引用,除非:一些你的讀者可以很輕易就獲得的數(shù)據(jù)或者資料。例如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不指出引用。但是當(dāng)涉及到比較精確的專業(yè)的問題,或者有爭議的問題,你必須指出你的引用。 l 第一大項: 文中apa(稱為in-text APA) 涉及到的不同情況主要有:1),引用語,引證;2),總結(jié)或概述;3),兩個作者;4),三或五個作者;5),六個以上的作者;6),不知道作者;7),作者整理;8),陳列多個作品;9),有相同姓氏的作者;10),個人的交流;11),一份電子檔;12),直接資源;13),一個作者在同一年出版的不同作品。 兩種方法表示:第一種sp;第二種:圓括號(用法詳見1),2)) 1) 引用語(引證)quotation l 范例: Critser (2003) noted that despite growing numbers of overweight Americans, many health care provides still “remain either in ignorance or outright denial about the health danger to the poor and the young” (p. 5). 大家注意細(xì)節(jié):頁碼說明跟在整個引用之后;句點不是直接跟在“young”后,而是整個sp的最后;p. 與 5之間有空格。 l 規(guī)則:當(dāng)你直接引用原作者的一段話語而不做任何修改時,一定要用雙引號,即使用signal phrase(以下簡稱sp)格式介紹引用。格式要求:作者(時間)+引用語+圓括號中頁碼。如果你在sp中沒有提到作者的姓名,請在整個應(yīng)用的最后面統(tǒng)一用圓括號寫出作者姓氏,時間,以及頁碼)。 l 什么是signal phrase:即使用直接引用過來的資源時,需要在資源前面寫簡單的引用語,象征你引用了誰的話,或者哪的話。主要使用的幾種形式有: In the words of Carmona (2004), “…” As Yanovski and Yanovski (2002) have noted, “…” Hoppin and Taveras (2004) pointed out that “…” “…”, wrote Dienwald (2004), “..” 注意:signal phrase中使用的動詞要用過去時態(tài); 常用到的動詞有:point out;answer;note;claim;offer等等。 2) 總結(jié)或概述 范例:Yanovski and Yanovski (2002) expiained that sibutramine suppresses appetite by blocking the reuptake of the neurotransmitters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brain (p. 594). 或者 Sibutramine suppresses appetite by blocking the reuptake of the neurotransmitters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brain (Yanovski & Yanovski, p. 594). 規(guī)則:Apa所需信息包括以signal phrase格式標(biāo)出作者的姓氏,年份。注:頁碼或者其他形式的具體信息不必都有呈現(xiàn),但至少應(yīng)該有一項以確保讀者能對引用更加清楚。 3) 兩個作者 范例:According to Sothern and Gordon (2003), “Environment factors may contribute as much as 80% to the causes of childhood obesity” (p. 104). 或者 Obese children often engage in limited physical activity (Southern & Gordon, 2003, p. 104). 規(guī)則:當(dāng)所引用的資料中出現(xiàn)兩個作者的時候,在每次引用時用(SP)格式寫出兩個作者的姓氏,年份或者每次引用時用圓括號的形式(即使用括號將信息在引用后列出)在最后寫出兩個作者的姓氏,年份,頁碼)注:在SP格式中使用連接詞“and”,在括號中使用“&”。 4)三至五個作者 范例:In 2003, Berkowitz, Wadden, Teshakovec, and Cronquist conclused, “Sibutramine…must be carefully mentioned in adolescents, as in adults, to control increas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rare” (p. 1811). As Berkowitz et al. (2003) advised, “Until more extensive safety and efficacy data are available, … weight – loss medications should be used on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adolescents” (p. 1811). 1))第一次提到此類引用時,使用sp格式的時候列出所有的作者姓氏或者用括號列出資源信息。 2))在隨后提到的過程中只需列出第一個作者的姓氏,然后再后面加上“et al.” 5)六個或六個以上的作者 范例: McDuffie et al. (2002) tested 20 adolescents, aged 12-16, over a three-month period and found that orlistat, combined with behavioral therapy, produced an verage weight loss of 4.4 kg, or 9.7 pounds (p. 646). 