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會兒,大風才吐口可以讓我們參觀圣索菲亞大教堂,開出的價碼是——50美金。門票好像只要15里拉,沒轍,要想進去就只能把脖子上的泥洗干凈,乖乖挨一刀。只有七八個團友進去參觀了。 圣索菲亞大教堂是我在出發(fā)前做功課時得出的結論:此教堂乃伊斯坦布爾最值得看的地方。索菲亞在這里不是人名,是“智慧”的意思,所以有稱大教堂為圣智大教堂的。 伊斯坦布爾從前還有兩個名字: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這三個名字里,我覺得最動聽的是君士坦丁堡。崇拜君士坦丁大帝?。∈撬寻菡纪プ鳛榱_馬帝國的首都,建立要塞都城,控歐亞交界,扼黑海咽喉,是抵御東方各大帝國西進的前沿堡壘,在西羅馬滅亡之后的一千年里,仍然驕傲地飄揚著羅馬帝國的鷹旗。君士坦丁大帝被尊崇為拜占庭帝國的創(chuàng)立者。而圣索菲亞大教堂的最初建造就是君士坦丁大帝,那時候是座有木制屋頂和長廊的拉丁柱廊式大教堂,在當時就是最棒的建筑了??上г谖迨兰o初毀于暴亂。415年狄奧多西二世下令興建第二座教堂,到了532年爆發(fā)了“尼卡暴動” ,起義的市民搗毀監(jiān)獄、殺死官吏,燒毀皇宮和教堂。第二座木制屋頂?shù)氖ニ鞣苼喆蠼烫脽闪藦U墟。起義被血腥鎮(zhèn)壓下去后,東羅馬帝國最偉大的征服者,編纂了一部集羅馬法之大成,完備的奴隸制法典《民法大全》的查士丁尼皇帝下令要建造一座與帝國首都匹配的,規(guī)模史無前例的教堂。就是圣索菲亞大教堂,僅此也足以讓查士丁尼青史留名了。 圣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巔峰之作,在長達一千年的時間內,是全世界教堂的老大。它的大拱頂,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建筑學奇跡,整個中世紀的千年歷史中,無人能夠比肩。直到15世紀,布魯內萊斯蒂設計的佛羅倫薩圣母百花大教堂拱頂,才宣告世人再次掌握了失傳千年的古羅馬超級拱頂技術。最早的古希臘神廟是用很多柱子支撐屋頂,而這些柱子割斷了內部空間,是個缺陷。大教堂需要一個巨大的無隔斷空間,唯有超大拱頂,能解決這個問題,而在整個古代世界史上,只有羅馬人知道怎么去做。 ![]() 這座大教堂成為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座堂和拜占庭帝王加冕的地方。 1054年,教皇派使者到東羅馬與牧首協(xié)調瀕臨分裂的關系,談判破裂。就在圣索菲亞大教堂里,氣急敗壞的教皇特使取出教皇的敕書,宣布把牧首賽魯拉留斯逐出教會。賽魯拉留斯根本不買賬,當眾把敕書點火燒了,針鋒相對的宣布把羅馬教皇逐出教會。史稱“東西教會大分裂”。從此基督教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圣索菲亞大教堂成為東正教的總教堂。哇塞,見證了歷史時刻的大教堂! 來到大教堂的門口,有三個高大的磚壘拱門延伸出來,大風指著拱門上四堵高高的磚墻說這都是后來加的,為了支撐大教堂。進了大門是高大寬敞的走廊,走廊有三座鐵門,中間的最高大,大風說那是皇帝門,皇帝門上有幅半圓形的鑲嵌畫,很清晰,耶穌坐在華麗的寶座上,手里拿著一張紙,寫著:“和平與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鳖^的左右各有一個圓形的畫像;左方是握有權杖大天使加百利,右方是圣母瑪利亞。腳下匍匐著拜占庭的皇帝。 ![]() ![]() ![]() 大風讓我們猜鐵門上的箭形的裝飾代表什么?不知道。他說那原來是十字架形的,后來被奧斯曼人把那道“橫”摳掉了。唉——!大風又指著門口地上兩邊微凹進去的地面,考我們誰知道是為什么?沒人知道。大風侃侃而談:君士坦丁大帝是進出這個大門的,每天都有兩個衛(wèi)兵24小時把守著,年年歲歲的地面就踩出兩個凹坑。我想凹陷可以是千年的衛(wèi)兵踩出來的,可跟君士坦丁大帝沒一毛錢關系。 ![]() ![]() 穹頂中央是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圓形圖案,向周圍放射出條狀圖案,下方環(huán)繞40個拱形窗戶,往下一層層都有很多拱形窗戶,越往下越大。這些窗戶透進來的光線還是無法使這座恢弘的殿堂變得明亮,和藍色清真寺一樣,從穹頂垂下很多盞吊燈,只不過吊燈不是同心圓的,是花瓣形的,也不是用很多線系著,而是每盞吊燈只系著一根粗一點的線繩。這55米高的巨頂靠四個三角形結構的墻連接穹隅,往下靠角落的四條巨型柱子支撐,穹頂就像被這些柱子上的大帆拱托起。在東西兩端各有兩個半圓穹頂分散重量,每個半圓穹頂又將其壓力進一步分散至三個較小的半圓穹頂上。就這樣,巨大穹頂?shù)闹亓勘粚訉舆f解。 ![]() ![]() ![]() ![]() 倒霉的是大教堂的一側搭起腳手架,無法看到教堂的全貌。 ![]() 遠望對面的是凸出去的半圓形,穹頂上有圣母抱著耶穌的坐像,金光燦燦。