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各地各級各媒體都在大張旗鼓的評比推薦好人,並且分為各種類型好人,有的人很普通,居然評上某一方面的好人,特別是周邊我們了解的,他(她)的優(yōu)點還沒有他的缺點多,也評上好人了,真是大跌眼鏡,很是不以為然。
人有好壞之分嗎?或者說,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不知道有沒有這樣一個定義標(biāo)準(zhǔn)。每個人心中或許對好人和壞人都有一個自己的評價標(biāo)準(zhǔn),我們常常能夠聽到有人說:“他真是一個好人啊!”但這何嘗不是相對評論者自己而言呢?同一個人,在一部分人眼裏是好人,另一部分人眼裏可能就不一定是好人了。
事實上,極端的好人和極端的壞人很少。建國以來我國最典型的好人是雷 鋒,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他一輩子在做好事,他是全國人民學(xué)習(xí)的榜樣?;蛘哒鎸嵉?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雷 鋒確確實實是這樣一個道德典範(fàn),但或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何曾遇到過哪怕是一個?
壞人的典範(fàn)我想了很久,我想不出。要從古今中外評出第一壞人還真不容易?;蛘呤堑聡?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希特勒?或者是中國的秦始皇?他們在戰(zhàn)場上或者非戰(zhàn)場上傷害數(shù)百萬甚至數(shù)千萬的性命,但因其而致死人數(shù)更多者未嘗沒有。希特勒和秦始皇對其親人而言也是好人,在當(dāng)時當(dāng)?shù)兀麄兩踔潦侨藗冃哪恐械挠⑿?。倘?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希特勒統(tǒng)一全世界,將成為所有人頂禮膜拜的偶像。
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人的內(nèi)心都是善惡交織,不好也不壞。殺人狂魔心中也有慈善的一面,任何道德家內(nèi)心都會存有些許齷齪。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普通人可能會做好事,也可能會做壞事,環(huán)境使然也。
因此,如果要先確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再來判定他參與的事件對錯,本身就犯了一個大錯,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可以被說成是好人,也可以被說成是壞人啊。只要不犯罪,不違反社會道德和公共道德,只要在社會和法律允許的範(fàn)圍以內(nèi)的行為,一般來說,可以叫“好人”。
(一)
文化大革命殘忍地將本來都是普通的一群人,分為好人壞人,而且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對文革沒有直接或者間接經(jīng)歷的人,絕對不能體會到被劃分為壞人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在那時,被劃分為壞人,即地富反壞右,無異於進了地獄,他們的天是黑的,他們被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腳,永世不得翻身。即使是呱呱落地的小孩,生在壞人的家裏,出生後即被列入壞人之類,而一旦被標(biāo)上壞人的記號,將永無出頭之日。於是,父子成仇,夫妻反目,朋友之間劃清界線。在所謂的大是大非面前,人們可以踐踏最起碼的倫理道德,而當(dāng)時所謂的大是大非,無非就是關(guān)己的前途利益而已!在前途和利益面前,親情可以不要,是非可以不論,還談什麼做一個“好人”!於是,“好人”的打砸搶被成為革命行動,“好人”恣意殺人被稱為為民除害,好人幹的任何事情都有理。
