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殷商繹史(上)

 逸心茶舍 2013-10-14

殷商繹史(上)

王 

 

殷商繹史(上)凡 

一、《先商紀》中譜系以《史記》為準。

二、《商紀》以下譜系世次順序以卜辭為準,《史記》中所載的商王一并收入,不見于卜辭者加【】表示。未即位而卜辭入周祭譜中受祭者加[]表示。

三、商王之名主要依據(jù)古本《竹書紀年》和今本《竹書紀年》。

 

先商紀

契(玄王)

商之先曰契,一作禼、偰,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有娀氏在不周之北,有二佚女,長女簡狄,少女建疵,為之九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謚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篋。少選,發(fā)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返。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北音。簡狄取玄鳥所墮卵吞之,因孕生契。故《詩》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p>

一曰:商之始也,有神女簡狄,游于桑野,見黑鳥遺卵于地,有五色文,作“八百”字,簡狄拾之,貯以玉筐,覆以朱紱。夜夢神母,謂之曰:“爾懷此卵,即生圣子,以繼金德?!钡夷藨崖?,一年而有娠,經(jīng)十四月而生契。祚以八百,葉卵之文也。雖遭旱厄,后嗣興焉。

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于商,都亳,后遷于蕃。賜姓子氏。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yè)著於百姓,百姓以平。號曰“玄王”。一曰:契為堯司馬也。見《淮南子·齊俗訓》。

契卒,子昭明立。

按:孔穎達曰:“湯有天下而稱王,契即殷之始祖,故以王言之?!币姟对姟らL發(fā)》疏。胡厚宣亦曰:“契不是王,其所以稱王者,因其為殷王之始祖。”見《殷商史》。契之名不見于卜辭。董作賓、李旦丘、島邦男以為卜辭中的祭祀對象“兕”就是契。

 

昭明

昭明立,自蕃遷居于砥石,后遷于商丘。

昭明卒,子相土立。

按:昭明之名不見于卜辭。丁山在《卜辭所見先帝高祖六宗考》中以為卜辭中的祭祀對象“囧”就是昭明。

 

相土

相土立,居商丘。

昔者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謂之辰,辰為商星,商人閱其禍敗之釁,必始于火。商丘者,今濮陽是也。

遷于泰山之下,作東都,后復歸商丘。

相土之績,及于海外,故《詩》曰:“相土烈烈,海外有載”也。

作乘馬。

相土卒,子昌若立。

按:相土之名不見于卜辭,或以為卜辭中的祭祀對象“土”即是相土。

 

昌若

昌若卒,子吳立,是為王吳,《史記》曰曹圉。

按:昌若之名不見于卜辭。胡小石《卜辭中的羔即昌若說》以為卜辭中的祭祀對象“羔(岳)”就是昌若。

 

王吳(曹圉)

王吳立,欲獲迄古,采藥於西王母,至于南岳,絕糧,食木實,衣木皮。終身無妻,而生二子,從背間出,是為丈夫民。

王吳卒,子王季立?!妒酚洝纷髭?。

按:王吳或釋王夨,郭沫若以為當作王吳,即糧圍,亦即曹圉。其說見《卜辭通纂·世系》。

 

王季(冥)

王季立,為玄冥之官,治水,死于河。

季有二子焉,曰亥,曰恒,而亥有德才,季善之。

季卒,立亥,是為王亥?!妒酚洝纷髡?。

 

王亥(振)

王亥立,善畜牧,率其眾賓于有易,為有易牧豎,故亦曰豎亥,常讬于有易、河伯之間服牛,其牛羊肥壯,平脅曼膚,曰樸牛也。而亥亦有勇力,操干時舞,殷民還歸之。

時禹理水,功成,欲知四極之數(shù),乃令亥步,自東極至于西極,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豎亥步自北極至于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七十五步。

有易羨亥之牛羊蕃息,乃竊其羊群。王亥不吝,與之。故《易》曰:“喪羊于易,無悔?!?/p>

有易又欲亥之樸牛,恐亥弗與,乃與王亥之弟王恒謀,襲之。亥被擊創(chuàng)血出,疾走,有易逐及,遂殺王亥,斫其尸,兩手、兩股、胸、首、齒,皆斷異處,故《傳》曰:“亥有二首六身”。

