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活動,不但需要通過呼吸和飲食獲取必要的養(yǎng)分及氧分供機體的需要,同時也會排泄出一些廢物,這樣就形成分泌物和排泄物。通過這些出自自身體內的物質,我們可知道自身的機能狀態(tài),同時也能測知一些疾病的存在,因為人體在有病時,這些物質往往也會有異常。
中醫(yī)學認為汗是陽氣蒸化體內津液從汗孔中排出身體皮膚以外的一種代謝產物。而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組成成分,氣在體內的運行也需要借助于津液和血液,所以,從汗液的情況可知人體氣、血、津液的變化,在診查疾病的過程中,應重視汗液的情況,并做細致的詢問和了解?,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汗液是皮膚中的汗腺分泌的液體,主要成分是水,還有少量的尿素、尿酸、無機鹽等,略帶咸味,基本類似于尿液的成分。在生理上,它有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機體水分代謝,排泄身體中產生的廢物,維持皮膚酸堿性,防止侵害人體的一些細菌等。汗液的異常,也能反映出許多種疾病。下面就從汗量,出汗時間,出汗部位,汗液顏色等幾方面進行說明。
正常人在外部環(huán)境適宜,情緒平靜,活動量一般的情況下,出汗量一般每天在500~1000毫升左右。在劇烈活動、進食、衣物過厚,氣候炎熱等情況下,往往會出汗多一些,甚至滿身大汗,這都是正常的。在寒冷環(huán)境中,出汗少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除此以外的汗量異常則為病理性的。
盜汗的情況是指人在夜里睡覺的時候全身出汗,而醒后則汗止的現(xiàn)象,就像小偷專門在人不在家時或察覺不到時進行偷竊一樣,所以稱為盜汗。也許你也有過在突然醒來后發(fā)現(xiàn)自己全身是汗,但偶然出現(xiàn),不應認為是盜汗,這與人在睡眠時做夢有關,只有經常有這種現(xiàn)象,才能認為是盜汗。
盜汗在中醫(yī)學理論中認為陰虛的人,易產生內熱,蒸發(fā)津液外泄,而導致睡覺時出汗,并且出汗較多,而睡醒后陽氣旺盛,所以就停止了出汗。這些病人往往還有失眠多夢,兩顴發(fā)紅,口干等表現(xiàn)。對應于西醫(yī)疾病,最常見的就是結核病,包括肺結核等各種結核病。
頭部出汗,并伴有心煩,口渴,欲吃冷物,舌紅苔黃,心跳加快等表現(xiàn)時,是邪熱郁蒸于上所致。
頭部出汗,并伴有身體倦怠,小便不利,舌苔黃膩等癥狀,是中焦脾胃有濕熱所致。
頭部出汗,并且有怕冷,氣短,脈搏弱等伴隨癥狀,是因為陽氣虛弱,虛浮于上所致。
如果是病情危重之人,突然頭部,特別是前額大量地出冷汗,這是亡陽的征象,病人多不久于人世。
2.半身出汗
顧名思義,這是指身體一半有汗,一半無汗,或左或右,或上或下。這是因為體內有痰濕或者風濕之邪阻滯了人體的經脈,使得氣血不和。這種特殊的出汗異常,常預示著有中風的可能,需加強注意,以預防中風的發(fā)生。在已經患中風的病人,往往在癱瘓的一側無汗。
3.手汗和腳汗
人的手和腳由于經常處于運動中,相對出汗較多,但如果異乎尋常地多汗,則為病態(tài)的。中醫(yī)學認為這種人往往為陽明熱盛,胃火熾熱。由于手足部位經常是潮濕的,所以易患手癬或腳癬等皮膚病。在情緒緊張時,手心出汗,這是由于精神緊張造成的,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
四 汗液的顏色辨病
正常汗液由于絕大部分是水分,加以少量無機鹽、尿素等,所以顏色上應是無色的,可以不很清亮。汗液的顏色異常,最常見的就是汗顏發(fā)黃,也叫“黃汗”。這種汗液往往很粘,與皮膚緊貼的衣物也會被染成黃色,出這種汗的人,經常伴有浮腫、肢體疼重,大小便不利等癥狀。這是由于有風濕熱邪侵入機體造成的。西醫(yī)可見于一些肝硬化的病人。
以上向大家簡單介紹了出汗與疾病的關系。由于出汗是人體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且也因人而異,同時,某些疾病的出現(xiàn),也會引起出汗的異常。這就會給大家造成不知什么是異常的出汗情況。這里向大家說明一下,出汗的異常往往是患病后伴隨出現(xiàn)的情況,所以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出汗和平常不同,而且兼有其他身體不適時,應該認為這時的汗出是異常。如沒有其他不適,則不必過分擔心,注意觀察就是了。
第二節(jié) 小便辨病
小便即通常所說的尿。尿是由人體的腎臟產生的,并經泌尿系統(tǒng)中的尿道最后排出體外。通過排尿,人可以將新陳代謝中產生的許多廢物排出體外,起到凈化機體肉環(huán)境的作用。一般來說,正常人一天的尿量1000~2000ml左右,男性比女性可略有增多。尿的顏色是淺黃色,透明,通常沒有任何沉淀物的出現(xiàn)。剛剛從體內排出的尿液,多無特殊氣味。如果時間長了,會出現(xiàn)氨水的臊味。正常人白天的尿量大概占當天尿量的2/3,夜里占1/3。通常人在睡覺后,不會有起夜現(xiàn)象,但老年人或者兒童,可有這種現(xiàn)象。