“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堅決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堅決反對?!边@是文化大革命最響亮的口號,只要將一個人劃分為好人或者壞人,則他做任何事,說任何話的對錯就已分明。這樣的邏輯思維已經(jīng)紮根於相當(dāng)一部分人的心底。
(二)
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把人簡單地劃分為“好人”和“壞人”,就等於束縛了自己的心靈,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因而便容易犯錯誤。這樣做的危害主要有兩方面:第一,人為地限制了自己的交往範(fàn)圍,無法擴大社交圈;第二,不懂得人性的變化之道,就不知道使“壞人”轉(zhuǎn)化為對自己有利的“好人”,反而常常遭受“好人”變壞之後的陷害。明白“好人”與“壞人”相互轉(zhuǎn)化的道理,不僅能提升自我修養(yǎng),而且能挖掘、擴充、利用他人身上的善意,同時提防、遏制、消除他人身上的惡意。
(三)
同樣是一輩子,好人總是比壞人累。
好人為別人做好事,總擔(dān)心做不到位。做好了,覺得理當(dāng)就如此;做不好,就過意不去。
好人無意間傷害了別人,比被傷害的人還難受。在他心目中,這一輩子只有待人好的責(zé)任,沒有向人索取的權(quán)利。
好人幹工作總是追求盡善盡美,有一點兒錯都不能原諒自己,把完美做事視為自己的本分,把偶然的差錯視為自己的過失。
好人對家人總是充滿愛意,從不因自己繁重的社會責(zé)任而忽視家庭責(zé)任,決不會在外是只蟲、在家是條龍。
好人對朋友總像在哥對小弟,在相處當(dāng)中總是把自己置於應(yīng)該多出錢、多出力的地位,朋友比自己過得好,好人比朋友還高興。
好人天生就是受累的命。他們待人寬厚對己嚴(yán) ,總想讓所有人滿意,叫所有人高興,最後只好讓自己吃苦挨累受委屈。
別人把事情幹到八分已經(jīng)心滿意足,好人幹到十分還覺得可以更完美。
別人替朋友做件小事總是念念不忘,好人受人恩惠總是銘記在心。
好人從無害人之心,哪怕無意間誤傷別人也會感到痛苦萬分,舉手投足之間唯恐礙著別人;而好人自己去卻常常成為被鞭打的快牛,成為寧為天下人所負(fù)的人。
因為總是埋頭苦幹,好人顯得有些木訥,尤其不善於分辨人事,搞不清張三與李四的譜系,辨不明王五與趙六的關(guān)系,遠(yuǎn)不如周圍同事精明,除了傻幹還是傻幹,寧肯身一累點,只願心裏輕松。
好人註定是這個世界上的“冤大頭”,他不是不明白,而是不願與人爭,覺得為一己之私與人爭得面紅耳赤,實在沒啥意思。
好人總是憨厚地笑著,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其實有誰知道他心中的感受?他能夠理解別人,別人未必理解他。
好人答應(yīng)人的事情會念念不忘,一天不把事情辦完,就一天心裏不安生;好人答應(yīng)這個世界要做個好人,就註定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到最後那一天不算完。
(四)
小時候看戲劇,對劇中的人物,常常問大人:“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大人們對戲中的人物,很輕易地就可分出好壞,但在真實社會裏,男女老少、親疏故舊當(dāng)中,就頗難辨別好壞,因為時空變換,事態(tài)更疊,在不同時空中,有時好人變壞人、壞人變好人;好中有壞、壞中有好,還有的是從壞人中挑選出來的好人,從好人中挑選出來的壞人,甚至有人時好時壞、時壞時好;不好不壞、又壞又好;說好不好、說壞不! ;你說他很壞,我覺得他還好,這樣憑每個人主觀的角度去評鑒他人的好壞,往往會陷入以管窺天、以偏概全,非但不公平,而且不正確。
