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七個輪次基酒
感官標準即特點
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它在釀制過程中從不加半點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fā)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穩(wěn)定在52?~54?之間。在調配時,從不加一滴水,都是以酒調酒。
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的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采用本地優(yōu)質紅高粱,大曲發(fā)酵,須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七個輪次基酒各有特點,其感官標準如下表所示
產酒輪次 感官標準 酒精度
一輪次 無色透明、無懸浮物;有醬香味,略有生糧味、澀味,微酸,后味微苦。
≥57.0%(vol)
二輪次 無色透明、無懸浮物;有醬香味、味甜,后味干凈,略有酸澀味。
≥54.5%(vol)
三輪次
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突出、醇和、尾凈。
≥53.5%(vol)
四輪次 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長。
≥52.5%(vol)
五輪次 無色(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突出、后味長、略有焦香味。
≥52.5%(vol)
六輪次 無色(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明顯、后味長、略有焦糊味。
≥52.0%(vol)
七輪次 無色(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明顯、后味長、有焦糊味。
≥52.0%(vol)
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十分復雜?,F(xiàn)介紹一下生產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
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生產系以當?shù)貎?yōu)質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略多于原料。
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季節(jié)性很強,嚴格按照節(jié)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
正宗茅臺鎮(zhèn)醬香型白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可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用純小麥制高溫曲,用高梁作原料。一次酒要兩次投料,即經:
清蒸下沙――采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量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
混蒸糙沙――采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fā)酵)→下甑潑量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
九次蒸煮――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發(fā)酵――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fā)酵,每加曲入窖發(fā)酵一個月,共八次發(fā)酵。
七次取酒――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七次取酒后的酒糟為丟糟。
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應分質貯存,三年后進行盤勾。盤勾后再貯存一年,經微調后出廠。
每輪次蒸餾得到的酒還可分為三個典型體,即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
1.窖底香型一般產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為主要成分。
2.醬香是構成茅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對其組成分目前還未能全部確認,但從分析結果看,其成分最為復雜。
3.醇甜型也是構成茅香型白酒特殊風格的組成分,以多元醇為主,具甜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