下面窗戶上奧斯曼風格的彩色玻璃透進夢幻般的光彩,最下面原來圣壇的位置已經改成了“米哈拉布”——指向麥加方向的壁龕。壁龕貼著華貴的大理石,上面有墨綠色的瓷磚,瓷磚上用金色的阿拉伯書法撰寫著古蘭經上摘抄下的語句?;浇痰氖宦墒窃诮烫玫恼龞|方向,麥加不是在正東方向,所以這個壁龕不是在圣壇的中心。我想要是麥加在西邊大門的方向,估計就要大拆大改了,真主保佑。 ![]() ![]() 有六個很大的圓盤掛在墻上,黑底上是大大的金色阿拉伯文字,一如既往的龍飛鳳舞。大風說上面是四位哈里發(fā)和穆罕默德兩個孫子的名字。四個哈里發(fā)被伊斯蘭世界尊稱為“正統(tǒng)哈里發(fā)”,其實也都是穆罕默德的親戚,兩位是老丈人,另兩位是姑爺。這四個“正統(tǒng)哈里發(fā)”的主要業(yè)績是以宗教名義而不是國家名義擴張了伊斯蘭教領域。內舉不避親沒有錯。 ![]() 大風讓我們看二樓正中的位置,說在拜占庭帝王加冕時,那是女皇觀禮的地方,還說女皇是乘坐人拉車上樓的,所以沒有樓梯只有緩坡。我不明白女皇是誰?哪個女皇?大風也說不出來,寫游記時才恍然:應該是——皇后。 ![]() ![]() ![]() 1453年,第七位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了君士坦丁堡,那天是禮拜三,而禮拜五是穆斯林必須做大禮拜的日子,沒有清真寺怎么辦?穆罕默德二世果斷決定將圣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這是大風白乎的,我覺得這禮拜三、禮拜五的故事不太靠譜。但確實是穆罕默德二世決定把圣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的,這位年輕的征服者雖然尚武善戰(zhàn),進城后“他放下了劍,與城里所有的宗教領導人開了一個會,他是第一個與所有其他教會召開會議的人,他要求他們告訴自己他們的信仰是什么,而且還宣揚他們的信仰,基督教徒們被允許安靜地崇拜他們的上帝。這就是穆罕默德二世所留下的遺產,他擁有帝國般的遠見目光,能夠將不同世界、不同語種和不同宗教的所有人聚集在他一個人的統(tǒng)治之下(《博物館的秘密》解說詞)?!?/div> 雖然穆罕默德二世對其他宗教非常寬容,但清真寺里肯定不能到處是基督教的神靈,何況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于是將基督教的祭壇、圣幛、祭典的器皿拆掉,移走,用灰泥涂抹掩蓋基督教的鑲嵌畫,但那些鑲嵌畫從來沒有被全部覆蓋,17世紀時教堂里還是可以看到基督的圖像。 ![]() ![]() 根據(jù)大風的建議,我們先上二樓到“女皇”觀禮的位置,從這里看殿堂,視野開闊。二樓的天花板是明黃底色畫著伊斯蘭風格的圖案,地板是大理石的。中間是大理石柱子,柱頂鏤刻著復雜精美的花飾。在二樓的一側有一些保存得很好的鑲嵌畫,可惜我們沒有走過去看。雖然手里拿著標明鑲嵌畫位置的圖紙,也不知道當時怎么就能疏忽了呢? ![]() ![]() ![]() ![]() 從二樓下來,我們回到大廳,去找“蘇丹的單人包廂”,蘇丹在包廂里做禮拜,可以防止被行刺和被窺測,包廂由大理石立柱舉在半空中,四周是鏤空的雕花護欄。和“蘇丹的單人包廂”平行,在大廳另一側的是木制的樓梯上面是宣講古蘭經的講壇。地面上攔起一塊地方,里面鋪著大小不等的圓形彩色大理石,它有個響亮的名字:世界的肚臍。有說這里是拜占庭皇帝皇位所在的地方,也有說這里是奧斯曼蘇丹加冕的地方,總之是個重要的地方。這里還有間石材造的小房間,四面都是石柱,明顯的伊斯蘭風格,想必是為一些貴族做禮拜用的。最后,找到了那根“淚柱”,這根方形大理石柱總有水珠滲出,人們叫它“淚柱”,“淚柱”用銅板包裹一人多高,上面有個小圓洞,游客排著隊把大拇指伸進洞里,其余四個手指順時針轉一圈,許的愿就能實現(xiàn)。我和朋友也把拇指伸進去轉一圈,后來想起來,忘了許愿。 ![]() ![]() ![]() ![]() ![]() ![]() 仰望圣索菲亞大教堂雄偉的側影,心里滿是崇敬。這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廟改建為教堂、再由教堂改為清真寺的偉大建筑,它是建筑史上的奇跡。在這里,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定為國教。這里存留有早期基督教著名精美的鑲嵌畫。1054年在這里,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這里曾經收藏很多圣物;耶穌墓碑的一塊石頭,耶穌裹尸布,很多圣人的骨頭等等。1453年這里變成奧斯曼帝國的清真寺,無論穆斯林們怎樣改造這座清真寺,兩種宗教,兩種文化,不同的藝術還是跨越歷史的時空奇跡般的并存下來,靜靜地守望對方。造就了今天獨一無二的奇觀。這里有拜占庭帝國鼎盛時期的創(chuàng)造,也有奧斯曼帝國輝煌歷史的剪影。找不到詞匯表達我對能夠瞻仰這座宗教圣地的喜悅與滿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