尿是正常的生理代謝產物,許多疾病,特別是泌尿系統(tǒng)本身的疾病,往往會出現(xiàn)尿的異常,包括有尿量的異常,尿液顏色的異常,尿液性狀異常,以及排尿時伴有癥狀的異常等許多方面。掌握了這些顯而易見的異常對于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幫助。
一 尿量異常辨病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正常人的尿量,但尿量的多少的生理變化還和飲入液體量,包括水、飲料、食物等有關。如果喝水多,則尿量會多,甚至十幾分鐘就會有一次;如果飲水少,尿量就相應較少。另外還和環(huán)境有關,如天氣炎熱,出汗多,則尿就少,天氣冷則尿會多一些。這些都是正常人體的調節(jié)功能。
我們下面要談的尿量異常,是對在排除了這些外部因素后出現(xiàn)的尿量多和尿量少而言的。
1.尿量多
如果人在一天24小時內,尿量超過了2500ml,就可以稱為多尿??梢娪谙旅鎺追N疾病。
內分泌系統(tǒng)疾?。喊ㄓ刑悄虿?,伴有口渴,飲水多,身體消瘦,吃的多,即“三多一少”的表現(xiàn)。晝夜的尿量可達3500~4000ml,是由于體內的胰島素缺乏,血中糖份含量增多,體內的代謝失調而導致的。是常見病之一,初期表現(xiàn)多為尿量增多。糖尿病如不加以治療,任其發(fā)展的話,不但治療困難,最重要的是還會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腎臟,眼睛,神經系統(tǒng)等多器官、多系統(tǒng)的病變。由于血糖增多,使得許多細菌容易在體內生存,引起許多感染情況的發(fā)生,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由于好發(fā)于中老年人,所以應引起注意。
(1)尿崩癥 尿崩癥是由于下丘腦一垂體病變而引起的。最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尿量增多,而且非常地多,一天的尿量最多可達5000~10000ml以上,就像水壩崩潰一樣,所以形象地比喻為尿崩。這時的尿多為忍耐不住地不停地排出,如果不立即阻止,會引起人體嚴重脫水,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在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中,除上述兩種疾病引起多尿以外,其他如甲狀腺機能亢進,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等疾病,也可表現(xiàn)為尿量增多。
(2)腎臟疾病 由于尿是由腎臟產生的,所以當腎臟出現(xiàn)疾病時,也會引起尿量增多。常見的有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另外由于高血壓引起的腎病,慢性腎小管功能不全,高血鈣性腎病也能引起尿多。
前面說了多尿的一些情況,說到多尿,不能不提一下夜尿多的問題。正常人白天尿量占當天尿量的2/3以上,如果夜里尿量比白天還多,表現(xiàn)為次數多于白天,這就可稱為夜尿多。
生理性的夜尿增多可由下列原因引起,比如臨睡前喝水多,吃水果等含水較多的食物等。另外,老年人也會出現(xiàn)夜尿增多,這是由于年紀大的原因,腎臟出現(xiàn)一些退行性的病變,導致了這些變化。中醫(yī)學認為是由于年老腎氣不足的原因。
病理性的夜尿增多,可見于下面一些疾病。
心功能不全 由于夜里時,病人相對白天活動量減少,因而腎臟的灌流量較白天為多,產尿相對較多,因而排尿量也比白天多。
腎臟疾病 是由于平臥時,回心血量增加,腎血流量增多,加之一些神經體液因素的影響而引起。
另外夜尿多也會因精神緊張,失眠等引起,多為偶然出現(xiàn)。
2.尿量少
這是對人在一天24小時內,排出的尿液量少于400ml而言。出現(xiàn)少尿時,多有其他許多較嚴重的癥狀,常見病主要有各種原因造成的休克、嚴重脫水、心衰、腎動脈栓塞、腎臟腫瘤、急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等。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一天中尿少而沒有其他不適癥狀時,應有意識地多飲些水,使尿量增多一些,這樣做不但能促進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也有利于通過尿液沖洗尿路,防止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
以上說了尿量異常與疾病的關系,但大家也不要因偶然出現(xiàn)的多尿或少尿而過分擔心。但是那些持續(xù)出現(xiàn)的異常,則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許多疾病的最早期表現(xiàn),往往就是尿量的改變。
二 尿液顏色辨病