王亥既死,有易遂取其樸牛,與王恒共分之?!兑住吩唬骸皢逝S谝祝瑑础?,此之謂也。

王恒乃繼兄為殷王,而殷民不服。恒乃率其子族往營班祿,終身不返。

殷人因擁立王亥之子微為王,是為王微。

按:卜辭中有祭祀對象曰“王亥母”,或?qū)懽鳌巴鹾ヅ?,于省吾以為就是王亥的配偶。說見《甲骨文字釋林·釋王亥的配偶》。

 

王微(上甲)

王微立,遵先人之跡,欲復其仇。以殷眾不足,乃假師于河伯。河伯怨有易之殺王亥,許之。

微帥師以伐有易,滅其國,殺其君綿臣。

河伯念有易之人,乃收其余燼,潛為之國,名曰困民之國。

微之時,殷人道興,能帥契者也,故商人報焉。

微卒,謚廟號曰上甲,故史曰“上甲微”,此殷王有廟號之始?;矢χk《帝王世紀》曰:“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為名,蓋自微始?!薄栋谆⑼ā吩唬骸耙蟮郎匈t,故直以生日名子?!?/p>

微卒,子匚乙立?!妒酚洝吩弧拔⒆洌訄蠖×?。”

按:卜辭中“上甲”的寫法是“囗”中一個“+(甲)”,乃“囗甲”二字之合書,按廟號之制,當讀為“囗甲”;或在“囗”上加一短橫,則是“上囗甲”之合書?!墩f文》:“囗,回也,象回帀之形?!倍巫ⅲ骸鞍磭@、周圍字當用此。圍行而囗廢矣?!焙笫芳蚍Q之為“上甲微”或“甲微”,以“微”為名,《天問》中曰“昏微遵跡”,“昏”本作“昬”,當是“殷”之音訛,“昬微”即“殷微”,也就是“殷上甲微”的簡稱,也是以“微”為名。疑古人將“囗甲”讀倒為“甲囗”,“囗”即“圍”之本字,古音與“微”甚近,誤為其名,而廟號則為“上甲”矣。

 

匚乙(報乙)

匚乙卒,子匚丙立?!妒酚洝吩唬簣蠖∽?,子報乙立。

 

匚丙(報丙)

匚丙卒,子匚丁立?!妒酚洝吩唬簣笠易洌訄髨蟊?。

 

匚丁(報?。?/p>

匚丁卒,子示壬立?!妒酚洝吩唬簣蟊?,子主壬立。其妻妣庚,生示癸。

匚乙、匚丙、匚丁殷人或合祀之,共稱“三匚”也。

按:“三匚(報)”《史記》以報丁、報乙、報丙為序,而卜辭則為匚乙、匚丙、匚丁之序,今從卜辭。“匚”即方正之方的本字,《說文》:“匚,受物之器,像形。讀若方。”段注:“方本無正字,故自古叚方為之。依字,匚有矩形,固可叚作方也?!薄妒酚洝肪鲌?,方、報雙聲音轉(zhuǎn)也。又:卜辭中有祭祀對象曰“三匚母”或“三匚女”,郭沫若以為即三匚之配偶。

 

 

示壬(主壬)

示壬卒,子示癸立?!妒酚洝吩唬褐魅勺?,子主癸立。

 

示癸(主癸)

示癸立,妻妣甲,名曰扶都,生唐,史籍作湯。

示癸卒,子唐立。是為王唐,史做王湯。

示壬、示癸殷人或合祀之曰“二示”也。

按:自上甲至示癸,卜辭稱之為“自上甲六示”,其中包括一甲(上囗甲)、三匚(匚乙、匚丙、匚?。⒍荆ㄊ救伞⑹竟铮?,實則自上甲以至于示癸,皆廟號之稱,其名皆失傳。王國維、董作賓以為殷人自成湯以前的先王忌日皆不傳,乃是用十日之次序以追名之,故先公之次序乃適與十日之次序相同(王說見《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xù)考》,董說見《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于省吾則以為一甲三匚為后人追名,而二示則是殷人根據(jù)真正的世系譜牒記錄所定,并非追名(于說見《甲骨文字釋林·釋自上甲六示的廟號以及我國成文歷史的開始》)。

 

商 

王湯(大乙)

唐,史作湯,一名成,一名咸,一名履,一名齊,或曰成唐,史做“成湯”也。

昔者示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豐上銳下,皙而有髯,倨身而揚聲。長九尺,臂四肘,指有胼,有圣德。故《春秋緯元命苞》曰:“湯臂四肘,是謂神剛,象月推移,以綏四方?!薄饿脮吩唬骸昂诘圩訙L八尺一寸,珠庭?!币辉唬簻父欣切侵卸鷾?。一曰感黑龍而生湯。

既立,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而其地不過七十里,故《尚書中侯·契握》曰:“曰若稽古王湯,既受命興,以七十里起”也。

湯受金符帝箓,白狼銜鉤入殷朝。

湯思賢,夢見有人負鼎抗俎,對己而笑。寤而占曰:“鼎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豈有人為吾宰者哉?”

