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慢慢長大》寫作指導及范文點評【真題再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一個人心靈成長和心智成熟,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其間,親人的呵護、師長的教誨、同伴的啟迪、書香的熏陶、生活的風風雨雨,或者曾經(jīng)的迷茫、沮喪與頓悟等,無不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淺的印痕,讓我們從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切身體驗,以“就這樣慢慢長大”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個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書寫要工整、規(guī)范、美觀。 【寫作指津】 2012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題,繼續(xù)延續(xù)前幾年中考作文的人文路線和情感路線,再一次貼切考生實際,緊扣考生生活,關注考生生活,真正讓考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不僅是考生,即便是老師都普遍認為這是南通市又一次在中考考場上出現(xiàn)的好題。那么,作為考生,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一個考題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道題進行這樣的分析。 一、認真審清題意 題目是“就這樣慢慢長大”,很顯然,這個題目缺少主語,我們在審題的時候,首先要做的第一個事情就是試著給它加一個主語,而這個主語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比如,既可以寫“我”在媽媽的細心呵護下慢慢長大,也可以寫一棵小樹在“我”的細心呵護下和我一起慢慢長大。接著是審清“這樣”所指代的內(nèi)容,經(jīng)過分析,我們覺得“這樣”指代的內(nèi)容是寬泛的,學生是容易把握的。比如,既可以寫親人的關愛、師長的教誨、成功的經(jīng)驗、失敗的教訓,也可以寫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意志等,這是“長大”的形式。最后是必須弄清楚“慢慢長大”,應該說,這里重在強調(diào)的是一個過程,而這個長大的過程,就像一粒種子發(fā)芽一樣,需要一定的養(yǎng)分才能完成,所以這里長大的過程不僅是年齡的增加,身材的增高,而且應該是習慣的養(yǎng)成,思想的成熟,心靈的成長,心智的成長……而這一點恰恰應該是審題的重點。 二、確立寫作文體 很顯然,從文題的題眼“慢慢長大”,我們可以確定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記敘的重點應該是“長大”的過程,在“長大”的過程中,既有成功的經(jīng)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就是在成功的經(jīng)驗和失敗的教訓中,考生慢慢成長起來,從而日益積累起生活的積淀,讓思想成熟,讓心靈成長。既然是記敘文,就應當按照記敘文的文體要求進行操作,一定要交代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慢慢長大”的過程。 當然,也可以寫成議論文,但是由于絕大多數(shù)考生在材料積淀方面相對比較薄弱,所以我覺得還是不要從議論文這個角度去完成這篇考場作文。 三、把握材料取舍 我們知道,在長大的過程中,一定遇到過不少事情,但是是不是每件事情都得寫,很顯然是不對的,因為一方面要受到考場時間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這篇考場作文所不容許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材料的取舍上一定要注意詳略得當,最能體現(xiàn)長大的那件事應該重點寫,然后做到以點帶面。所以,我們在完成篇考場作文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從個體現(xiàn)象的敘述到生活的提升,一定要注意由點及面的展開,以點帶面,將“面”鋪開,點面結合,也就是說對事情的界定遠不能僅僅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應該注重從這件事推廣到這類事,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更有深度,更有力度,也更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滿分作文選評1】 “爸!媽!我回來了!”我推開門,興沖沖地叫著,“我獲獎了,我的《勞動的滋味》獲得了學校作文競賽二等獎!”我一邊炫耀著自己的成績,一邊把鼓鼓一包臟衣服扔在一旁。 “是嗎?”爸爸點了點頭,一眼瞥見那鼓鼓的一包臟衣服,臉上頓時晴轉多云。“這是什么?”他問道?!芭叮@是上一周換下來的臟衣服,帶回來讓媽洗的?!蔽乙贿吢唤?jīng)心地回答,一邊喜滋滋地從書包里拿出那本獲獎證書,打開后,送到爸爸面前。誰知爸爸沒瞧上一眼,把手中正看著的一本書往桌一丟:“獲得了個二等獎連衣服都懶得洗了?你知道勞動的滋味是什么?