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文字其意無窮,一個個方塊字凝結(jié)了先人的勤勞和血汗、智慧和祝福。 “寧”,簡體“寧”的繁體,安寧祥和之意,寶蓋頭、其下為“心”,依次有“皿”、“丁”。 寶蓋頭代表家;“心”代表愛,表示孝敬父母、慈愛兒女、疼愛妻子、扶持兄弟、事業(yè)用心、關(guān)心國家、心系天下;“皿”代表器皿,即家庭的生活用品,鍋瓢碗筷、柴米油鹽;“丁”代表家庭人丁興旺、香火有后、有進(jìn)有出、老來無憂。如斯,人心就幸福了、安寧了。 “寧”有家有愛有兒女,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幸福觀;“寧”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先人祝福的凝結(jié)。 而今,人們也在追求幸福,也在不停地奮斗、打拼,但他們卻難得幸福。因為他們追求幸福的方向錯了,他們丟掉了最重要的東西。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寧”字。這個字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心”。沒有這個“心”,家就不能稱其為家,只能叫房子;鍋瓢碗就不能司其職,也就只能叫器皿,擺設(shè)的器皿;兒子、女兒充其量就是給社會增加個需要家教的對象而已。開個玩笑,人們失去的就如簡體字“寧”相對繁體字“寧”失去的東西一樣。房子、孩子都還有,只是沒有了心,不用回家吃飯而已。 “寧”,最重要的是“心”?!靶摹贝淼氖蔷穸皇俏镔|(zhì)。幸福是人與人之間的幸福而不是人與物質(zhì)之間的幸福。如果我們追求幸福的方向錯了,那么我們就注定找不到幸福。 今天,人們比歷史的其它時期更強調(diào)幸福,比歷史的其它時期更奮力去追求幸福,但人們卻比歷史的其它時期更不幸福。因為人們選擇了物質(zhì)的方向,選擇了錯誤的方向。所以拼其半生,發(fā)現(xiàn)最后得到的只是房子、車子、票子…… “寧”,安寧之意,代表的是平衡。而今人們對物質(zhì)的追求和需求前所未有的強烈。所以我們平掉低樓建高樓,推掉小山建“樓山”,甩掉四代用五代。于是,樓越來越高,人越來越矮;房子越來越大,心越來越小;屋子越來越亮,心靈越來越暗;通訊越來越發(fā)達(dá),聯(lián)系越來越堵塞。為了滿足人們無底洞的物質(zhì)欲,我們的社會采取前所未有的膨脹式發(fā)展。于是我們的科技比歷史任何一個時期都發(fā)達(dá),我們攫取自然資源的能力比歷史任何一個時期都強、都快。所以我們自豪,所以我們歡呼,所以我們憂郁,所以我們彷徨。因為我們怕一不小心就觸碰了末日的按鈕。 我們的古人為世界的發(fā)展、人類的幸福早就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lán)圖,指明了一個正確的方向。而我們卻認(rèn)為他們是古董、封建,化繁就簡,不假思索,丟掉了最重要的東西,走錯了方向。 我們該反思了,反思我們的欲望,反思我們的追求,反思我們的發(fā)展,反思我們的工業(yè),反思我們的科技,反思我們的未來。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重拾古人的智慧,接受先人祝福,找回本心,調(diào)整追求幸福的方向,讓心重歸安寧,讓家庭重歸和睦、團(tuán)圓、幸福,改變社會的發(fā)展方向,讓社會最大程度地平衡發(fā)展。如此,幸福才觸手可及,末日的按鈕才遙不可及。 有家有愛有兒女,是為福。“寧”中國人的幸福,世界人的幸福。 |
|
來自: 隨園天一館 > 《國學(xué)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