昔有莘(或作侁)氏女子采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yǎng)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夢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東走,毋顧!’明日,視臼出水,告其鄰,東走十里而顧,其邑盡為水,身因化為空桑。”故命之曰摯。長而賢,耕於有莘之野。湯聞伊尹,使人請之有莘氏,有莘氏不可。伊尹亦欲歸湯。湯乃東巡,爰及有莘,求婚於有莘之君。有莘之君喜,遂嫁女於湯,以摯為媵臣。至亳,乃負鼎抱俎見湯也。一曰摯乃力牧之後也。

湯得伊摯,祓之于廟,爝以爟,釁以犧猳。明日設朝而見之,說湯以至味。湯曰:“可對而為乎?”對曰:“君之國小,不足以具之,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惡臭猶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diào)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shù)。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雋觸之翠,述蕩之挈,旄象之約。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鳳之丸,沃民所食。魚之美者:洞庭之鳙,東海之鮞,醴水之魚,名曰朱鱉,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常從西海夜飛,游于東海。菜之美者:昆侖之蕷;壽木之華;指姑之東,中容之國,有赤木、玄木之葉焉;余瞀之南,南極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樹,其色若碧;陽華之蕓;云夢之芹;具區(qū)之菁;浸淵之草,名曰士英。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照鮪之醢;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祭,南海之柜。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侖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搖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果之美者:沙棠之實;常山之北,投淵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東,青鳥之所,有甘櫨焉;江浦之桔;云夢之柚;漢上石耳。所以致之,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非先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強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則至味具。故審近所以知遠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豈越越多業(yè)哉!”

湯知其賢,乃封為小臣,官曰阿衡,號曰伊尹,任以國政。

或曰:伊尹,處士,豐下銳上,色黑而短,僂身而下聲,年七十不遇。湯聞其賢,將往見之,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往見伊尹?!迸硎现釉唬骸耙烈?,天下之賤人也。若君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湯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藥于此,食之,則耳加聰,目加明,則吾必說而強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國也,譬之良醫(yī)善藥也,而子不欲我見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湯使人聘迎伊尹,五反然后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湯問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對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可取,身將先取?!?/p>

諸侯有不義者,湯從而征之。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币烈唬骸懊髟?!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弊鳌稖鳌贰?/p>

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伐韋、顧、昆吾。

湯出,見野張網(wǎng)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wǎng)?!睖唬骸拔M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wǎng)?!敝T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惫手堋も仔拧稖饩W(wǎng)贊》曰:“連珠兩起,合玉雙沉,穀為祥樹,桑成樂林,三方落網(wǎng),一面驅(qū)禽,德以行政,仁乎用心?!?/p>

成湯之時,有穀生於庭,昏生,至旦而大合拱,史請卜其故,湯退卜者曰:“吾聞祥者福之先也,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至,妖者禍之先也,見妖而為善,則禍不至。”於是早朝晏退,問疾吊喪,務鎮(zhèn)撫百姓,三日而穀亡。

伊尹去湯適夏,為桀臣。桀作瑤臺,罷民力,殫民財,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群臣相持歌曰:“江水沛沛兮,舟楫敗兮,我王廢兮,趣歸薄兮,薄亦大兮?!庇衷唬骸皹焚鈽焚猓哪弟F兮,六轡沃兮,去不善而從善,何不樂兮?”伊尹知天命之至,舉觴而告桀曰:“君王不聽臣之言,亡無日矣?!辫钆娜欢鳎偃欢υ唬骸白雍窝?,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矣?!庇谑且烈勇亩?,遂復適湯,既丑有夏,復歸于亳。入自北門,遇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

