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主辦: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科技館、浙江教育出版社 承辦:嘉興市實驗小學 準備: 1.教師報道,領取資料《浙江省小學教師實驗技能大賽決賽指南》 2.參賽的選手檢錄 3.主持人上場: (1)介紹本次活動的名稱與主辦方 (2)介紹嘉興市實現(xiàn)小學的總體介紹和科學學科特色 (3)實驗小學教師才藝表演:枇杷演奏 (4)實驗小學學生表演:藍天航模隊兩名學生遙控飛機模型在會場飛行 (5)主持人介紹本次大賽的初賽情況 4.十一位參賽選手入場,選手自我介紹,參賽感言 1號 江美華 金華市金師附小教育集團婺城小學 2號 楊微 麗水外國語實驗學校 3號 魏莎莎 嵊州市鹿山小學 4號 顧恩甲 寧波市北侖區(qū)大碶小學 5號 肖文潔 嘉興市南湖區(qū)清河小學 6號 程茜剡 溫州市箍園小學 7號 陳 千 舟山市舟漁學校 8號 錢軍紅 杭州市聞濤小學 9號 李錫珍 衢州市衢江區(qū)實驗小學 10號 朱照華 德清縣新市鎮(zhèn)中心小學 11號 邱海軍 臺州市椒江區(qū)洪家中心學校 5. 介紹評委:喻伯軍、聞喜丹、是桑偉、姜向陽、何樹德、錢金明 活動實錄 一、比賽第一環(huán)節(jié):基礎篇(基礎知識15分) (一)必答題 必答題5題,每題答題時間30秒。 流程:發(fā)題目——主持人讀題——選手在答題板上寫答案——選手展示答題板——主持人宣布每位選手的答案正確與否。 1.(圖片出示鋼片琴)敲擊哪塊鋼片,發(fā)出的聲音最高? 2. 今年6月神舟十號上天,與那個航天器對接,哪位航天員上了太空課? 答案:天宮一號,王亞萍 3.(出示蝸牛圖)找出錯誤的蝸牛器官名稱 結果:6號、11號正確。 答案:圖上的生殖孔和呼吸孔標錯,應該對調。 5.把100牛的正方形木塊放入水中,正好有一半沉在水中。請問木塊受到的浮力。 結果:2、3、5、6、7、8、9、10、11號正確。 答案:100牛。 5. 人手臂拿起重物時,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結果:2、3、4、5、6、7、8、9、10、11正確。 答案:費力杠桿。 (二)搶答題: 共3題,每題答題時間為15秒 流程:主持人宣布規(guī)則:說“開始”后搶答 1. 在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從太陽往外圍數(shù),木星是第幾個? 6號搶答:第5個 2. 在實驗過程中,不小心把酒精燈碰到, 8號搶答:濕抹布或沙子滅火 3.為了研究種子萌發(fā)是否需要從外界吸收營養(yǎng)物質,在A、B兩個燒杯中加入土壤,A燒杯澆清水,B燒杯中澆營養(yǎng)液,此實驗存在什么問題? 8號搶答:土壤條件沒有控制好。 評委:可以得分。實際上是要求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他條件控制不變 第一環(huán)節(jié)比賽結果:2;4;8;8;6;10;8;10;6;6;8; 二、比賽第二環(huán)節(jié):實驗操作(70分) (一)實驗操作前三題 1.利用提供的器材(材料:筷子、細線、 螺帽、秒表、透明膠、小夾子、筆),做一個30秒擺動30次的單擺。 分值:10分,時間8分鐘。 結果:8.5;10;9;9.5;10;10;8.5;9;10;10;9 2. 制作一個洋蔥表皮臨時裝片,并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畫出細胞結構。(材料:光學顯微鏡、洋蔥、鏡子、碘酒、載玻片、蓋玻片、白紙、筆、美工刀、餐巾紙等) 分值:10分,時間8分鐘。 