規(guī)則:用sp姓氏或者圓括號形式直接寫上第一個作者的姓氏然后再后面加上“et al.” 6)作者不明的情況 范例: Children struggling to control their weight must also struggle with the pressures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that, on the one hand, encourage the consumption of junk food and, on the other, celebrates thin celebrities (“Televison,” 2002). 規(guī)則:如果所應(yīng)用的資源的作者不明確時,有兩種方法,第一:用sp格式寫出作品的題目第二:用圓括號格式寫出作品名的第一個或者前兩個單詞。 注意:第一,文章名和章節(jié)名要用雙引號;書名要用斜體。第二,如果一篇文章的作者署名是匿名(anonymous),則默認(rèn)此作者就叫做anonymous, 按照正常格式寫,并且在文后的reference寫anonymous。 7)作者為一組織時 范例: Obesity puts children at risk for a number of medical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type 2 diabetes, hypertension, sleep apnea, and orthopedic problems (Henry J.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2004, p. 1). 規(guī)則:如果作者是政府機(jī)關(guān)或者其他的機(jī)構(gòu)組織, 用sp格式寫出組織名稱,或者用圓括號格式寫出(當(dāng)你第一次引用)。 注意:如果這個機(jī)構(gòu)或組織存在縮寫,在第一次提到時需要再全稱后用【】將縮寫部分寫入,下文中再次用到時只寫縮寫即可。 范例: First citation (National Institution of Mental Health [NIMH], 2001) Later citation (NIMH, 2001) 8)一個圓括號中的兩個或多個作品 范例:Researchers have indicated that studies of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for childhood obesity are inconclusive (Berkowitz et al., 2003; McDuffie et al., 2002). 規(guī)則:當(dāng)你使用圓括號格式中提到了兩個或多個作品時,按照在后面reference中要陳列的字母順序?qū)⑦@些作者排列,并且用分號將其隔開。 9)當(dāng)作者的姓氏相同時 范例:Research by E. Smith (1989) revealed that …. 規(guī)則: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最后的reference list中有幾個相同姓氏的作者時,在in-text中的apa中,為避免困惑和歧義,寫上姓名的首字母。 10)個人間的交流 范例:One of Atkinson’s colleagues, who has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media on children’s eating habits, has contended that advertisers for snack foods will need to design ads responsibly for their younger viewers (F. Johnso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October 20, 2004). 規(guī)則:當(dāng)引用一些非著作的資料時(比如:郵件,訪問,備忘錄,信件,相似的個人訪談等) 需要在兩種格式引用的基礎(chǔ)上表明引用的形式 細(xì)節(jié):在最后的reference list中不必寫出此類的引用。 11)一份電子文件 范例:Atkinson (2001) found that children who spent at least four hours a day watching TV were less likely to engage in adequate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the week. 規(guī)則:電子形式的資料往往缺少信息,比如具體的作品的頁碼,作者的名字,或者數(shù)據(jù),如果你所找到的電子形式的資料沒這些信息細(xì)節(jié)時,該怎么辦? 情況1:作者不明 這種情況,需用SP格式寫上作品的名字或者用括號的格式寫出作品名前一至兩個單詞。(同6)和7))。 范例:The body’s basal metabolic rate, or BMR, is measure of its at-rest energy requirement (“Exercise,” 2003). 情況2:日期不明 此時,需要用到縮寫:“n.d.” 范例: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definitive link between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d children’s eating habits have been problematic (Magnus, n.d.). 情況3:頁碼不明 Apa一般需要在引用中表明頁碼,尤其是當(dāng)你使用總結(jié)概述的格式來表達(dá)所引用的資源。當(dāng)應(yīng)用的電子文件資源缺少頁碼時,你的apa表明引用時需要能夠讓讀者找到你所引用的資源的確切出處。當(dāng)電子文件中有顯示具體段落時,你需要用para. 寫出。如果電子文件既沒有具體頁碼也沒有具體段落時,你需要在citation中寫出你所引用的段落最接近的小標(biāo)題,并且寫出你引用的段落位于此標(biāo)題的下的第幾段。 