桀殺其臣關龍逢,湯聞,使人哭之,桀乃以諛臣趙梁計,召湯而囚諸夏臺,置之重泉,嫌于死。湯乃行賂,桀遂釋之,而賞之贊茅。諸侯由是咸叛桀附湯,日供職者五百國。

一曰:天乙在亳,夏桀迷惑,諸鄰國襁負歸德。湯東觀于雒,云:“寡人慎機?!睖等骤?,沉于雒水,退立,榮光不起。黃魚雙躍,出躋于壇,黑鳥以雄隨。魚亦止,化為黑玉,赤勒曰:“玄精天乙受神福,命之子伐桀命克,子商滅夏天下服。三年,天下悉合?!蹦酥\伐夏。

桀愈自賢,矜過善非,主道重塞,國人大崩。湯乃惕懼,憂天下之不寧,欲令伊尹往視曠夏,恐其不信,湯由親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報于亳,曰:“桀迷惑於末嬉,好彼琬琰,不恤其眾。眾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積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睖^伊尹曰:“若告我曠夏盡如詩。”湯與伊尹盟,以示必滅夏。伊尹曰:“請阻乏貢職,以觀其動?!辫钆?,起九夷之師以伐之。伊尹謂湯曰:“未可。彼尚猶能起九夷之師,是罪在我也?!睖酥x罪請服,復入貢職。

伊尹又復往視曠夏,聽於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夢西方有日,東方有日,兩日相與斗,西方日勝,東方日不勝?!币烈愿鏈?/p>

商涸旱,湯猶發(fā)師,以信伊尹之盟。湯曰:“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臺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眾,女曰‘我君不恤我眾,舍我嗇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眾力,率奪夏國。有眾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從誓言,予則帑僇女,無有攸赦。”以告令師,作《湯誓》。於是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

故令師從東方出於國西以進。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升自陑,以戊子日戰(zhàn)于郕,遂擒桀臣推移、大犧。復與桀臣夏耕戰(zhàn)于章山,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夏師敗績,桀乃逃之鬲山氏,湯又從而攻之,降自鳴條之遂,以伐高神之門,或曰焦門。

桀走三鬷,三鬷保之,逃至大沙,與妹喜及諸嬖妾同舟浮江,奔于南巢之山,依南巢氏。湯又從而攻之,遂逃去,之蒼梧之野,止于亭山之上。

湯還,遂伐三鬷,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

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nèi)。

湯歸至于泰卷陶,中虺作誥。既絀夏命,還亳,作《湯誥》:“維三月,王自至於東郊。告諸侯群后:‘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罰殛女,毋予怨?!唬骸庞?、皋陶久勞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后稷降播,農(nóng)殖百穀。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唬骸坏?,毋之在國,女毋我怨?!币粤钪T侯。

湯乃命伊尹作為《大護》,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見其善。《春秋元命苞》曰:“湯之時,其民大樂,其救之於患害,故樂名大護,護者救也。”

伊尹作《咸有一德》,咎單作《明居》。

湯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

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翦其發(fā),磨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則湯達乎鬼神之化、人事之傳也,故魏·陳王曹植《湯禱桑林贊》曰:“惟殷之世,炎旱七年,湯禱桑林,祈福于天,剪發(fā)離爪,自以為牲,皇靈感應,時雨以零?!?/p>

十三年,崩,廟號曰大乙,或曰天乙,殷人祀之曰高祖乙,或曰高乙也。其妻妣丙生子大丁、勝、庸。

《竹書紀年》曰:“湯有七名而九征”,七名者,天乙、武王、成、唐(湯)、咸、履、齊也。

魏·陳王曹植《殷湯贊》曰:“殷湯伐夏,諸侯振仰,放桀鳴條,南面以王,桑林之禱,炎災克償,伊尹佐治,可謂賢相?!?/p>

 

 

[王?(大?。

湯崩,子大丁立?!妒酚洝纷鳌疤 ?,曰:“太丁未立而卒”。其名不傳,大丁者,廟號也。其妻妣戊生子至,立,是為王至。

按:《史記》以為太丁未立而卒,但在殷人的周祭譜中他排在大乙之后受祭,算為一世王。

 

王至(大甲)

王至,成湯適長孫也。

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后》。

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以大甲之弟勝代其位。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

王至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會王勝崩,於是伊尹乃迎王至而授之政。王至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襃帝。