正常新排出的尿液多呈淡黃色,這是因為其中含有少量尿色素所致。尿液的顏色異??捎缮硇院筒±硇缘脑蛩?。病理性尿液顏色改變,可出現(xiàn)在許多疾病中,通過尿液顏色的觀察,可對某些疾病提供一些重要的線索,以利于疾病的發(fā)現(xiàn)和診斷,并對治療情況做出某些判斷。
1.尿液顏色的正常變化
尿液顏色的表現(xiàn),與飲食、藥物,尿量等方面有密切的關系。
尿液顏色淺或者變成無色,可由于飲水量較大而引起,同時會有尿量多的情況。
尿液顏色變深,可因長時間不排尿或者由于天氣較熱,尿量較少而引起,因為尿少或尿長時間存于體內,使得尿色素含量較多而致。也可由于吃了某些含有黃色色素的食物,如胡蘿卜,橘子等引起。也可由服用某些經尿液排泄的藥物所引起。如痢特靈,滅滴靈等。
2.深黃色尿液
除了尿液本身色深黃外,如尿液上還有泡沫出現(xiàn),泡沫顏色也是黃色的,這種尿液的出現(xiàn),可見于肝臟系統(tǒng)中的某些疾病。
肝臟疾病引起尿色黃是由于肝臟受損,使得肝細胞損害,導致其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發(fā)生障礙,使得尿中的膽紅素增加,而導致尿色變得深黃。多種肝炎都能引起,還有肝硬化,肝癌也能引起。肝病的早期往往僅出現(xiàn)尿液呈黃色或深黃色。
除了肝臟疾病能引尿液變成深黃色外,發(fā)燒、腹瀉、嘔吐等情況也會引起黃色尿,這是由于體內水分的丟失,尿液濃縮而引起的,這時應多喝一些水,補充體內的水分。
3.無色尿液
無色尿的出現(xiàn),多是由于尿量比較多,以致于尿中的膽紅素被稀釋的緣故??沙霈F(xiàn)在糖尿病、腎炎,尿崩癥等尿量變多的疾病。
4.白色尿液
白色尿液的出現(xiàn),是由于尿中含有大量的膿細胞或細菌,以及乳糜微粒、無機鹽而引起的。
(1)白色而呈云霧狀 這是由于尿中含有大量膿細胞或細菌引起。如果尿液剛剛排出就呈云霧狀,而且放置一段時間后不會沉淀,叫作菌尿。如果尿液放置一段時間后才出現(xiàn)白色云霧狀,叫作膿尿。常見病有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結核、腎膿腫。這是大量膿細胞,細菌及其產物經尿道隨同尿液一起排出所致。
(2)白色如牛奶樣 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乳糜微粒引起的。這時,由于腎臟周圍的淋巴管引流受阻,壓力上升,曲張破裂后,淋巴管內的一些從腸道等處吸收的乳糜微粒進入尿中,引起這種乳糜尿。常見病有絲蟲病,由于體內受到絲蟲的侵犯,引起腎周圍淋巴管炎癥。絲蟲病是一種傳染病,傳染源往往是人,蚊子常為傳播者。
(3)白色而有結晶 指排出的尿中出現(xiàn)一些結晶物而引起尿液成為灰白色。許多人也許都有這種情況,兒童也許更多些。如果排尿時沒有一些其他癥狀,如疼痛,就不必擔心,這是正常的。但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后,應注意要多喝水,使尿量多一些,因為這些結晶體有些可引起泌尿系統(tǒng)的結石,多喝水引起尿量增加,能沖洗泌尿系統(tǒng),促進結晶物的排出,預防結石的出現(xiàn)。有些藥物如常用的磺胺類藥物就會在腎臟內形成磺胺結晶,吃這種藥時,就應注意多飲水。
5.黑色尿
尿液從體內排出來后,由于接觸到空氣,從表面開始逐漸變成黑色,直至尿液全部變黑。這是一種遺傳病,醫(yī)學上稱為黑酸尿癥。由于體內缺乏尿黑酸氧化酶,使得體內尿黑酸積聚而致。目前尚無特殊治療方法,往往引起生長發(fā)育受阻。除了黑酸尿癥這種病外,在患惡性瘧疾病的病人中,也會出現(xiàn)這種黑色尿。另外,其他如酸中毒,黑色素瘤等疾病也會引起黑尿。
6.棕褐色尿
尿液的顏色如同醬油色一樣或者濃茶一樣。這是由于尿中含有大量游離血紅蛋白的緣故。有一些兒童,從世界范圍來看,大約有一億左右的兒童,在吃了蠶豆后,就會出現(xiàn)這樣的尿,醫(yī)學上則叫作蠶豆病。由于這些兒童體內先天缺乏一種叫G-6-P的酶的緣故。如果您的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應考慮是否患了蠶豆病,并嚴格禁止孩子吃蠶豆以及蠶豆制品,還有接觸花粉,因為這些都可誘發(fā)血管內溶血引起血紅蛋白尿,而危及生命。
7.紅色尿
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紅細胞的緣故,即通常所說的血尿。具體情況在出血性疾病一章中有專門介紹,可參閱。
除了上述一些尿液顏色異常外,有時還可出現(xiàn)綠色尿,藍色尿,粉色尿等其他顏色尿,多是由于服用某些藥物引起,停用這些藥物后多會消失。
三 尿液的性狀辨病
尿液的正常性狀應該是清亮透明,無特殊氣味,可有少量泡沫,但很快消失。這均是指新鮮尿液而言,從這三方面的異常上,也能提示某些疾病。
1.尿液混濁
排出的尿液不清亮,可見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絲蟲病等。由于其中含有大量膿細胞、細菌、乳糜微粒、無機鹽引起,在尿液顏色辨病一章中已有介紹。
中醫(yī)學對于小便混濁,也有許多觀點。中醫(yī)認為,小便混濁,多是由于濕熱下注或脾腎兩虛所致。
