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雪應憑陶學士,辨泉好待陸仙人?!敝小恫杞?jīng)》一書的唐朝人陸羽,是我國茶文化的傳播者,被后人奉為“茶祖”“茶圣”。 好茶配甘泉,香茗自淳美。陸羽在《茶經(jīng)》中向品茶人推薦天下二十名泉: 廬山康王谷谷簾泉第一, 無錫惠山寺石泉第二, 蘄州蘭陵石下水第三, 峽州扇子山蛤蟆泉第四, 蘇州虎丘寺石泉第五, 廬山觀音寺招隱泉第六, 揚子江南零水第七, 南昌洪州西山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巖縣淮水源第九, 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 丹陽縣觀音寺玉乳泉第十一, 揚州大明寺井水(嚴山堂西園蜀井水)第十二, 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 秭歸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關(guān)西洛水第十五, 吳江縣東南甘泉橋下江水第十六, 天臺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縣圓泉水第十八, 桐廬嚴子陵灘水第十九, 雪山水第二十。 陸翁所薦二十泉實在太多,我們就選擇前幾處地方,去尋名泉,品香茗吧。 廬山康王谷谷簾泉。 此為陸羽所薦天下第一泉,位于廬山大漢陽峰的康王谷中。該泉水以“甘腴清冷,具備諸美”而著稱,古人烹茶時把它稱為“絕品”之水。宋代王禹稱贊之“其味不敗,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狀,與井泉絕殊”。王安石、朱熹等人游覽谷簾泉并品嘗過谷簾泉水,留下了絢麗詩篇??低豕?,即廬山壟。據(jù)《星子縣志》:“昔始皇并六國,楚康王昭為秦將王翦所窘,逃于此,故名?!边M入康王谷中,長溪蜿蜒向前,兩側(cè)高峰入云,一道清流見底。極狹窄處,重巒疊嶂,遮天蔽日,人稱“一線天”。深山有水如簾,宋朱熹題“谷簾泉”三字刻于石上。其水被陸羽品茶視為“天下第一泉”。陸羽還在康王谷留下兩句詩:“瀉從千仞石,寄還九江船?!?/font> 無錫惠山寺石泉。 無錫惠山有十三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惠泉,即二泉。惠泉相傳是唐代無錫縣令敬澄所鑿,后被陸羽評為天下第二泉。二泉分上、中、下三池。上池呈八角形,水色透明,甘冽可口。由于水中含礦物質(zhì)較多,表面張力大,往往水注杯中,隆起數(shù)毫米而不溢出。附近建有景徽堂、漪瀾堂,是游客品茗、觀魚的好地方。在景徽堂的墻壁上,嵌有乾隆皇帝的“慧泉畫麓東,凍洞噴乳竇。江南稱第二,盛名實能副……”的題刻。漪瀾堂建于宋代,明代邵寶在一首詩中如實記錄了當年二泉的盛況:“漪瀾堂下水長流,暮暮朝朝客未休?!?/font>中池,方形。宋高宗南渡時,在泉上建了一個亭子,取名“二泉亭”。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游覽二泉之后,贊美不已,寫了一首詩詠二泉:“南朝古寺惠山前,裹名來尋第二泉;貪戀君恩當北去,野花啼鳥慢留漣?!?/font>下池,最大,長方形。池壁上有明代楊離雕刻的螭首。泉水由螭口流入方池,潺潺不絕。唐代以來,許多騷人墨客、帝王將相在游覽二圈后留下了詩畫墨跡;雙目失明的現(xiàn)代音樂家阿炳創(chuàng)作的《二泉映月》樂曲,便是取名于此。品茗惠山池,二泉映月仙,實為好去處,快馬不加鞭! 長江扇子峽山麓蛤蟆泉。 湖北宜昌西25千米長江的扇子峽山麓,是一塊形似蛤蟆的奇石。陸羽遍嘗天下名水,他在《茶經(jīng)》中寫道:“峽洲扇子山有石突然,泄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痹诟蝮∪詵|,一石巖可坐十余人,舊多于此汲泉水烹茗,談論進峽出川的韻事?!皣а╋嬎?/font>換骨,掬珠弄玉可忘年?!?/font>宋代陸游的這兩句詩意為,飲此泉之水,能使人筋骨為之一換;長飲此泉水,可使人不知老之將至。泉水白如冰雪,明如珠玉,嚙飲之泉水可成仙,掬弄之能延年。古人的這些贊美之詞,為蛤蟆泉水涂上了一層神秘色彩,也吸引了無數(shù)名人雅士前來品茗。 此外,蘇州虎丘寺石泉,廬山觀音寺招隱泉,長江南零水,丹陽縣觀音寺玉乳泉,秭歸玉虛洞下香溪水,天臺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都是賞泉品茗的佳處,就不一一介紹了,朋友何不親往一嘗? |
|
來自: 昵稱14385615 > 《書館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