在人情上,對我有好處的人,資助我、提拔我、愛護我、認(rèn)同我、陪伴我、贊美我、支持我、幫忙我的人,當(dāng)然視同好人;反之,當(dāng)然就是壞人。所以同流合汙,沆瀣一氣的同路人,肯定相信彼此都是好人。我們看社會萬象,貪官汙吏、亂臣賊子、藉端敲詐、作威作福的人,居然還有人視為好人,死忠擁護;而有些正人君子,奉公守法、公忠體國、兩袖清風(fēng)的人,仍有人把他看成壞人,諷刺譏罵,埋怨痛恨,無所不用其極,真是令人莫衷一是。
因此,在我們所結(jié)交的同學(xué)、同事、同鄉(xiāng)、同袍之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能分辨得很清楚、正確嗎?有沒有加入主觀的情感因素,或是純以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有時感性會蒙蔽了理性,人情扭曲了公正,再壞的好友也會一口咬定他是好人,再好的君子也會被認(rèn)為是壞人,這種好壞難分、是非不明的現(xiàn)象,釀成了人間復(fù)雜的紛擾。
有些人滿口仁義道德,卻是一肚子奸詐狡猾;平常和藹慈祥,處事竟心狠手辣;樣子忠厚老實,背地裏狗皮倒竈;長得是粗獷蠻橫,可是心思細(xì)膩、很講義氣,古人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闭媸橇钊俗矫欢ā?/span>
(五)
前賢曾經(jīng)仔細(xì)閱歷人生,探索人性,找出多項好人的標(biāo)準(zhǔn),如明代大儒呂 坤手撰《好人歌》中說——好人先忠信,好人重孝弟;
好人知廉恥,好人守禮義;
好人不縱酒,好人不戀妓;
好人不睹錢,好人不尚氣;
好人不仗富,好人不倚勢;
好人不教唆,好人不妒忌;
好人不說謊,好人不譫戲;
好人沒閑言,好人不謗議;
好人不狂悖,好人不懶惰;
好人不輕浮,好人不華麗;
好人救患難,好人施恩惠;
好人行方便,好人無詭計;
弱漢做好人,強人自羞愧,
惡人做好人,聲名重十倍;
好人鄉(xiāng)邦寶,好人家國瑞; …………
陳繼儒也撰《好人歌》中說——天地生萬物,唯人最為貴;
人中有好人,又是人之瑞;
好人行好事,好人懷好意;
好人讀好書,好人入好隊;
好人敬父母,真如敬天地;
好人惜陰騭,勝過惜名譽;
好人戒好色,好人輕貨利;
好人節(jié)服食,好人羞調(diào)戲;
好人不殺生,好人不造罪;
好人不慝怨,好人不立異;
好人必大量,好人必正直;
好人必小心,好人必遠(yuǎn)慮;
好人有信用,好人有廉恥;
惡人罵好人,好人不對答;
惡人打好人,好人只躲避;
惡人求好人,好人也周濟;
貧賤做好人,自然衣食給,
富貴做好人,一發(fā)行得去;
少年做好人,到底必成器;
老年做好人,傳與子孫繼!
但願好人多,代天扶元氣。
(六)
好人和壞人自小就掛在我們嘴邊,活躍在各種電影小說圖書中,也一直生活在我們周圍。然而區(qū)別一個人是好人和壞人歷來都是很棘手的。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人心不古、世風(fēng)日下的年代,來評判一個人是好還是壞更顯得捉襟見肘,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難題。
今天,無論是生活中還是網(wǎng)絡(luò)中,對於如何區(qū)別好人與壞人都各有其詞、說法不一。
想法一:什麼是好?有利於自己的便是好。至於別人眼中以為的好,便自然是有利於別人,至少是無礙於別人了。什麼是壞?不利於自己的當(dāng)然是壞,至於別人以為你壞,那是因為你的所為不利於別人。好與壞就是這麼簡單,你若不明白這道理,想去做個好人,又不能把損已利人這種精神貫徹到底,你先前所做的好,也就會統(tǒng)統(tǒng)被人忘卻。甚至有些還記得清楚的人會因此而誇你陰險,所以你想做好人,卻成了別人眼中的壞人,那只是你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想法二: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只要是人,就不能把他簡單歸類。在你眼中的好,說不定是別人眼中的極壞。這道理我想大家也都是明白。既然是明白,那又為何要有這麼多的責(zé)怪?人家這樣做自有人家的理由。只要這理由沒直接傷害我們,不也就行了?