如小便混濁,或紅或白,并有尿道澀痛,口渴,舌苔黃膩,脈細而快,這是由于濕熱內蘊造成的。
如小便混濁有如白漿一般,而且反復發(fā)作,小便不暢,面色無光,乏力,厭油膩,小腹部有下墜感,舌白,這是由于脾虛氣陷造成的。
如小便混濁而且色黃,遷延日久,面顴發(fā)紅,口干,舌質紅,苔少,脈快而無力,這由于腎陰虛損造成的。
如果小便混濁,乳白色如牛奶一般,精神萎糜不振,腰背部冷痛,怕冷,舌淡白,脈弱而細小,這是由于腎陽虛衰造成的。
2.尿液的氣味
尿液的氣味可與飲食有關,尤其是進食一些刺激性強的食品如洋蔥、大蒜等后,尿液可有異常氣味,不應視為異常。如果新鮮尿液中有下面幾種氣味,應考慮為不正常的表現(xiàn)。
(1)氨水味 由于尿液在體內分解產生出氨,所以有此氣味。生理性原因見于長時間憋尿造成;病理性原因可見導致尿液排出不暢的一些疾病,如膀胱炎,尿潴留等。
(2)臭味 常見于泌尿系統(tǒng)中某些部位有感染化膿所致,如腎盂腎炎,膀胱炎。也可見于有膀胱結腸瘺的病人,這時,由于膀胱與結腸有瘺相連,使得腸內分解代謝廢物進入膀胱并隨尿排出,常有一種糞臭味。
(3)爛蘋果味 常見于一些糖尿病病人,由于其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常會引來一些昆蟲。
3.尿液有泡沫
老百姓常認為排尿時有大量泡沫是表示身體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泡沫的產生,常常是由于尿中有蛋白質的存在而引起的,而正常尿液中是不應該出現(xiàn)蛋白質的。故蛋白質的出現(xiàn),往往說明腎臟有了疾病,最常見的是腎炎,應引起注意。另外,肝臟疾病出現(xiàn)黃色尿時,也可見黃色的泡沫存在。
四 排尿時伴隨癥狀辨病
排尿的過程是受大腦控制的。正常人膀胱容量在400ml左右,當它存貯的尿量在200ml左右時,便可產生尿意,這種尿意通過神經傳送至人腦,由大腦控制,而排出尿液。但并不是有了尿意以后就必須馬上排尿,因為人是高度文明的,不能像動物一樣,隨時隨地地進行大小便,所以膀胱在產生尿意后仍可繼續(xù)貯存尿液,在合適的時候,由人控制而排出尿液。小孩由于神經系統(tǒng)未充分發(fā)育成熟,所以還會有尿床的現(xiàn)象,一般長到八九歲后便不會出現(xiàn)尿床現(xiàn)象。正常人排尿應是很從容地、自主地進行,而且排尿過程中,沒有什么不適感覺,相反卻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但在有些疾病時,卻可引起排尿的不適感出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尿急
是指稍有尿意就要去排尿,往往有憋不住的感覺,甚至還未準備好,便有尿液排出的情況。這種情況有以下幾種原因。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由于泌尿系統(tǒng)有炎證,如膀胱炎、尿道炎等,由于炎證刺激所致。
其次,由于客觀原因所限,不能及時排尿,使得膀胱內尿液容量過度飽和,必須立刻排除尿液以解除由于膀胱過度充盈而引起的疼痛感,在見到廁所后,由于一系列的神經反射及心理因素,往往還未準備好,便有尿液已經排出。這種情況偶然出現(xiàn),不應認為是病態(tài)的。
再次,就是一些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等也可引起尿急現(xiàn)象。
2.尿頻
指頻繁地,間隔時間很短地去小便。
生理性的因素如大量飲水,飲啤酒,還有使用某些減肥茶等,可造成尿頻。
病理性的原因主要有: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由于炎證刺激引起。膀胱容量縮小導致貯尿量減少亦可引起尿頻,如膀胱內腫瘤。糖尿病,尿崩癥引起尿量增多也可引起尿頻。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頻還伴有尿少而尿不凈的感覺。
中醫(yī)認為小便頻數,多由于腎陽虛,腎氣不固引起膀胱失去約束力。
3.尿痛
是指排尿時伴有痛疼的感覺,可為燒灼樣刺痛或刀割樣疼痛等不同疼痛性質。
(1)燒灼樣疼痛 小便時出現(xiàn)熱而痛的感覺,稱為燒灼樣疼痛。最常見于尿路感染。由于解剖學上的不同,男性尿道比女性尿道長,所以一些病菌容易從外界侵入女性尿道引起尿路感染。感染后由于尿道粘膜充血,腫脹,所以會出現(xiàn)排尿時有火辣辣的疼痛感,所以女性除了要保持外陰清潔外,應養(yǎng)成勤換內褲的習慣,以防止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另外,一些腎盂腎炎,膀胱炎也可由內而外,由上而下引起尿路感染,而引起尿痛。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發(fā)病率很高。尤其是女性,典型癥狀除了尿痛以外,還有上面所說的尿頻和尿急,稱為三大癥狀。有了這三點,已基本肯定是患了泌尿系統(tǒng)感染,需進行及時的治療。在女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不及時治療,還會上行引起膀胱、腎臟疾病的出現(xiàn),嚴重的還會影響生育。這種感染復發(fā)率很高,除了進行藥物治療外,還應注意衛(wèi)生,預防它的發(fā)生。
