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文 / 水天共色
為人父母,大都在有生之年精心撫育孩子,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給孩子創(chuàng)造最好的學習環(huán)境,給孩子找最好的學校和老師,只要是最好的都恨不得全拿來給孩子?;钪臅r候所考慮的是給孩子留點啥,想到的是孩子上大學需要錢,將來結婚需要錢,買房子需要錢,找工作需要錢。于是在活著的時候拼命工作賺錢,以期攢錢給孩子將來用,唯獨沒有想到自己,即使在彌留之際,想到的還是孩子,留給孩子的是自己辛苦一輩子的存款。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那么,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要給孩子留些什么,才最有意義?看了下面一則小故事,我想對你或者對他會有所啟發(fā)。
林則徐即是一位嚴禁鴉片、抗擊殖民列強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勤政愛民、守法奉公的好官,更是一位教子有方,愛子有法的好父親。在他的書房里掛著這樣一副對聯(lián):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在“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銀”的年代,他的財產(chǎn)還不如他一年的“養(yǎng)廉銀”多,雖然沒有多的錢財,但他留給兒孫的是他的一身傲骨和一生正氣。
“留錢做什么?”一語驚心,直白如一泓清泉,高潔如出水芙蓉。子孫若比父輩強,是不需要父輩的錢的。他們會依靠自己的才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甚至超過父輩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而父輩若留下眾多財富,只會使子孫心生懶惰,損害其志,消磨斗志,最終一事無成。子孫若不如父輩,,留在多的錢也只是杯水車薪,也不能讓他幸福生活一輩子,坐吃山空,早晚敗光家業(yè),流落街頭。
留錢做什么?賢能者損其志,愚鈍者增其過。賢能者因有現(xiàn)成的財富可用,而不思進取,缺少抱負;愚鈍者因有現(xiàn)成的財富用,而吃喝玩樂,享受生活。給兒留錢本有心,前程斷送卻無意。父母不應被兒孫所累,活著的時候好好活著,好好工作,錢多錢少夠花就好。
俗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后輩長大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他們會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屬于自己的天地。而父母不能陪伴兒女一輩子,父母的錢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若真想給兒孫留點什么,不如留下能讓兒孫創(chuàng)造價值財富的知識、能力、素養(yǎng)、品德、毅力、耐心、勇氣等。
讓孩子接受教育,學習文化知識,飽覽詩書,通讀古今,上曉天文,下知地理,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與人交往,誠實守信;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工作扎實,業(yè)績斐然;創(chuàng)新進取,令人贊嘆;克服困難,毫無懼色;做事穩(wěn)重,持之以恒;談吐文雅,說話幽默;品德高尚,受人尊敬。讓孩子擁有善良,讓善良成就孩子;讓孩子能夠堅強,讓堅強鍛煉孩子;讓孩子學會謙卑,讓謙卑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生活,讓生活教育孩子。當你的孩子擁有了這些品質,你還擔心孩子將來的前程嗎?
與其留錢給兒孫,不如留德伴兒孫。
來源 紅袖添香
其二 文/德哥
據(jù)說,當年林則徐的書房里掛的一副對聯(lián)是這樣的: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P>
說實在的,我不清楚林則徐這副對聯(lián)的寫作背景,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言行一致真的沒有留錢給子孫,更沒有機會考究過其子孫得了“留錢”或者沒得“留錢”所受到的影響。今天,我寫下這個題目,無非是想以此為“話引”,說些閑話而已。
從林則徐的“對聯(lián)”看,這是一個對后代教育培養(yǎng)的嚴肅話題。本來,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名人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孫個個是英雄豪杰,一代勝過一代。事實上,又有幾人能夠如愿?不知是什么原因,反正我覺得,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比方說魯迅,他在當時那個時代已登上文學的頂峰,他的兒子和孫子,恐怕再怎么樣努力,也難以在這方面超過他。其他人也是如此,不必再作什么論證的了。但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這與留還是沒留錢給子孫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傲翦X”也不一定就會對子孫造成“損其志”或“增其過”的后果;沒留錢也未必就能激發(fā)其斗志,以至成為有用之才。
據(jù)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已決定捐出他的大部分財產(chǎn),不想留給兒女,使他們免遭錢太多的禍害;美國財政部部長鮑爾森把自己家庭中99%的財富捐給一個環(huán)?;鸷筮@樣說:我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我不想把錢留給他們。原因是一樣的,都擔心留大多的錢給兒孫們,生活條件太好了,會使他們喪失斗志,不思進取,從而走上腐化墮落的道路。實話實說,我以為比爾·蓋茨和鮑爾森的“事跡”不具備可學性。其一是,他們的1%財產(chǎn)也足夠我們用幾輩子了。金錢,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是一個負擔,捐出去后反而是一種解脫。其二是,他們的兒輩決非等閑之輩,要父輩養(yǎng)活簡直是一種恥辱。但是,我們的國情有別,能留錢給子孫,于子孫而言,善莫大焉。因為只要有了錢,牛奶會有的,面包會有的;進而房子才會有,車子才會有;再往下想,妻子才會有,官位才會有。只有這樣,錢才能生錢,獲取更多的錢。再說,誰又能肯定子孫一定會從此腐化墮落,成為紈绔子弟呢?相反,那些身無分
文的窮光蛋,有幾人能做到窮則思變,奮發(fā)圖強,從而成為富翁的呢?事實上許多成功人士就因為能站在父輩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較高起點上以登上更高的臺階的。
如今的人都變得現(xiàn)實了,對那種就是把錢揮霍掉也不留給兒孫的做法頗為反感,因此,節(jié)衣縮食也要給后代留更多的財富,使兒孫們的日子過得逍遙自在、悠哉優(yōu)哉,以顯示自己作為長輩的本事。沒能正兒八經(jīng)賺錢的,邪門歪道也得用,就是偷、搶、騙也得撈到錢,為的是讓子孫有福享。如今貪官多,也許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其實,將心比心,我要是有機會賺到了錢,也一樣會為兒孫們著想。因為現(xiàn)實的狀況是,在我國這種生態(tài)環(huán)境里,希望通過自身的力量立足社會實在太艱難了。再說,留錢給子孫再怎么不好,也比那些一旦有了錢,就擁有三妻四妾,或者豪賭,或者吸毒,將錢財揮霍掉不知要好多少倍!
本來,男女都一樣,有錢就變壞的可能性還是有的。說句心里話,沒有誰來到這世上就是為了捱苦的。歷史上就有許多“富”至“腐”的先例?!案徊贿^三代”,其實也是對“富人”發(fā)出的一個忠告。不要說是人,就說動物園的野獸老虎等,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連捕獸的本能也丟掉了。剛才,我在人民網(wǎng)上看到了一組攝影照片,說廣西一家動物園有意讓老虎與牛搏斗,以訓練老虎的野性,培養(yǎng)老虎放歸大自然后能夠生存下去的本領。但不管怎么說,這些僅僅是個別現(xiàn)象,并不是普遍規(guī)律。
然而,話又說回來,“先富”起來然后取得留錢給子孫資格的,于多數(shù)人而言,僅是一種美麗的幻想,沒有幾人能使夢想成真。事實上,養(yǎng)活自己尚且不易,又何談什么“留錢”或者“不留錢”呢?
摘自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