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湯證與柴胡加芒硝湯證的鑒別 | ||||||||||
證 型 |
病 機 |
主 證 |
治 法 |
方 藥 |
鑒別要點 |
條文 | ||||
大柴胡湯證 |
邪 |
正 |
胸 | 郁郁微煩 嘔不止 心下急 心中痞硬 腹?jié)M痛 不大便 或下利 |
和 |
通 |
柴胡 |
枳實 |
正氣未虛 |
103 |
柴胡加芒硝湯證 |
正 | 潮熱 下后微利 |
瀉 |
人參 |
正氣已傷 |
104 | ||||
103條曰:"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予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104條曰:"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兩證均為少陽樞機不利見證,治宜和解少陽,藥用柴胡、黃芩解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大棗和胃止嘔;病及陽明,其狀有異。大柴胡湯證為陽明里實已成,且正氣未傷,故見不大便或下利,心下急,心中痞硬,治宜通下里實,故加枳實、大黃輕下實熱,加芍藥、緩急止痛;柴胡加芒硝證為陽明燥熱內(nèi)結(jié),證見潮熱下利,故加芒硝瀉熱潤燥通便,由于正氣已傷,故加人參、甘草益氣和中。柴胡加芒硝湯是由1/3劑量小柴胡湯加較小劑量芒硝而成,為和解樞機兼通下實熱之輕劑,不可不知。 |
|
來自: 杏林博覽 > 《中醫(yī)方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