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具。共置也。從廾從貝省。古以貝為貨?!毙∽熬摺鄙蠌哪浚试粡呢愂?。
《說文》:“置。赦也。從罒直。”段注:“攴部曰'赦。置也’。二字互訓。置之本義為貰遣。轉(zhuǎn)之為建立?!戾|曰'與罷同意是也’?!睆倪@個定義看,赦可能是設的假借字。本文要考證的甲骨文字如圖:
![[轉(zhuǎn)載]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八十五:鈥溨免濃溇嚌澅緸橐蛔鄭ㄌ致鄹澹 [轉(zhuǎn)載]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八十五:鈥溨免濃溇嚌澅緸橐蛔鄭ㄌ致鄹澹](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308/34237529_1)
甲骨文 置 具為同一字
許慎編寫《說文》時沒有見到甲骨文,所以當我們破譯甲骨文這個字的時候,就面臨這個甲骨文字究竟是“具”還是“置”的問題。
按照許慎的定義,“具”是供置貝(貨也。)“置”是封官建制。這兩個本義哪一個更適合上圖這個甲骨文字呢?我認為是“置”不是“具”。
首先我們看這個甲骨文字的造字。上從鼎下從廾,字面造字的會意是雙手安置大鼎。鼎是殷商禮器之最,所以安放鼎有安定政權(quán)之義。這兩個甲骨文字一字雙手在下,一字雙手在上,是祭祀時安放大鼎的兩個步驟?!爸芏Y凡試盧事,置而搖之?!鞭D(zhuǎn)引自《康熙字典》這個甲骨文的會意大概就是“置而搖之”的本義吧?!豆盼淖诸惥帯分惺珍浳謇撟志鶠樯蠌亩ο聫霓?/SPAN> ,沒有一例是從貝的造字。由置鼎引申為設置官吏,這是該甲骨文字演化的主線:
《周禮·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注】“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
《玉篇》:置“立也……安置也。” 《廣韻》置“設也”。
《卜辭》一見:“…置,伐…不…”(甲3365)
以許慎《說文》:“具。共置也。從廾從貝省。古以貝為貨?!边@一定義看,“具”多與貨幣錢物發(fā)生意義上的聯(lián)繫。
《廣韻》:具“備也。辦也。器具也?!?/FONT>
《儀禮·饋食禮》:“東北面告濯具?!?/FONT>
在西周造字這個字本字開始分化的出現(xiàn)了從貝從
廾的金文造字(見左圖上中和下左),戰(zhàn)國時期“具”“置”兩字同時出現(xiàn)。
![[轉(zhuǎn)載]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八十五:鈥溨免濃溇嚌澅緸橐蛔鄭ㄌ致鄹澹 [轉(zhuǎn)載]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八十五:鈥溨免濃溇嚌澅緸橐蛔鄭ㄌ致鄹澹](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308/34237529_3)
簡書具
![[轉(zhuǎn)載]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八十五:鈥溨免濃溇嚌澅緸橐蛔鄭ㄌ致鄹澹 [轉(zhuǎn)載]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八十五:鈥溨免濃溇嚌澅緸橐蛔鄭ㄌ致鄹澹](http://image63.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8/0308/34237529_4)
簡書置。
就字義看,這兩個字演化方向是形成了《說文》中的兩個定義見本文開篇。兩字本義均有“供置”“設置”的意思。
就字形看,這兩個字中簡書具從目從廾,簡書置從目從乚從罒。
就造字看,具是會意字:雙手持貝;置是形聲字,直亦聲。採用的是不同的造字方法。
就發(fā)音看,具為忌遇切,置為陟吏切,音近可轉(zhuǎn)。
據(jù)此可以初步推斷:該字甲骨文本字從鼎從廾,西周時期分化出新字為從貝從廾,戰(zhàn)國時出現(xiàn)兩種異體:簡書具從目從廾,簡書置從目從乚從罒。就形音義判斷這兩個字可能是由同一個甲骨文字分化而成。其聲音上的細微差別可能是由使用在不同的方言區(qū)所導致。從造字方法上看,會意字要早于形聲造字,故“置”可能是後起字??脊虐l(fā)現(xiàn)也證明漢字“置”的出現(xiàn)確實晚于漢字“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