一曰:中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而中分之。

十二年,崩,廟號大甲,《史記》曰太甲,號稱太宗。其妻妣辛,生子絢。至崩,子絢立,是為王絢。

按:《史記》中所載為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由子外丙即位,外丙傳弟中壬,中壬傳太丁之子太甲,然據(jù)卜辭的周祭次序大乙之后為大丁,大丁之后為大甲,大甲之后為卜(外)丙,無中壬?!都坠菍W一百年》云:“按照以即位先后入譜的原則,外丙排在大甲后,則《史記·殷本紀》外丙在大甲前為王是錯誤的。常玉芝認為外丙本無為王的可能,是因大甲即位后‘不遵湯法’,被伊尹放逐于桐宮,因而以外丙代其位?!妒酚洝酚浲獗谖蝗?,正與伊尹放太(大)甲于桐宮三年數(shù)相符?!保ǖ?40頁)。故茲從卜辭列大甲與大丁之后。

 

王勝(卜丙)

伊尹放大甲,以大甲弟勝代其位,三年,崩,廟號卜丙,《史記》曰外丙,殷人祀之或曰“祖丙”。立大甲之子辨,是為王辨。

按:《史記·殷本紀》自外丙始皆稱“帝”,然觀諸古記及卜辭,先商之時商之君皆稱“王”,契為玄王,其后則有王吳、王季、王亥、王恒等等,至于殷墟卜辭中稱國君一概曰“王”,不稱“帝”,而用“帝”為名只用于國君死后所用的廟號。趙誠曰:“商代早期的人間君主稱王,如王亥、王夨、王恒??梢姷酆屯醯脑~義區(qū)別顯然。到了后期,卜辭于人君死后也稱帝,如帝甲、帝丁、文武帝?!保ā都坠俏暮喢髟~典——卜辭分類讀本》第27頁)?!渡袝分幸喾Q商之君主為“王”,如“商王受(紂)”,故本文于商王皆曰“王”。

 

【王庸(中壬)】

庸即位四年,崩,廟號中壬。

 

【王絢(沃?。?/p>

八年,伊尹卒,年百有余歲,大霧三日。絢葬以天子之禮,祀以太牢,親自臨喪三年,以報大德。

既葬伊尹於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十九年,崩,廟號沃丁,《史記》曰沃丁。

按:卜辭中無祭祀中壬和沃丁的記載,即殷人的周祭中沒有中壬和沃丁?!都坠菍W一百年》曰:“《史記·殷本紀》載的商代三十一王中,有中壬、沃丁、廩辛不在祀譜內(nèi),則此三人應未曾為王,是司馬遷的誤記?!保ǖ?40頁)

 

王辨(大庚)

王辨即位,居亳。

二十五年,崩,廟號大庚,《史記》作太庚。子高立,是為王高。

 

王高(小甲)

王高立,居亳。

十七年,帝高崩,廟號小甲。弟密立,是為王密。

 

王密(大戊)

王密立伊陟為相,有臣扈,格于上帝。

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王密懼,問伊陟。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王之政其有闕與?王其修德?!泵軓闹?,而祥??菟蓝?。伊陟贊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王密贊伊陟于廟,言弗臣,伊陟讓,作原命。殷復興,諸侯歸之。

命巫咸禱祝于山川。

昔者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於鳴條。大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王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王密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

王密崩,廟號大戊,殷人祀之或曰祖戊?!妒酚洝芬詾榛蛱枴爸凶凇币?。妻妣壬生子莊,未立,而立弟伷,是為王伷。

按:《史記·殷本紀》大戊在雍己之后,而卜辭所祀之序列大戊在雍己之前,則大戊當為兄先立,雍己為弟后立。雍己崩,立大戊之子,是為中丁也。茲從卜辭。

 

王伷(雍己)

王伷即位,居亳。當此之時,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十二年,崩,廟號雍己。立大戊之子莊,是為王莊。

 

王莊(中?。?/p>

王莊立,遷于隞。

王莊崩,廟號中丁,殷人祀之或曰三祖丁。妻妣癸,生子滕。弟發(fā)立,是為王發(fā)。

 

王發(fā)(卜壬)

帝發(fā)立,居囂。

十五年崩,廟號卜壬,《紀年》、《史記》曰外壬。弟整立,是為王整。

 

王整(戔甲)

