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訪秦嶺記丁啟陣 昨天 15:15由西安市出發(fā),經(jīng)秦始皇兵馬俑、驪山(華清池)、西岳華山、商洛市商南縣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柞水縣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安康市嵐皋縣南宮山風景區(qū)、漢中市石門棧道風景區(qū)、洋縣華陽古鎮(zhèn)及長青自然保護區(qū)、寶雞市眉縣紅河谷森林公園、扶風縣法門寺,最后回到西安。大致路線,沿順時針方向,在陜西省中南部走了一個大圓圈,眾多景色,串成了一串漂亮的珍珠項鏈。 據(jù)我們的大巴車司機劉師傅講,總行車里程2800多公里。其中大部分里程,是在秦嶺中穿行。先是自北而南,接著是自東而西,最后是自南而北。六七天的時間里,兩度跨越秦嶺。不喜歡坐車的人,可能會覺得太辛苦,而我卻在心里直呼過癮。 幾十年前,我已經(jīng)從地理課本中了解到,秦嶺——淮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是黃河支流渭河和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它的南北,地形、溫度、年降水量、結(jié)冰期、汛期、無霜期、河流流量、泥沙含量、動植物、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等等,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后來,多次乘火車穿越秦嶺——取道西安,路過寶雞,抵達成都——均時值秋季。一道道深切的溝壑,一條條清澈的溪流,一面面蔥蘢的山坡,一叢叢火紅的樹葉,都在火車不斷進出隧道的捷馳中,轉(zhuǎn)瞬即逝,如曇花一現(xiàn)。在我看來,秦嶺美景,真可以用“翩若驚鴻”四個字去形容。因此,我一直夢想著能有機會乘坐汽車乃至徒步穿越一次秦嶺,從從容容,飽覽一回秦嶺的溝壑,清溪,紅葉。 因為研究杜甫,知道詩圣一家曾經(jīng)自北而南跨越秦嶺。華州(今陜西華陰縣)掾任上棄官之后,經(jīng)過近半年的嘗試,杜甫在秦州(今甘肅天水)、同谷(今甘肅成縣)躲避戰(zhàn)亂、隱居安家的計劃先后破滅。唐肅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杜甫決定到成都投靠親友,十二月一日,攜家踏上了穿越秦嶺的旅程。經(jīng)木皮嶺、白沙渡、飛仙閣、五盤嶺、龍門閣、石柜閣、桔柏渡、劍門、鹿頭山等險要路段,跋山涉水,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于當年年底到達成都。杜甫有一系列的詩歌,描述自己的跨越秦嶺之旅。讀其詩,相見其當時情形,相見秦嶺的山川景物,不由我不心向往之。總夢想著有朝一日,能重走一趟杜甫走過的路。 不久前,看到司馬遷《史記》中的一句“秦嶺,天下之大阻也”,又使我心頭為之一震。 眾多的原因,凝聚成我一個熾熱的心愿:親自到秦嶺,實地看一看??纯茨抢锏墓朋A道,古棧道,看看那里的山川溝壑,看看那里的花草樹木,看看那里的村莊,看看那里的溪流,看看那里的莊稼作物,實地感受一下嶺南嶺北的種種差異。 多年的心愿,今年夏天,意外地得到了實現(xiàn)的機會,我快樂的心情難以言表??墒?,應(yīng)了一句老話:樂極生悲。非常不幸,開始的幾天,我狂瀉肚子,身體十分虛弱,恨不得一路昏睡。