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chǎn)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于漢未。 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chǎn)生的,行書是介于今草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zhí)扉T,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贊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行書中帶有楷書或接近于楷書的稱為“行楷”,帶有草書或接近草書的則稱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暢達而腴潤。還有如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孟頫、鮮于樞、康里,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鐸,清代的何紹基等,都擅長行書或行草,有不少作品傳世。 歐陽詢行書作品 顏真卿行書作品 虞世南行書作品 趙孟頫行楷作品 |
|
來自: 老樟xy67896789 > 《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