范例:Hoppin and Taveras (2004) pointed out that several other medications were classified by the 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as having the “potential for abuse” (Weight-loss Drugs section, para. 6). 注:PDF格式的文件往往有固定的頁碼數(shù),可以方便引用。 12)引用間接資源(indirect source) 范例: Former surgeon general Dr. David Satcher described “a nation of young people seriously at risk of starting out obese and dooming themselves to the difficult task of overcoming a tough illness” (as cited in Critser, 2003, p. 4). 規(guī)則:當(dāng)引用的資源是是出自于另外一個資源時(secondary source),用sp格式寫出原始資源的信息,在文后的reference list中列出間接資源,同時將二手資源用圓括號形式列在in-text中,并使用:as cited in… 13)相同作者在相同年份發(fā)表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文章 范例: Research by Durgin (2003b) has yielded new findings about the role of counseling in treating childhood obesity. 規(guī)則:當(dāng)你引用同一個作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個作品時,在文后的reference list中,在年份后使用小寫字母(a,b,..)標(biāo)出,并且在文中in-text中使用相同的小寫字母列出。
第二大項:apa的文后引用格式的部分(稱為references)注意:reference list的格式有特殊的要求:第一行頂格寫 ,后面的二三等行要空五格開始寫。由于word格式轉(zhuǎn)換到校內(nèi)上的格式變動,接下來舉得各種范例的格式都是不正確的,大家自己寫reference時要注意此點!資源類型共主要分為34種情況: 作者項1) 單個作者 2) 多個作者 3 )作者是機(jī)構(gòu) 4 )不明作者 5 )一個作者的多項作品 6) 一個作者的同一年份的多個作品 期刊,雜志項 7) 日報中的以卷數(shù)(volume)標(biāo)明的文章 8) 日報中以期號(issue)標(biāo)明的文章 9) 雜志中的文章 10) 報紙中的文章 11) 給編輯的信件 12)評論性,回顧性 書籍項 13) 基本的書的格式 14)關(guān)于書本編輯 15) 譯本 16) 非第一次版本 17) 校訂版本中的文章或章節(jié) 18)多卷作品 電子資源項 19) 網(wǎng)上期刊雜志中的文章20) 數(shù)據(jù)庫,資料庫 21) 網(wǎng)絡(luò)文件 22) 來自網(wǎng)絡(luò)的文章或者段落部分 23) 博客 24) 播客 25) 維基百科 26)電子郵件 27) 網(wǎng)上張貼 28) 電腦程序 其他資源29)資料庫中的論文或者學(xué)術(shù)演講 30) 政府文件 31)來自私人組織的報告 32)會議程序 33)電影錄像34) 電視或者插曲,插話 l 逐一講述 (提醒:由于人人上傳后的word內(nèi)容在具體格式上有差別,所以請大家注意,在實際打印reference時, 格式是第一行頂格寫,接下來的幾行開頭均空出5個space鍵) l 作者項1)-6)按照作者姓氏的a-z順序列出;不明作者的,按照文章標(biāo)題的首字母的a-z順序列出;時間緊跟在作者之后。 1) 單一作者:寫出作者的姓氏,逗號,姓名首字母 范例:Perez, E. (2006). Hymel, K. M. (2009). 規(guī)則:寫出作者的姓氏,名字的縮寫字母,用括號寫出年份。 細(xì)節(jié)注意:姓氏后面用逗號,名字縮寫后面用句點;正確使用空格,逗號后空格,再寫名字縮寫,周后句點,之后空格。 2) 多個作者: 范例:Sloan, F. A., Stout, E. M., Whetten-Goldstein, K., & Liang, L. (2000). 規(guī)則:七個作者之內(nèi):分別寫出作者的姓氏,名字縮寫,在倒數(shù)第二個和最后一個之間用&連接。多于七個作者時,只需要列出前六個作者,之后跟上三個省略原點,和最后一個作者。 范例: Mulvaney, S. A., Mudasiru, E., Schlundt, D. G., Baughman, C. L., Fleming, M., VanderWoude, A., . . .Rothman, R. (2008). 3)作者是機(jī)構(gòu): 范例: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5). 規(guī)則:當(dāng)引用的資源的作者是機(jī)構(gòu)時,以機(jī)構(gòu)的名稱開頭寫reference。 4) 不明作者: 范例: Oxford essential world atlas. (2001). Omega-3 fatty acids. (2004, November 23). 規(guī)則:以文章的題目開頭。當(dāng)是書名時,標(biāo)題要用斜體;文章的題目補(bǔ)血藥用斜體和雙引號。 5) 一個作者的多個作品: 范例: Schlechty, P. C. (1997). Schlechty, P. C. (2001). 規(guī)則:以該作者的姓氏為開頭,按照作品的年代順序列出。 6)一個作者一個年份出版的不同作品: 范例: Durgin, P. A. (2003a). At-risk behaviors in children. Durgin, P. A. (2003b). Treating obesity with phychot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