(2)刀割樣疼痛 這是一種很劇烈的疼痛,有時還向腰部尾椎骨等處放射。這里最常見的疾病就是結石,可為腎結石、膀胱結石及尿路結石。疼痛是由于結石在泌尿系統(tǒng)的管路中移動時引起痙攣而產生,由于排尿時尿液的流動帶動結石移動,所以常有疼痛,多因結石體積較大。另外,由于結石比較尖利,損傷粘膜,還伴有血尿出現(xiàn)。
4.排尿困難
是指有了尿意并去排尿,卻尿不痛快或根本尿不出來這樣一種情況。
在男性,多是由于前列腺增生造成的。前列腺是男性獨有,它的形狀有如粟子一樣,中間有尿道通過。任何原因造成前列腺肥大時,肥大的前列腺就會擠壓尿道,造成排尿困難。特點是排尿猶豫,尿線無力,尿線中斷而且點滴不凈,尿排不盡,另外還有夜尿多,尿頻等表現(xiàn)。前列腺增生,輕時造成排尿不暢,嚴重時可發(fā)生血尿、膀胱結石和尿毒癥等,應早期發(fā)現(xiàn)并進行藥物控制,以阻止其繼續(xù)發(fā)展。
排尿困難的其他原因還有膀胱癌,膀胱頸梗阻。女性可由尿道肉阜、陰道炎引起。另外,如果排尿困難發(fā)生于產后,多是分娩過程中尿道受傷導致的。
排尿困難還會由精神因素造成,也許您也會有這種體會。這時由于精神高度緊張,比如環(huán)境不適時,體內的一些神經調節(jié)及心理因素而造成排尿困難,甚至尿不出來。多在穩(wěn)定情緒后便可緩解。
排尿困難的出現(xiàn),會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及難言之苦,而且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往往說明泌尿系統(tǒng)出了一些器質性的病變,需引起注意,并及時進行診斷及治療。
5.尿失禁
這是指排尿行為不受人本身控制,尿液自動流出尿道的現(xiàn)象。
正常成年人由于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完善,使得排尿行為完全受大腦的控制,包括睡覺時,也不會出現(xiàn)尿失禁情況。兒童由于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會出現(xiàn)尿失禁現(xiàn)象。這里我們僅就成年人發(fā)生尿失禁的原因介紹一下。
(1)睡眠中的尿失禁 多是由于睡醒后發(fā)現(xiàn)尿床了,或者是因為尿床了而突然醒來。
如果偶然發(fā)生,多是由于疲倦過度,睡眠很深,而且睡前飲水較多而致。這時膀胱尿液生成過多,膀胱過度充盈,壓力增高,超過尿道口的阻力,加之睡眠中控制力差,使得發(fā)生了遺尿,這也叫充溢性尿失禁,多無特殊意義。
如果發(fā)生尿失禁情況比較頻繁,可見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造成充溢性尿失禁。另外,也可見一種叫作骶骨裂孔未閉的疾病亦可引起尿失禁,這是由于發(fā)育上的缺陷造成的。
(2)行動中的尿失禁 這種尿失禁情況多出現(xiàn)在運動、咳嗽、打噴嚏時,這是因為尿道括約肌松馳,約束無力造成的。引起尿道括約肌松馳的疾病有外傷,老年退行性疾病,以及肌無力。由于在運動中,咳嗽時,腹肌緊張,壓迫膀胱壓力增高,加之尿道括約肌無力,尿液就會流出。臨床上稱為壓力性尿失禁。
(3)隨時發(fā)生的尿失禁 這種尿失禁隨時出現(xiàn)。最多見于外傷、中風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由于神經受損傷,使得大腦對排尿行為失去控制而造成。
中醫(yī)學認為尿失禁多與腎氣不足,下焦虛寒以及氣虛,缺乏固攝力有密切關系。
附:如何看尿常規(guī)化驗單
以上就小便辨病從幾個方面向讀者做了一些介紹,應該說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觀察、感覺而得來的。當你出現(xiàn)一些不適的排尿感覺或觀察到尿液有異常時,應及時去醫(yī)院驗尿,以便從更客觀的結果中明確所患疾病。尿常規(guī),是醫(yī)學中三大常規(guī)檢查。去醫(yī)院驗尿時,尿液標本往往是患者自己采集并送到化驗室,取得結果后交給大夫。先說說留尿時應當注意什么。要拿去化驗的尿,最好是早晨起來第一次排出的尿,而且是中段尿,即留尿時,應先排出一部分后,再留取一部分,剩余部分排出體外,這樣可避免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結果會真實一些?;烇@示出來,您拿在手中,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數字或符號,這些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下面我們要說的如何看化驗單,這里僅簡單介紹一些,詳細情況需要醫(yī)生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加以仔細的診斷。
化驗單上的結果說明什么?
