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紅艷嫵媚女皇宮 柬埔寨女皇宮采用高棉特有的紅土建造,色彩極為艷麗。含有大量水分的紅土既便于運輸、建筑,也利于雕刻復雜細膩的圖案。而建筑建成后,經(jīng)過風干,就變得異常堅硬,千年不壞。 浮雕:女皇宮的墻壁、立柱、門楣等建筑表面幾乎完全被浮雕覆蓋,沒有一點空隙。女皇宮浮雕刀工流暢細膩,造型繁復圓潤,線條纖巧柔美,色彩鮮艷嫵媚,在所有吳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鉆”。 位置:柬埔寨暹粒東北約40公里。 建造年代:10世紀下半葉。 所屬宗教:印度教。 供奉:濕婆。 圖2:一座看似火紅的神廟,稱為“女人的城堡”。 圖3:女王宮中所有的門都朝東,每個門前都有獅子和其它動物的雕像。在神祠門前的大型鬼怪雕像,手持大棒,卷曲的頭發(fā),圓睜的大眼,令人毛骨悚然! 圖4:女皇宮充分展現(xiàn)了吳哥時期高超的雕刻功力,細膩而傳神的刻畫,代表了吳哥人民的藝術天份,與對宗教的信仰熱忱。 圖5: 圖6:城門的高度,是一層比一層矮。最里邊的主廟,大門高度只有108公分;是為了讓信徒前往膜拜時,個個都俾躬屈膝、彎腰而入。 圖7:紅色的石墻,生動的故事,交織出一幅幅柔美的圖畫,不斷訴說著印度史詩中的各個章節(jié);透過浮雕的傳達,后人也能從中讀出一二。 圖8:“諸神之王”-因陀羅騎著三頭大象,降下甘霖、解除民間干旱的情形。 圖9: 圖10:女皇宮位于暹粒省西邊,原名為“班德斯蕾”,“謀求幸福” 的意思,當?shù)厝藙t習慣稱為“女皇宮”,是因為在神廟的中央刻有許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 圖11:這座神廟所散發(fā)的嬌小嫵媚的光彩,難以形容的。 圖12:女皇宮進門后,先是一條引道,兩側立著林伽石柱(神的陽具),雖歷盡滄桑挺立依然。 圖13:女王宮的所有建筑與浮雕都十分精美,石廊、石柱、石門、石墻無處不雕,無所不刻,人物、山水、鳥獸、花卉等雕刻,栩栩如生。 圖14:每一塊磚都雕刻了極其精美的花紋和圖案。雕刻的方法比其他的吳哥寺廟都更精良和高超,許多都是立體的浮雕,令圖案更加靈動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