盡管如此,我還是盡可能地邁開雙腿,盡可能四圓睜雙眼,沒落下一個景點,觀賞沿途的景物。 (圖注:2013年5月19日,陜西秦嶺,鹿角粱夜色。供圖。) 金絲大峽谷、牛背梁、瀛湖、南宮山、紅河谷等,對于我這個久居北方、看慣了荒山禿嶺的人而言,驚喜不?。河纳缴罟?,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很像我家鄉(xiāng)浙江的山水,頗有東晉名士所激賞的山陰道上風致,令人目不暇接。 兵馬俑、驪山、華清池、石門古棧道、法門寺等,對于我這個多少“有歷史癖和考據(jù)癖”的書生而言,有著無法抵擋的誘惑,一閉上眼睛,便會有置身漢唐的感覺。 但是,無論是自然勝景,還是歷史古跡,對我而言,都不如公路兩旁的山川景物、村莊人民來得親切。離開華山,向商洛地區(qū)的商南縣、柞水縣行進這一路,大部分路段是高速公路,隧道出隧道進,道路開闊、平坦,所見景物跟別處山區(qū)差別不大,秦嶺的感覺不明顯,不真切。 但離開漢中市,前往華陽古鎮(zhèn)和離開華陽古鎮(zhèn)前往寶雞眉縣紅河谷這一路,走的都是盤山公路。沒有隧道,行車速度每小時三四十公里以下,經(jīng)常路過一些小村莊。山谷溪流,田地上種植的作物,村莊中的雞犬,村民臉上的表情,都看得真切。自南而北,四五個小時的車程,明顯感覺到作物從遍地水稻,到水田種水稻、坡地種玉米高粱,到滿眼玉米高粱,變化十分清楚。在秦嶺南麓和腹地,隨處可見的芝麻,倒了北麓,就不了蹤影。 在洋縣到華陽鎮(zhèn)的路上,導游、司機考慮大家坐車太久,都累了,臨時決定停車休息半小時。 原本只準備解手、休息一下的我們,立即被眼前村莊(事后了解到叫長壩村。我上網(wǎng)搜索了一下,單是洋縣,莊就有三個“長壩村”)的美景吸引了,有人驚呼“世外桃源”。 這個只有一二十戶人家的小村莊,位于一片山間平地上。村前阡陌縱橫,有一二百畝平整的水稻田;水稻田的外邊,流水淙淙,有一條寬四五十米、水勢不小的溪流;溪流的對面是蜿蜒的公路,公路位于崇山峻嶺的腳下。站在村口,舉目眺望,近處金燦燦的稻田,稻田與青山之間淙淙的溪流,遠處碧綠的青山,不啻是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水田園畫! 大家爭先恐后跑過溪橋,跑到溪灘上玩水,打水漂;不知不覺間走進村莊,觀賞村中房前屋后整飭的菜畦,瓜棚豆架,和陽光下明艷耀眼的大叢菊花、雞冠花,一串串金燦燦的玉米棒子;跟村里的大叔大嬸們搭訕,詢問年景,討教花草名目??吹贸鰜恚迕駛円矠樽约旱拇迩f地理優(yōu)越、景色優(yōu)美感到光榮,感到快樂。 秦嶺深處,藏著這樣一個美麗快樂的村莊,實在出乎我的意料。 繼續(xù)行進兩個多小時,便到了華陽古鎮(zhèn)。小鎮(zhèn)位于古代秦隴通往蜀漢的一條要道“儻駱古道”上,有三千多年的建鎮(zhèn)(驛站)歷史,大唐皇帝德宗、僖宗為了避難均曾路過此地,古鎮(zhèn)附近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長青自然保護區(qū),有著“高寒奇險秀”的旖旎風光。若不是地處偏僻,這一定是游人如織的旅游目的地。 華陽鎮(zhèn)的古老蒼涼,益顯長壩村的寧靜快樂。 這一次穿越秦嶺,我們的工作主要是發(fā)微博宣傳景點,時間有限,只能走馬觀花,浮光掠影。仔細觀賞沿途的風光景物和考察村莊民俗,不在我們的計劃之內(nèi)。因此,得隴望蜀,我希望今后能有一個“慢慢行、細細看、靜靜想”的穿越秦嶺的機會。自然,最好是秋季! (責任編輯:王晶) 閱讀(2.5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