這里我們只說說最通常的尿化驗單,一般尿化驗單主要有以下幾項,下面分而述之。
(1)[B]SG即尿比重[/B] 正常成年人在普通膳
食情況下,波動在1.015~1.025之間。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飲水和出汗的影響。大量飲水時比重可低至1.003以下,大量出汗或飲水少,比重可高達1.030以上。在排除這些因素后,比重可反映一個人的腎功能情況。
比重增高: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高熱、脫水,心功能不全等,糖尿病人因尿中有大量的葡萄糖,比重也高,有時可達1.040以上。
比重減低:見于慢性腎功能不全,尿崩癥。
(2)[B]GIU即尿糖[/B] 正常人的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的存在,但由于量少,在化驗單上往往是陰性,即沒有。如果有陽性結果出現(xiàn),這時稱為糖尿。
生理的糖尿可由以下情況引起:如大量進食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可引起糖尿。另外在一些顱腦外傷,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也可引起糖尿。生理性糖尿多為暫時出現(xiàn)的,為機體的應激反應導致。
病理性的糖尿由下面一些疾病引起: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其次一些其他疾病如甲亢、腎炎、腎病綜合征、柯興氏綜合征等,肝硬化也可引起糖尿。
藥物引起糖尿:這些藥物有維生素C、異煙肼、阿斯匹林,這時的尿糖亦可呈陽性,稱為假性糖尿。
(3)[B]KET即尿酮體[/B] 酮體是體內脂肪代謝的產物,尿中含量很少,所以通常尿常規(guī)檢查中酮體應為陰性。如是陽性時,稱為酮尿。
酮尿的產生可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引起。
生理性原因:劇烈運動、高脂飲食、饑餓、妊娠嘔吐,及某些應激狀態(tài)。
病理性原因:糖尿病、子癇、重癥不能進食、消化吸收障礙等胃腸道疾病。
(4)[B]BLO或ERY即紅細胞[/B] 正常人尿常規(guī)中不超過3個,如超過3個則稱為血尿。
常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急性膀胱炎、腎結核、腎結石,腎盂腎炎或一些出血性疾病。
(5)[B]PRO即尿蛋白[/B] 正常時應是陰性或是定量檢查低于150mg/日。如果陽性或超過150mg/日時,則稱為蛋白尿。
生理性原因有:劇烈運動、發(fā)熱、體位改變或受寒等均可引起微量蛋白尿,但不會連續(xù)出現(xiàn)。
病理性原因有:急性腎小球腎炎、隱匿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型腎病綜合征,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性腎炎,腎盂腎炎等許多疾病均可引起尿蛋白。
(6)[B]LEU即白細胞[/B] 正常人尿中白細胞小于5個,如果超過5個則稱為膿尿。
有下面幾種疾病引起:泌尿系感染,急性腎小球感染等。
(7)[B]PH即尿液酸堿度[/B] 正常尿液一般為弱酸性,其PH值約為5.6,有時可呈中性或弱堿性。尿液酸堿度的改變可受疾病,用藥及飲食影響,如果尿液放久了,也可變堿性。
PH值減低 可見于酸中毒、發(fā)熱、糖尿病、痛風、白血病等。
PH值增高 可見于膀胱炎、堿中毒、腎小管堿中毒。
此外服用某些藥物如氯化銨,碳酸氫鈉等,均可使PH值改變。
以上簡介了尿常規(guī)化驗單中的一些項目。大家也注意到了,許多項目的陽性改變都可因生理因素,如運動,精神緊張引起,所以一份化驗單的異常往往說明不了什么,但如果連續(xù)幾份化驗都有異常,或兼有其他疾病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尿是由腎臟生成的,所以尿化驗的異常與腎臟疾病關系最為密切,一些疾病,比如隱匿性腎小球腎炎往往沒有任何其他癥狀,而尿常規(guī)卻能發(fā)現(xiàn)有異常的改變。所以,從預防醫(yī)學的角度考慮,應每年至少進行兩次以上的尿常規(guī)檢查,以對一些疾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以及早治療。
第三節(jié) 大便辨病
大便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是由已消化的和消化不全的食物殘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細菌和水分組成。由于大便的產生是整個消化系統(tǒng)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所以通過對大便的觀察,可以了解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情況,另外,其他疾病也會引起大便異常。下面我們就從大便的次數,大便的性狀、氣味以及大便顏色變化與疾病關系作一介紹。
一 大便次數辨病
正常成人大多每日排便1次,量約100~300g,隨著食物種類,用量以及消化器官的功能狀態(tài)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攝取細糧及肉食為主者糞便次數及便量均少;進食粗糧特別是蔬菜后因纖維質多,便次數及便量增加。另外也與習慣有關,比如有人一天兩次或兩天一次大便,沒有什么不適,也是正常的。大便次數的辨病,主要講一講腹瀉和便秘兩種相反的情況。
1.腹瀉
