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上的虛擬歌手越來越多 ![]() 初音未來演唱會是最成功的虛擬歌手商業(yè)化作品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如今演唱會上的虛擬特效尤其是虛擬人特效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種風潮。 2007年,著名歌手席琳?迪翁在《美國偶像》上就與貓王進行合唱,2012年4月15日,美國Coachella音樂節(jié)上,已故美國說唱巨星TupacShakur“復活”在人們眼前。羅大佑也曾經邀請?zhí)摂M梅艷芳與自己一起演唱歌曲。在日本,歌手演唱會上打造虛擬的歌手形象更是數不勝數。 2011年12月31日,江蘇衛(wèi)視跨年演唱會邀請到電影《阿凡達》的后期團隊,還有英國《X-Factor》的燈光團隊,花巨資打造全息投影效果,讓梅艷芳、鄧麗君、張國榮等已故明星完成了一次“跨時光的演唱”。 最經典的莫過于邁克爾?杰克遜紀念演唱會《就是這樣》上,在歌曲《SMOOTH CRIMINAL》中,通過以假亂真的特效和剪接技術,銀幕上的MJ與葛麗泰?嘉寶出現在同一個舞臺上。 Digital Domain公司總裁Ed Ulbrich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利用最前沿的電影特效技術,讓經典巨星重返舞臺,我們相信,這種虛擬人技術將會顛覆傳統(tǒng)的娛樂演出模式,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br> 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影特效公司將目光轉移到演唱會和商業(yè)廣告上來,除了這里存在巨大的商機之外,電影本身的不景氣和低分成也是一個很重要原因。 這幾年,全球多家電影特效公司日前相繼陷入困境。為《普羅米修斯》制作特效的澳大利亞Fuel VFX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參與過《泰坦尼克號》制作的Matte World Digital也關門大吉。 電影特效行業(yè)是一個高人工的領域。特效涉及到非常復雜的步驟和技術,想要完成這樣的工作,不長期雇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演唱會上設計虛擬歌手形象,則成為特效公司的另一個救命稻草。 “相對電影特效的漫長周期和嚴苛標準,演唱會的特效設計門檻更低,周期更短,更為重要的是,利潤更高?!币郧霸浽谛●R奔騰實習過的劉洋洋(化名)告訴記者,而小馬奔騰剛剛在去年年底收購了瀕臨破產的Digital Domain,今年年初則迅速拋售。 相對電影特效來說,為一個演唱會設計虛擬歌手形象,開發(fā)團隊一般不會超過40個人,而且開發(fā)周期最多為一年,開發(fā)成本在100萬美元左右。而這些數據在電影中往往是幾倍增長甚至更多。 以Digital Domain公司為例,他們在2012年負責為總投資1億美元的《安德的游戲》(Ender‘s G am e)進行特效開發(fā),后期制作成本達到1800萬美元。結果最終收入才達到700萬美元,虧損高達1100萬美元。 Digital Domain公司首席重組官M ichael K atzenstein對記者說,在電影領域,一般行業(yè)的利潤達20%至25%,但特效行業(yè)的利潤只有5%左右。 “因為電影特效制作存在很多主觀成分,在制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反復修改的情況,但最終所能得到的酬勞只是合約規(guī)定的價碼。而每一次修改的成本,都需要我們來承擔?!?br> 但是在演唱會項目上,特效公司的主動權更大一些。因為虛擬歌手這樣的特效對于演唱會更多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不像電影這樣跟產品本身緊密結合,特效開發(fā)的商業(yè)空間也更大一些。 而且電影特效一旦在電影結束之后就基本上毫無價值了,而演唱會虛擬形象則不同,如果商業(yè)開發(fā)成功,可以繼續(xù)為特效公司帶來巨大收入。 而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日本著名虛擬歌手形象初音未來。 2010年3月9日,世嘉公司舉辦了一場名為“初音未來日的感謝祭”,2500張演唱會門票在瞬間被搶購一空,演唱日當晚更有超過3萬名忠實粉絲通過付費網絡直播觀看了整場演唱會,世嘉公司收入高達100多萬美元。 記者了解到,Digital Domain公司已經和鄧麗君家人達成協(xié)議,將在2014年年底推出“虛擬鄧麗君”全球巡回演唱會,到時候將推出最為完善的虛擬鄧麗君形象。 延伸閱讀 演唱會虛擬特效的秘密 ![]() 問:演唱會的虛擬特效跟電影特效有什么區(qū)別? 答:相對演唱會的3D虛擬特效,電影特效涉及到的范圍和技術更廣更多,也更復雜。 就演唱會的3D虛擬特效而言,主要是應用到一種全息投影技術,也被稱為虛擬成像技術。這項技術既屬于計算機成像技術的一種,也屬于數字化舞美技術的一種。在全息數字舞美中的應用,全息投影技術不僅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還可以使幻像與表演者產生互動,一起完成表演,產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問:這項技術的技術原理是什么? 答:簡單點說,就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 采用激光作為照明光源,并將光源發(fā)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經被攝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兩束光在感光片上疊加產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點的感光程度不僅隨強度也隨兩束光的位相關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攝影不僅記錄了物體上的反光強度,也記錄了位相信息。 全息影像的顯示,則是通過光源照射在全息圖上,這束光源的頻率和傳輸方向與參考光束完全一樣,就可以再現物體的立體圖像。觀眾從不同角度看,就可以看到物體的多個側面,只不過看得見摸不到,因為記錄的只是影像。 問:3D虛擬投影技術主要有哪些種類? 答: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投影機直接背投在全息投影膜上。第二類是是采用投影機或其他顯示方法光源折射45度成像在幻影成像膜的全息投影,后者成像效果相對更炫一些,不過成本相對會高出很多,受場地限制也多一些。 問:除了演唱會,3D虛擬投影技術還能應用到哪些領域? 答:商業(yè)廣告、展覽會、新品發(fā)布都可以運用到3D虛擬投影技術。其中展覽展示行業(yè)是3D虛擬投影技術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因為這個行業(yè)最終的目的就是如何將產品賣出去,而如何最大限度的吸引參展者的眼球便成了這個行業(yè)的制勝法寶。目前已經出現針對展覽展示行業(yè)實時推出了360度虛擬成像系統(tǒng),將三維畫面懸浮在實景的半空中成像,為展覽展示行業(yè)開辟了新的營銷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