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針療法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靈樞?壽夭剛?cè)帷吩疲骸按滩家抡?,以火焠之?!啊鹅`樞?官針》云:“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張仲景《傷寒論》中有“燒針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表里俱虛,陰陽氣并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等記載。直到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為“火針”。明代楊洲的《針灸大成》記述最詳:“頻以麻油蘸其針,針上燒令通紅,用方有功。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于人?!闭f明火針在明代已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近代火針瀕臨失傳在賀普仁及師懷堂等前輩的大力倡導下使火針療法得以延續(xù),不斷改進針具針法,不斷擴大臨床適應(yīng)范圍,使這一療效神奇針法獨特的火針療法更具奇特。本人自2002年隨胥榮東老師學習火針以來,臨床應(yīng)用廣泛,特別是下肢靜脈曲張(筋瘤)、風濕痹痛、腫瘤、牛皮癬等。火針療法雖不是萬能、包治百病,但火針療法體表腫瘤及多種皮膚疾病卻有立桿影之效,巧妙運用火針療法確具神奇功效。 |
|
來自: 青主世家中醫(yī) > 《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