腹瀉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大便次數增多,根據伴隨情況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區(qū)別。
(1)細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以結腸化膿性潰瘍性炎證引起。傳染源是患者和帶菌者,經口傳染,全年都可發(fā)病,夏秋兩季高發(fā),常因食用了不干凈的水果、蔬菜等引起。除腹瀉外,常有高燒、寒戰(zhàn)、惡心嘔吐等其他表現(xiàn),初起時大便呈糊狀或水樣,漸漸發(fā)展成為帶有粘液、膿血的大便,且非常臭,腹痛劇烈。
(2)阿米巴痢疾 是由阿米巴原蟲侵入結腸所致的以痢疾癥狀為主的疾病。每日大便次數可達10次以上,同時有腹痛,大便呈糊狀,果醬色。
(3)腸結核 是結核桿菌侵及腸道導致的一種結核病,常有其他部位的結核表現(xiàn)。大便次數每天2~4次不定,多為糊狀或水樣,右下腹有壓痛。
(4)克隆病 又稱局限性腸炎,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感染、免疫異常、遺傳有關。起病緩慢,反復發(fā)作,腹瀉次數不定,腸鳴音明顯。
(5)潰瘍性結腸炎 是指直腸或結腸粘膜淺表性,非特異性炎證表現(xiàn)。起病慢,大便次數5次以上,還伴有發(fā)熱、貧血、消瘦等表現(xiàn),好發(fā)于20~40歲的人。
(6)偽膜性結腸小腸炎 臨床表現(xiàn)為大便次數多,最多可達每天30次以上,另有腹痛,發(fā)熱可達40度以上。發(fā)病非常急。
以上就大便次數增多與疾病的關系舉出一些病例,除了上面一些疾病外,還有許多疾病均可引起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大家應該記住的是,當有腹瀉發(fā)生時,由于腹瀉過程中排出大量的水,會使人體失水過多而引起脫水,甚至休克,所以,一旦出現(xiàn)大便次數增多,應立即去醫(yī)院,如在夏天出現(xiàn),應去腸道門診就診,夏季往往容易患腸道傳染病,需進行專門而嚴格的治療和控制,以免引起大規(guī)模的傳染病蔓延。
2.便秘
不同于腹瀉的大便次數增多,便秘是指大便次數少而且排出困難。有的習慣地二到三天大便一次,應該認為是正常的,但任何原因的三天以上而無大便,則是不正常的。
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但歸結起來不外乎為病理性的便秘和生理性的便秘兩種。
病理性的便秘:常見病有腫瘤、腸粘連巨型結腸造成腸梗阻,腹腔內腫物壓迫腸道均可引起便秘。
生理性的便秘:可由運動少致胃腸功能減弱,飲食物中含粗纖維少,排便不及時,精神緊張等諸多因素引起。
無論是何種原因造成便秘,便秘本身都會對機體造成許多不利的影響。因為,大便中含有許多代謝廢物,如果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這些廢物就會被腸道重新吸收回人體,嚴重的還會引起中毒癥狀,所以不應小看便秘,或因為沒有癥狀而不去重視。便秘的自我治療方法可通過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加強運動以促進胃腸蠕動,多喝水以增加腸道水含量,改變大便的不良習慣等。如果這些方法沒有什么作用,應考慮采用藥物治療。對于一些由于腹內腫物或腸道本身疾病引起的便秘,還應區(qū)別于普通便秘,加以治療。
便秘還會由于大便中含水少,干燥、堅硬,而使得在排出時困難,這時還會引發(fā)痔瘡的形成,以及肛裂,引起出血,甚至發(fā)炎,破潰,造成難以啟齒的痛苦。
二 大便性狀、氣味辨病
大便的性狀主要是指大便形狀上的變化。正常大便的形狀應該是軟而成形的。主要異常改變有:
(1)稀糊狀便 因為蠕動亢進或分泌增加所致。見于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尤其是急性胃腸炎時。
(2)米泔樣便 像淘米水一樣,含有粘液塊,量較大,見于霍亂和副霍亂病人。
(3)粘液便 正常糞便中可含有少量粘液,但混于糞便中而不明顯。如果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粘液,稱為粘液便。小腸炎證時,粘液混于糞便中;大腸病變造成的粘液便為糞便與粘液不相混合。
(4)膠凍狀便 常為患過敏性結腸炎的病人在腹部絞痛后排出,也可見一些患慢性菌痢的病人。
(5)細條便 如果大便呈細條狀,甚至只有筷子般的粗細,有時上面有一條明顯的溝出現(xiàn),多為腸內占位性病變引起,如腫瘤等。
(6)球狀便 多由于便秘引起,也可由于腸套疊、腸痙攣等引起。
(7)大便氣味辨病 正常糞便中因含有蛋白質分解物——靛基質及糞臭素等而有臭味,肉食者臭味重些,素食者臭味輕些。如果氣味為惡臭,則多見于慢性腸炎、胰腺炎,尤其是胃腸癌潰爛引起。
三 大便顏色辨病
正常人的大便中因為含有糞膽素,而使得大便呈黃褐色。常見的顏色變化有以下幾種。
(1)橘皮樣顏色 即深黃色,這種大便顏色加深,是由于糞便中糞膽元增多而造成的??梢娪谌苎渣S疸,惡性瘧疾,中毒等情況。
(2)白色 由于膽汁減少或缺失以致糞膽素相應減少而致。常見病有阻塞性黃疸。
(3)白色呈奶酪樣 常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完全。常見于消化不良和胰源性腹瀉。
(4)白色粘液便 最常見的是由各種腸炎引起。
(5)綠色便 常呈稀汁樣。最常見于急性胃腸炎。
(6)黑色便 大便光亮而呈柏油樣,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一般提示出血量較大,多在500~1000ml左右,需及時進行治療。
(7)紅色便?。ㄔ斠姵鲅徽拢?。