結果:9.5;10;9.5;9.5;9;10;8;9.5;9;10;10 3. 把 分值:15分 限時:15分鐘 結果:13.5;14.5;14.5;13;14;12;14;15;15;15;15 (二)參賽選手休息,現(xiàn)場觀摩老師競答活動 1.用溫度計測水溫時,讀數(shù)不能離開水面,但是用體溫計讀數(shù)時,可以離開人體讀數(shù),為什么? 答1:水銀柱下端有一個很窄的通道,離開人體后會斷開,阻礙回流 答2:有個彎口 答3:溫度計離開人體后,水銀的熱脹冷縮后會斷開, 喻老師:都可以算對 2.用“空”杯子裝室外的空氣 答:空2杯子加滿水,放個玻璃片,到室外,倒水。 3.用滴管往一元硬幣上滴水,大概能滴多少滴? 答1:100滴 答2:46滴 現(xiàn)場演示:44滴 4. 根據(jù)提供的材料制作一個“浮沉子”。(材料:吸管、回形針、剪刀、礦泉水瓶、燒杯) 分值:15分 顯示:10分鐘 結果:13;0;10;0;12;15;10;12;15;12;10 5.利用撲克牌搭一個紙塔,比誰的高?(材料:紙牌、剪刀) 分值:20分 限時:20分鐘 規(guī)則:可以改變形狀;測量2次成績;不能靠在其他物體上,如果倒掉以倒掉后的高度為成績 結果:13;6;14;20;20;20;18;14;19;15;18 (上午比賽總成績:59.5;44.5;65;60;71;77;66.5;69.5;74;68;70) 三、比賽第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實驗(15分) (一)下午比賽前的暖場活動:嘉興市小學六年級小課題組研究成果《借助二維碼了解校園里的樹木》介紹 1.問題的產(chǎn)生 2.小組分工 3.研究計劃 4.研究目標:借助二維碼快速了解校園內的樹木。 5.研究過程: (1)初步調查 發(fā)問卷 統(tǒng)計結果:學生感興趣校園里的樹木;一般學生了解一部分樹木;同學們比較熟悉的:香樟樹、不認識的樹木不知道怎么辦;很多同學喜歡上網(wǎng)調查;首先要知道樹名。 啟發(fā):家長用二維碼來比較貨物。 了解二維碼 (2)采訪研究 采訪本校老師 (3)實地觀察:認識校園樹木 認識三種主要樹木:香樟、無患子、桂花樹(一一展示研究的三種植物) (4)繪制校園平面圖樹木分布圖 香樟、無患子、桂花樹的分布圖 (5)制作二維碼 建立網(wǎng)頁——制作網(wǎng)頁、二維碼 (發(fā)放二維碼給與會老師嘗試:掃一掃二維碼,進入該網(wǎng)頁) 6.研究的成果和收獲 下階段的設想:制作更多的二維碼,方便同學觀察;研究更多的植物;讓更多的同學參與;研究校園外的 (二)介紹本次活動的嘉賓 (三)比賽:創(chuàng)新實驗 1.江美華:《不同顏色的吸熱能力》 材料:圓形鐵架、高溫聚熱燈;數(shù)字溫度計; 步驟:把5支數(shù)字溫度計,插在圓形鐵架上,把不同顏色的紙袋套在溫度計上,讀出初始溫度。打開開關, 實驗開始:物體的顏色與溫度實驗 分析教材中的實驗弊端:天氣要求、紙袋與玻璃溫度計擺在地面上會受影響;除黑色與鋁箔紙以外,其他顏色的區(qū)別不大 實驗結論:…… 最后得分:12.4 2.楊微:《金屬熱脹冷縮》 教材介紹:加熱銅球通過銅環(huán)情況;加熱金屬條。實驗加熱時間較長,實驗沒有整體感;學生實驗時銅球易擺動易燙傷; 材料:兩根鋼管、激光筆 原理:光沿直線傳播。 步驟:把鋼管固定在木塊上,隔一定距離的地方固定激光筆;用酒精燈加熱兩根不銹鋼管,會看到透過兩根鋼管縫隙的激光筆光點由清晰到模糊到消失,可以得出金屬受熱膨脹。移開酒精燈,金屬條受冷收縮,光點又會出現(xiàn)。 優(yōu)點:加熱時間短;原料容易得到,都是生活中的;可以完整看到金屬的熱脹冷縮; 最后得分:10.6 3. 