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炳南
出自于蓉餡制作世家,入行三十年,獲得鏟蓉大師稱號,現(xiàn)為廣州蓮香樓食品廠蓉餡部主任。
在剛過去的中秋節(jié)后,有媒體報道說,某些食品廠為了節(jié)約成本,在制作廣式月餅時,用價格便宜低廉的蕓豆或番薯、馬鈴薯蓉等代替蓮蓉,再添加上“蓮蓉精”和色素制作成“純蓮蓉餡”。以這種方式制作的月餅,餡料發(fā)硬結塊,口感上當然不如用純蓮蓉所制成的餡料。
制作蓉餡的技術,在行業(yè)內屬于相對神秘的崗位,筆者偶遇這位制作蓉餡的老師傅,通過跟他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在行業(yè)內還有“鏟蓉大師”的技術職稱,這是專門為制作蓉餡的師傅們設的。
廣式餅餌業(yè)
清朝時,廣州西關開設有茶果鋪,也就是專門售賣餅食的糕酥館,所售的餅食既是節(jié)慶的食品,也是有錢人家平常用來消遣的休閑食品。
廣州的制餅行頭,凡設茶樓營業(yè)的,稱為茶樓業(yè),不設茶樓的歸屬餅餌業(yè)。而所制的餅食,均稱餅餌。在老字號的的樓中,都有制作餅餌,比如蓮香樓、陶陶居的禮餅就很有名,也有專門由制作餅食起家的,比如有趣香餅家和成珠小鳳餅。
餅餌一般說來可分三類:一是龍鳳禮餅。包括紅菱酥(豆沙餡)、黃菱酥(豆蓉餡)、白菱酥(夾糖餡)、蓮蓉酥、皮蛋酥、蠔豉酥各種,是用于婚嫁時的;二是中秋月餅。包括豆沙、豆蓉、蓮蓉、欖仁各種,而有些品種如蓮蓉這一品種中又有四黃、雙黃、加頭、純正等細款。這是用于中秋節(jié)的。三是一般餅餌,包括數(shù)不盡的款式。
餅餌的制作是制作餅食的首要關鍵,按原料來源,餡料可分為:蓉沙類(蓮蓉類、豆蓉類、栗蓉類、雜蓉類)、果仁類、果蔬類(棗蓉、泥類、水果類、蔬菜類)、肉禽制品類、水產(chǎn)制品類和其他類。
其中,焙烤食品用餡料是餡料中的一大類,也是最易出現(xiàn)問題的一類,該類餡料的品種繁多,且不斷更新。焙烤食品用餡料以味道劃分,又可分為甜餡和咸餡。
蓉餡除了用以制作餅食外,也被點心師們大量運用到廣式點心中。比如有豆沙包、麻蓉包、蓮蓉壽包等。
廣式月餅與蓉餡
近年,廣式月餅已占全國月餅行業(yè)的八成份額,廣式月餅風行全國,原因在于它的選料和制作技藝無比精巧,皮薄松軟、香甜可口、色澤金黃、造型美觀、圖案精致、花紋清晰、不易破碎、包裝講究、攜帶方便,是人們在中秋節(jié)送禮的佳品。
廣式月餅中,最受歡迎的蓮蓉餡的,運用得最廣的蓉餡是冬瓜蓉,但凡水果餡或其他水份較多的食材制作的蓉餡中,都要加入適量的冬瓜蓉,既能保證蓉餡的軟硬度和水份的適中,又能令蓉餡的口感更幼滑。
蓉餡的生產(chǎn)
關于蓮蓉的產(chǎn)生過程,有個故事,有一位叫陳維清的老制餅師傅,他任職于蓮香樓的前身連香糕酥館時,一天他喝著用蓮子煲的糖水,苦思著如何改進制餅工藝,忽覺一股蓮子清香的甜味沁人心脾,于是他靈光突現(xiàn),改良了制造餅蓉的技法,以蓮蓉為餡制作餅食。后來的廣式月餅,均采用蓮蓉做為餅餡。
后來,業(yè)界把蓮香樓冠為“蓮蓉第一家”的美譽,使蓮香樓的月餅售量長盛不衰,龍鳳禮餅也非常受歡迎,西關人家覺得只有蓮香樓的禮餅才有面子。
到目前為止,生產(chǎn)蓉餡只能采用半機械化的操作方式,有相當部分的實際操作還取決于在生產(chǎn)師傅的經(jīng)驗上。
制蓮蓉看似沒有秘方可言,一切講究的是用料精良,手工到位,首先是選用當年出產(chǎn)的湘蓮,新鮮味濃,然后精心篩選,選取質優(yōu)的湘蓮去皮去芯,外衣一定要褪盡才不會有苦澀味,當年的蓮香樓專門傭很多女工用竹簽挑蓮心,煮制過程中還加白糖和花生油,火候運用相當考究,所制得的蓮蓉才會色澤金黃,清香幼滑。
據(jù)招師傅介紹,一個鏟蓉師傅,必須經(jīng)八至十年的磨礪,才能獨立操作關鍵的鏟蓮工序。目前為止,沒有相應的技術教程可以教導師傅怎樣地把握這些技術,一切都靠實踐和有經(jīng)驗的師傅口授,比如原料的產(chǎn)地和質量不一樣,那么就意味著所添加的輔料也要做出相應的變化。
冬瓜蓉
用冬瓜肉制作成的蓉餡,通常與其他的餡料搭配著使用。
紅蓮蓉
紅蓮蓉和白蓮蓉都同樣是以干蓮子為原料制作的,區(qū)別在于運用了不同的糖,白蓮蓉用的是白糖,而紅蓮蓉用的是以白糖熬成的焦糖漿,相對而言,紅蓮蓉色澤更艷麗,香味更濃郁。
蓮蓉包
材料:面粉500克,糖100克,炮打粉10克,干酵母5克,蓮蓉餡、蛋黃適量。
制作:將面粉、糖、炮打粉、干酵母加水和成面團,常溫下松馳1小時,然后分攤成面皮,包入蓮蓉蛋黃餡,做成包子,蒸熟即可。
壽包
與制作蓮蓉包的方法相似,不過在壽包的餡料中不加蛋黃,包子要制作成圓錐形,蒸好后用竹簽壓一條線即成為壽桃形。

原載《中國烹飪》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