帝整立,自囂遷于相。殷復衰。

征藍夷。

再征班方。

九年,崩,廟號戔甲,《紀年》、《史記》作河亶甲。中丁之子滕立,是為王滕。

按:戔甲之“戔”字作二“弋”相背形,王襄、郭沫若釋“戔”;于省吾以為卜辭自有“戔”字,從二戈,故此字非是戔字,當讀如“特”,云:“特之通但通亶,都是由于雙聲而通用。特甲即亶甲,緩言之為河亶甲,急言之為亶甲?!保ㄕf見《甲骨文字釋林》)于說近之。

 

王滕(祖乙)

王滕立,自相遷于耿,殷復興。

巫賢任職。

圮于耿,乃遷于庇,居之。

帝滕崩,廟號曰乙,殷人祀之曰祖乙,或曰下乙,又號中宗,故曰中宗祖乙。

妻妣己生子旦,立,是為王旦。

周公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見《書·無逸》。

按:《史記》以大戊為中宗,卜辭、《紀年》均以祖乙為中宗,茲從卜辭及《紀年》。

 

王旦(祖辛)

王旦立,居庇。

十六年,崩,廟號曰辛,殷人祀之曰祖辛。

妻妣庚,生子新。

弟踰立,是為王踰。

 

王踰(茍甲)

王踰即位,居庇。

帝踰崩,廟號曰茍甲,《紀年》、《史記》曰沃甲。立祖辛之子新,是為王新。

按:茍甲或釋羌甲,此從郭沫若所釋作茍甲(郭說詳《卜辭通纂》及《甲骨文字研究·申論茍甲》)。以卜辭考之,茍甲乃祖辛之子輩而非兄弟。

 

王新(祖丁)

王新即位,居庇。

妻妣己、妣癸,生四子曰和、曰旬、曰頌、曰斂。

三十二年,崩,廟號曰丁,殷人祀之曰祖丁,或曰小丁,又曰亖(四)祖丁。立弟茍甲之子更,是為王更。

按:卜辭中有一片稱“中宗祖丁”(見《屯南》2281),在卜辭中僅此一例,于省吾以為此即祖丁?!都坠菍W一百年》曰:“此‘中宗祖丁’或說指小乙之父祖丁,或說應中宗、祖丁斷開讀,中宗指祖乙,祖丁指小乙之父祖丁?!保ǖ?42頁)

 

王更(南庚)

王更即位,居庇,又自庇遷于奄。

二十九年,崩,廟號南庚。一曰六年。立祖丁之子和,是為王和。

 

王和(象甲)

王和即位,居奄。

西征,得一丹山。

王和之時,殷衰。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王和崩,廟號象甲,《紀年》、《史記》曰陽甲。弟旬立,是為王旬。

按:陽甲卜辭作“象甲”,“象”或從口,郭沫若云:“乃從口象聲之字,蓋【食象】字之別構也。象、【食象】與陽同部,則象甲若【口象】甲即陽甲矣?!被蜥尀榛⒓住⑧辜?,茲不從。武丁之時,祀象甲甚隆,楊升南曰:“商代的繼承制度是以傳子為常法的,但也有傳兄之子和傳弟之子兩種傳位法相輔助。祖乙有兩個兒子祖辛、沃甲(甲骨文中作羌甲)相繼作了國王,祖辛是兄,沃甲是弟。沃甲以后,王位回傳給其兄子祖丁,這是合符商代的繼承制度的(當然,沃甲之子南庚也可以直接繼承其父的王位)。王位到了祖丁以后,繼承祖丁為王的,只能是祖丁的弟弟或祖丁的兒子,沃甲的兒子南庚,作為祖丁的堂兄弟已是無權再繼承王位的了。但是,祖丁死后,既不是祖丁的親弟繼承了王位,也不是他的兒子陽甲繼承了王位,卻是沃甲之子南庚做了王。南庚繼承王位顯然不合商人的繼承制度,他的繼位顯然是‘弟子或爭相代立’的結果。南庚做了商王,就是沃甲一系獲得了政權。像中丁一樣,南庚可以傳弟或子,這樣祖辛一系(即陽甲以后的商王系統(tǒng))就失掉了政權。然而,南庚死后,卻是陽甲繼南庚后做了商王。陽甲之獲得王位,當然也會是‘弟子或爭相代立’的結果,即是說,陽甲是從沃甲一系的手中奪回了王權。陽甲以后,商代政權進入穩(wěn)定,王位一直在祖丁一系的兄弟子孫中傳承,所以陽甲對本系統(tǒng)之功至偉,他受到武丁之子的隆重祭祀,就是十分合情理的了。”

【待續(xù)】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