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洗衣服!”爸爸指著那包衣服看著我。 我一下子驚呆了,本想得到一番夸獎,誰知得到的竟是這樣的“犒賞”,再說,我平時的臟衣服,不也常常帶回來了嗎?一肚子委屈涌入眼眶,淚水順著臉頰滴到了那本打開的榮譽證書上…… “哎,你也真是的,怎能責怪孩子呢?他在學校里學習也夠忙的,這衣服就讓我來洗吧!”媽丟下手中的活兒,拿來盆準備搓洗。爸爸見我還在一旁,責怪媽媽說:“你把衣服放下,今天讓他嘗嘗勞動的真正滋味!”我再也受不了,冰涼的水,如針刺般地折磨著我白嫩的手指,鉆心的難受…… 下午,媽媽回校給畢業(yè)班學生補課去了,我正氣鼓鼓地坐在桌旁做作業(yè)。這時爸爸來了,他拿出鑰匙,打開辦公桌里面那個不常打開的抽屜,從抽屜的最底層,拿出一疊發(fā)黃的獎狀,放到我面前。 “先進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優(yōu)秀班主任”一個個鮮紅的大字一下躍入我的眼簾。爸爸指著這疊獎狀對我說:“你看看這些獎狀吧,都是你媽媽的,你以前知道她獲過這些獎嗎?她得了獎,把所有的榮譽都鎖在這抽屜里,然后不聲不響地做著家務,既要照顧你奶奶,還要照顧你上學,是多么不容易?。 ?br> 我關上房門,一件件熟悉的往事涌上心頭—— 媽媽教小學畢業(yè)班語文,又兼班主任,常常備課、批改作業(yè)到深夜,既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又要關心學生的生活,每次回家她都默默地干這干那,那雙手都裂開了,像松樹皮似的??伤龔牟徽f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績,得到了什么榮譽,也無一句埋怨的話。她常常鼓勵我要做默默無聞的小蜜蜂,不要做大吵大鬧的知了。 她像無數(shù)母親一樣,勤勞、善良、樸實,用自己的行動,無聲地教育著下一代;而我得了小小的二等獎,卻飄飄欲仙了,這多么叫人慚愧呀。想到這些,我連忙把自己的那本榮譽證書和媽媽的獎狀一同鎖進了抽屜里。 從那以后,我不僅先后多次獲得作文比賽一等獎,而且在一次次勞動競賽中獲得組織獎,每當媽媽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時,總是不時地在我的耳邊說:我們家妞妞慢慢長大了。 是的,就是在爸爸、媽媽的潛移默化中,我慢慢長大了…… 【點評】 從這篇考場作文來看,我覺得這是一個會用腦子寫作文的考生,首先開頭的獲獎經(jīng)歷,讓閱卷老師知曉這是一個不錯的孩子,那么獲獎之后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呢?文章巧妙轉換,借助于爸爸的行動,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慢慢長大,既切合主題,又突出中心。尤其是結尾處“從那以后,我不僅先后多次獲得作文比賽一等獎,而且在一次次勞動競賽中獲得組織獎”一句的交代,更是讓文章的主題得以深化。 【滿分作文選評2】 那腳步聲漸近漸響,卻分明聽得出鮮明的滄桑感。 我知道,是奶奶。 我即刻起身去開門,迎上奶奶還未來得及隱去的驚訝,在布滿皺紋的臉上慢慢演變成關切的笑容。 “哦,孫女!我是想來問問你晚上做作業(yè)會不會餓,要不要我?guī)湍隳眯┝闶硜?。?br> “奶奶,沒事,我不餓,你早些睡覺吧。我只做一會兒,馬上就去睡覺。” 奶奶帶著些許擔心、些許欣慰轉身走了。 坐下來,拿起筆,繼續(xù)我未完成的作業(yè)…… 寫完最后一個字,收起文具,想再讀一會兒政治書,才覺上下眼皮有點互相吸引的趨勢。 于是,輕輕嘆了一聲,還是明天早上起來讀吧。 熄了燈,走進臥室。開燈的瞬間,看到柜子上齊整地擺著一堆面包、餅干之類的零食。 似乎還真有點餓,端起旁邊的牛奶,又吃了個面包,終抵消了食欲,打算好好睡覺了。 躺上床上,正醞釀一份平靜的心情來進入夢鄉(xiāng)。忽然隱隱約約中又聽到一陣腳步聲,很輕很輕,但還是被我捕捉到了。 腳步聲漸近,卻沒有變響,只是那份滄桑感更明顯了。聽得出來,走得很小心、很謹慎,像是生怕稍重的腳步聲會打破這片水晶般澄清純脆的安靜。 停下了,轉身了,腳步聲又漸漸遠去、最終讓我不再捕捉得到了。 心中的安寧不再,思緒隨著腳聲的消失而飄遠…… 奶奶走得更輕了,是擔心打擾我吧。 零食是奶奶準備的吧…… 突然察覺到,奶奶的腳步聲輕到讓我不仔細捕捉都聽不到了。誰知道在我躺在床上之前,她悄悄來看過我?guī)谆兀l知道,在我進臥室之前,她把那杯溫熱的奶熱過幾回。 原來,我的思想太狹隘了,滿心以為只要我認真學習,他們便一定都得到滿足,他們是愛我的,他們希望我上進,但并不是愛我的認真學習,他們要我一切都好。 奶奶的腳步聲,我盡力從記憶的聲浪中回想。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是伴著奶奶的腳步聲漸漸長大,如今奶奶的腳步聲雖然沒有小時候那般有力,但是一樣讓我感到溫馨,感到親切…… 枕著深深的親情,因為愛,我在人生的路上,行走、跌倒、站穩(wěn)、成功,莞爾一笑,連睡夢中的呼吸都是甜蜜的…… 夢里的腳步是輕盈的,也是滄桑的……但是就在這樣的腳步聲中,我慢慢長大了。我也慢慢學會讓奶奶的腳步聲變得更輕了,是因為奶奶的身邊多了我的攙扶…… 【點評】 腳步的漸近,是愛的漸深;腳步聲的漸輕,是親情的漸濃。腳步聲詮釋著奶奶的愛,若不是為關心、為愛所動,它又怎能牽動“我”的心靈呢?就是伴著這樣的腳步聲,就是在這樣的腳步聲中,考生慢慢長大了。構思精巧,語言優(yōu)美,字里行間透露出“我”與奶奶間的深厚親情,由此可見作者一顆細膩而敏感的心,的確難得。文章樸實自然,結構清晰,緊扣文題,洋溢著親情之美,實屬一篇難得的考場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