祖國醫(yī)學在大便辨病上,經幾千年來的臨床體會,對一些大便異常及排便異常做出了許多經驗總結。
比如:便秘多因熱結腸道,津虧液少或陰血不足,大腸燥化太過,失于濡潤,傳導遲滯所致。如便秘兼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多是陽虛寒凝,腸道氣機滯塞而致。如果大便清稀,腹疼腸鳴,兼有發(fā)熱惡寒,頭痛體痛者,是外感風寒,侵及腸胃。并有一些很好的方劑,在治療學上有重要意義,至今仍經久不衰,對于一些較頑固的便秘及腹瀉往往有奇效。
第四節(jié) 鼻涕辨病
鼻涕,是由人的鼻粘膜分泌的一種無色、透明,稍有粘性的分泌物。對于人體來說,鼻涕有濕潤空氣,吸附細菌及灰塵,保持鼻腔濕度等作用。一些疾病往往引起鼻涕的量、顏色以及性狀的改變。
一、顏色辨病
(1)黃色粘稠量多的鼻涕 這種鼻涕非常粘稠,不易擤出鼻腔。常見于感冒引起的鼻腔粘膜充血,分泌量增多而致。也可見于慢性鼻炎,副鼻竇炎等疾病。
(2)黃色清稀量多的鼻涕 這種情況多為上頜竇中的漿液性囊腫破裂后,經鼻腔流出,量多,呈水樣。
(3)透明清稀量多的鼻涕 這時,鼻涕如清水一樣,不停地產生和流出鼻腔。多見于風寒感冒,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另外,在有大量流淚時,由于有鼻淚管相通,故鼻腔中會有大量眼淚,所以常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形容。
(4)白色粘稠量多的鼻涕 最常見于一些患有慢性鼻炎的病人,常年間斷地出現(xiàn),并有鼻子不通氣等癥狀。
(5)白色豆腐渣樣的鼻涕 這種情況較少見,常常還伴有奇臭無比,見于一種叫作干酪性鼻炎的疾病。
(6)黑色鼻涕 多是由于吸入了黑色灰塵等引起,本身并無特殊病理性意義。一些煤礦工人常有這種情況。
(7)綠色、粘稠、量多的鼻涕 多由鼻炎及鼻竇炎等化膿性疾病引起。
二、性量辨病
(1)血性鼻涕 詳見出血一章
(2)鼻涕減少 鼻涕減少是通過鼻腔干燥來體會的。這種情況,可見于慢性萎縮性鼻炎。
鼻腔粘膜受到各種刺激后,均會產生過多的分泌物。一般而言,清稀無色的鼻涕為卡他性炎證,粘稠發(fā)黃或發(fā)綠的鼻涕多是鼻本身或鼻竇的化膿性炎證引起的。
第五節(jié) 痰液辨病
痰是氣管、支氣管和肺泡產生的分泌物,是咳出來的,應區(qū)別于口水。正常情況下,這種分泌物量很少。痰液的異??商崾驹S多種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痰液辨病,主要從量、顏色、氣味、性狀幾方面入手來說明與疾病的關系。
一 痰量變化辨病
正常人一般不咯痰或僅有少量的痰,起到凈化呼吸道的作用。當痰量增多時,一種情況可由呼吸道受刺激,如吸煙或空氣污濁引起。另外,可見于一些呼吸道疾病,如肺部慢性炎證,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疾病。
通過痰量的變化,還可以了解病情情況。如痰量由多變少,提示病情好轉;如痰量由少變多,多提示病情在進展,或病情性質改變。
二 顏色
正常人咯出的少量痰,多為無色或灰白色。病理性的痰色有以下幾種。
(1)紅色或棕紅色痰 多為痰中含有血液或血紅蛋白所致。見于肺癌、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肺水腫等疾病。痰中如有鮮紅血絲,常見于初期肺結核,也可由于咳嗽時間長,用力引起,但為偶然出現(xiàn)。鐵銹色的痰多是由于痰中含血紅蛋白所致,多見于肺炎,肺梗塞等;粉紅色泡沫樣痰,是急性肺水腫的特征性變化。
(2)黃色或黃綠色痰 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膿性細胞,常見于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干酪樣肺炎等疾病。
(3)褐色痰 見于阿米巴原蟲感染引起的阿米巴肺膿腫,以及慢性心衰等疾病。
(4)黑色痰 這是由于吸入了大量灰塵引起??梢娪诿旱V工人及大量吸煙者。在停止接觸這些物質后,會逐漸變?yōu)檎!?/P>
(5)爛桃樣痰 見于肺吸蟲病,咳出的痰中帶有大量壞死的組織而導致的。
三 氣味
正常人的痰液常無特殊的氣味。氣味的異常有以下兩種情況。
(1)血腥味 由于痰液中含有血液的緣故。見于肺結核,肺癌,支氣管擴張等疾病。
(2)惡臭味 見于肺膿腫,肺癌晚期,支氣管擴張等疾病,由于其中含有壞死的組織成分導致痰味惡臭。
四 性狀
(1)粘痰 見于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早期肺炎等。
(2)稀薄而有泡沫痰 見于肺水腫。
(3)膿痰 見于肺膿腫,膿胸,空洞型肺結核。
(4)血性痰 見于肺結核、肺癌。
(5)塊狀痰 見于肺壞疽,肺結核。
中醫(yī)學對于痰液也有不同的分類,并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有寒痰、熱痰、風痰、濕痰、燥痰等類型,往往對應于不同的西醫(yī)病名。通過以上的介紹,在就醫(yī)時,我想您一定能為醫(yī)生提供準確而有力的線索,以幫助診斷。
講到這里,分泌物和排泄物辨病就講完了,除了以上各種分泌物、排泄物外,還有一些女性特有的如乳汁、白帶、月經,將在婦科一章中專門介紹。分泌物和排泄物是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容易地觀察到的。掌握一些常識性的知識,不但能提醒您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在患病后,也能為醫(yī)生提供一些有力的線索,協(xié)助疾病的診斷,為您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