想法三:好人與壞人的區(qū)別是:好人腦子的好東西多,也經(jīng)??疵篮玫臇|西,和有道德的人常接觸,這樣的人無論表現(xiàn)不表現(xiàn)他都會是好人;壞人是經(jīng)??磯臇|西多,如打、搶、偷、賭、黃、惡毒等等,經(jīng)常和無修養(yǎng)的鬼混,這樣的人無論怎麼樣表現(xiàn)不表現(xiàn),也都是壞人了。
對一個人的好壞評價在於個人的品質(zhì)。
所謂個人品質(zhì)在一定範(fàn)圍內(nèi)就是人品與素質(zhì)的統(tǒng)一。善心、愛心、責(zé)任心構(gòu)成了好的人品;知識、才學(xué)形成較高的素質(zhì)。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形成了人的高尚品質(zhì)。要認(rèn)識一個人的好與壞,在於你本身的品質(zhì)和對他的品質(zhì)的認(rèn)識程度。隨著你個人品質(zhì)的不斷變化,你的認(rèn)識能力也在不斷變化;隨著他的個人品質(zhì)的不斷變化,他被人認(rèn)知的程度也在不斷變化。因此,要想認(rèn)清一個人的品質(zhì)幾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說某個人絕對的好與壞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的個人品質(zhì)卻決定了你對好壞的認(rèn)知能力。好多人都夢寐以求做個好人,可是結(jié)果做著做著就不由自主的做成了壞人。當(dāng)他做成了壞人的時候,他就具備了一個壞人的品質(zhì),對好壞的評價也失去了意義,甚至遺害自己、遺害人間。因此社會需要對好人和壞人加以區(qū)分的。
下面推薦幾個識別好壞人的絕招——
1.好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二哥此話為評判好壞人的至尊法寶。堅信這一法寶的不完全是好人,但是壞人絕對不會這麼做也不會這麼想,甚至對這一條能做出歪曲解釋。呵呵,看誰還敢解釋。
2.大好人是利人利己,好人是不損人而利己,壞人損人利己(但還可以原諒),大壞人是損人而不利己(俗稱惡霸)。
3.好人是樂善好施,壞人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好人會默默的承受著痛苦,壞人會把痛苦施加給別人,自己得到的他所謂的幸福(俗稱惡果)。
4.好人有時看不出誰是壞人,但壞人一定能分辨出誰是好人。
(七)
過去我們看人很臉譜化,電影裏的好人英俊瀟灑,壞人猥瑣難看,那時候電影裏的著名壞人有幾個,比如《閃閃的紅星》裏的胡漢三,比如《白毛女》裏的黃世仁,還有《南征北戰(zhàn)》裏的張靈甫,還有幾個著名的演壞人的演員演的角色,都是我們小的時候認(rèn)為的壞人。
可是社會發(fā)展到了今天,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好象已經(jīng)分不清了,更不可能從臉上去讀懂一個人的好和壞。因此,我們分辨一個人的好壞,用什麼做標(biāo)準(zhǔn)呢?假如沒有了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沒有了英雄,沒有了眾人崇拜的目標(biāo),那麼什麼是好人呢?
社會發(fā)生了困惑。
好比一個醫(yī)術(shù)高明的醫(yī)生,他為了搶救病人不吃不喝站立幾個小時動手術(shù),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搶救了回來。在眾人的眼中,那一刻,他是英雄,是個值得崇拜的人,是個高尚的人。
可是後來又有人說,此醫(yī)生後來拿了病人的紅包,而且還不少。這個時候,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你也許認(rèn)為這個醫(yī)生行為很不怎麼樣,你開始鄙視他。
在說一個公安人員,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認(rèn)真,但是後來卻被毒販利用,到後來自己也開始運送毒品,直到被領(lǐng)導(dǎo)發(fā)現(xiàn)。於是他只有去服刑了。
他從部隊下來曾是個多麼好的公安工作人員??!他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地立功受獎,但是他卻因為被毒販騙上了吸毒的路後,自己也成了毒販,成了一個我們說的壞人。
(八)
說的是你現(xiàn)在周圍的人決定你的未來,講的是朋友影響你的態(tài)度、生活、進而影響命運,當(dāng)時聽完覺得沒什麼,後來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人生的奧妙之處就在於你不可能永遠(yuǎn)獨自一人,一定會與人相處,攜手同行。我們在與人交流中即影響別人,也被別人影響,而這些周圍人的態(tài)度、生活、甚至經(jīng)歷都會對我們有所啟迪。請慎重選擇你的朋友,因為朋友是互相扶持,走很長路的人。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也會在幫助別人時,為自己未來埋下伏筆。生活的美好之處則在於送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