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從思想上要重視與鄰里和睦相處與友好往來。不論生活在哪里,總是離不開鄰里相處,常言道:遠(yuǎn)親不如近鄰。鄰居相處一般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做到和睦共處。由于鄰里靠近,免不了你來他往,這就需要以禮相待,以禮相交,相互關(guān)照,相互謙讓,和善相處。 第二,鄰里之間每次相遇都要親切地打招呼,相互尊重生活習(xí)慣,防止互相干擾。特別是有上夜班的人,或者有什么特殊情況時,就需要保持安靜、相互照應(yīng)。鄰居家的一草一木、小動物、小孩子等都要如同自己家的一樣愛護(hù)。離家外出時要招呼一聲,請鄰居幫忙照看一下家庭,回來時可以買點(diǎn)紀(jì)念品作為禮物送上。 第三,借東西要及時歸還,如有損壞要說明情況,最好不借貴重的東西。鄰里有事要相互幫忙,如送病人去醫(yī)院,搬運(yùn)較重的東西,農(nóng)村里的蓋新房、婚喪嫁娶等,都要相互幫助,應(yīng)酬、祝賀,多說些祝福和安慰的話。經(jīng)常幫助鄰居干些瑣碎的雜活,像幫鄰居把牲口趕到泉上去飲水,代鄰居放羊、看小孩。 ![]() 第四,不要說鄰居的壞話,即使看到一些事情,也不能對其他人講,只要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大問題,就只當(dāng)沒看見。如有鄰居家的孩子串門來玩,就像對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樣,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吃東西、喝飲料時,也要給鄰居家的孩子一份吃的或飲料;如果鄰居家的孩子損壞了自己家的什么東西時,也不要生氣,給予教育、指導(dǎo)和關(guān)照。 第五,鄰居之間如果發(fā)生了什么事,產(chǎn)生了矛盾和沖突,一定要相互謙讓。住樓房的要考慮到別人的安靜,防止亂敲、亂蹭,發(fā)出很大的聲音,弄得四鄰都不得安寧。有的人放立體聲收錄機(jī)、電視機(jī)等,把聲音調(diào)得很大,整棟樓房都能聽得到;有的人安裝空調(diào),就緊貼在鄰居家一邊,又有熱氣,又有噪聲,弄得鄰居家夏天無法開窗戶;有的人擺放東西就專愛擠占鄰居家的門前等等。這些都是不顧別人,只圖自己方便,有的甚至想占點(diǎn)便宜,而給別人帶來不便,影響別人的生活。這是自私的表現(xiàn),與禮儀的要求差之萬里。禮儀的基本要求是:在自己說話、辦事、乃至一舉一動之前,首先要考慮到別人,最低限度是要做到不妨礙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