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個明確要求和鮮明特點,就是堅持邊學(xué)邊改,邊查邊改,即知即改,把整改貫穿活動全過程,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除作風(fēng)之弊,如去心腹之患,不能慢,更不能等。活動開展以來,我省參加單位從一開始就重視立學(xué)立行,邊查邊改。省委常委會研究出臺10個即知即改制度規(guī)定,在全省部署開展“三項清理”。省級機關(guān)窗口服務(wù)單位分批公示重點整改事項,各部門各單位結(jié)合實際推出2200多項整改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得到群眾的好評。隨著活動的深入,必須繼續(xù)堅持即知即改,使之力度更大,成效更明顯。 即知即改必須“明知明改”。開展教育活動,當(dāng)然需要自查自糾自改——通過學(xué)習(xí)、對照、自省,查擺“四風(fēng)”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要敞開大門,面向群眾,讓群眾把想說的話說出來、想提的意見提出來,并在第一時間向群眾公開整改落實的結(jié)果,勇于接受群眾監(jiān)督,做到開門搞活動,開門搞整改,不要藏著、掖著。如果僅僅停留于“自知自改”,滿足于自己查查改改,就可能查改得不實、不準(zhǔn)、不深,影響整改的效果,偏離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 即知即改必須“真知真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違背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防止用新的形式主義反形式主義,杜絕走過場。即知即改要改到位,第一位的問題是態(tài)度要“真”——真心實意找問題,動真碰硬搞整改,不做假動作,不做表面文章,不能應(yīng)付場面。如果把即知即改變成了“假知假改”,那這樣的“改”就是新的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非但沒有“正能量”,反而產(chǎn)生更大的“負(fù)效應(yīng)”。 即知即改必須“深知深改”?!罢甄R子”如果只是“匆忙一瞥”,就可能放過臉上的“污漬”;“洗洗澡”假如僅僅“快速沖沖”,就可能洗不掉身上的“污垢”。查擺問題要力求找到問題的根源,觸及問題實質(zhì),整改落實要改得實、改得深,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能急于求成、淺嘗輒止,不能一陣風(fēng)。如果“知”僅僅是知道了問題的表象,“改”僅僅是改了問題的“皮毛”,就會降低群眾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滿意度。 推進即知即改,還須建章立制。即知即改要著眼長遠,注重與長期整改相結(jié)合,綜合施策,標(biāo)本兼治,為長期整改打下基礎(chǔ)。要一邊抓即知即改,一邊重視制度建設(shè),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力求從制度和根本上找原因、想辦法,抓緊完善已有的制度,根據(jù)需要制定新的制度,及時廢止不適用的制度,使問題得到長久和根本的解決。 船到中游,尤須發(fā)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已兩個多月,當(dāng)此之時,氣鼓一鼓,趁熱打鐵就能乘勢而上,相反,勁松一松,就可能產(chǎn)生松懈心理和疲倦心態(tài)。各單位各部門要抓緊時間,立行立改,不等不拖,加大力度解決常規(guī)性問題,集中攻堅化解遺留問題,努力防止出現(xiàn)新的問題,讓群眾在扎實整改中看到變化,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偏、不空、不走過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