魏莎莎:《神奇的天氣演示箱》 教材介紹:四上,要求學生觀察風、云、雨等天氣現(xiàn)象,并用簡單儀器測量。教學時發(fā)現(xiàn):天氣多變影響教學安排;室外指導,干擾因素眾多;室外觀察受影響。 教具介紹:風向風速儀,用普通的小電扇(手持式的就可以),標出箱子上的方向;用變速的小電扇來研究風速。在顯示天空的圖片上涂有氯化鈷,這是一種感濕材料,能顯示晴天和雨天的顏色是不同的。 優(yōu)點:整合天氣單元的多個內容。潛移默化引導學生關注每天的天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最后得分:12.9 4. 顧恩甲:《地球的運動》組合套件 用途:證明地球在自轉、誰先迎來黎明、為什么一年有四季、極晝和極夜、日食和月食等。 教師演示: 轉盤:轉動靈活,大小轉盤各異 小地球儀:能自轉、公轉、地軸能直能傾斜,與太陽的距離能調整,研究影子的變化 放上涂有顏色的紙板,可以研究極晝和極夜。 燈:12瓦小燈泡 優(yōu)點:與三球儀比較:可以在任何位置觀察。 還可以延伸:研究月相變化;研究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最終得分:14.2 5.肖文潔:《磁力大小檢測器》 常見的條形磁鐵。用回形針檢測磁力大小,會發(fā)現(xiàn):磁鐵上掛不上回形針是不是沒有磁力了?磁鐵疊加會怎樣? 結構:液晶顯示儀…… 原理:利用磁力傳感器,將檢測到的磁力以數(shù)字的形式顯示 演示: 打開開關,顯示“0”——把需要檢測的磁鐵放在展示區(qū),顯示屏會顯示出磁力的大小不同——把磁鐵疊加,會看到顯示磁力的數(shù)字增大。 最終得分:11.6 6.程茜剡:《玩具擺鐘》 用滾珠軸承鏈接,利用下垂物的重力來帶動葉輪轉動 最終得分:11.2 7. 陳千《擺的研究》實驗改進 教材中的問題: 改進:利用環(huán)形磁鐵掛下線的下端研究“擺錘輕重手否影響擺的快慢”實驗,把環(huán)形磁鐵吸在鋼條上,研究。利用環(huán)形磁鐵疊加研究“擺長”。 最終得分:11.6 8錢軍紅《杠桿尺的妙用——杠桿尺式磁力研究》 實驗設計背景:用條形磁鐵的原實驗中,測力點的位置很容易滑動,難以固定 改進:準備杠桿尺,調平衡。一頭掛一枚鐵釘,該鐵釘被一塊磁鐵的不同位置吸引。杠桿尺的另一端掛一個小盤,里面放回形針。用回形針的個數(shù)來表示磁力大小 拓展:還可以測浮力、測空氣的重量。 最終得分:13.9 9.李錫珍《運動和力》實驗箱 實驗設計背景:準備時間長、現(xiàn)象不直觀、操作不簡單、不夠生活化 材料:活動斜面、活動抽屜、窗簾桿標刻度、活動的鐵夾和支撐桿、 演示:研究摩擦力 不足:操作難——要使小車勻速前進;讀書難——要在運動中讀書 最終得分:13.5 10.朱照華《“測量上浮物體的浮力”實驗創(chuàng)新》 實驗設計背景:操作難,知識點超標、誤差大、 改進:把向上拉改為向下壓,浮力=壓力+重力。 最終得分:11.5 11.邱海軍《恒星周年視差實驗裝置》 實驗設計背景:五下教材。在操場上課不便于組織 改進:用發(fā)夾代替標記,用無線攝像頭代替眼睛觀察,兩顆星的位置變化 最終得分:12.2 四、喻伯軍老師總結 五、頒獎 最終得分:88.2;87.5;83.4;82.6;82.2;79.5;77.9;76.1;74.2;71.9;55.1 比賽名次:6、9、8、5、11、10、3、7、4、1、2 一等獎: 6號 程茜剡 溫州市箍園小學 9號 李錫珍 衢州市衢江區(qū)實驗小學 8號 錢軍紅 杭州市聞濤小學 5號 肖文潔 嘉興市南湖區(qū)清河小學 二等獎:其余參加決賽的老師 三等獎:各地市送交作品但為在現(xiàn)場決賽的老師 記錄:陳梅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