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做股票交易的時候,對于上影線和下影線重視程度不夠。在做股指交易的時候,對于上影線和下影線的形成過程和演化的研判,其實很有意義。 上影線意味著沖高回落,下影線意味著探底回升,上影線成交量越大,意義越大,這是簡單的判別方法。要將他們納入到中級甚至更高級別的走勢里面,才有可操作意義。也就是說,簡單的日線級別,K線的標準意義并不大。 更為精確的說,要把上下影線放在日線以上級別放在牛市熊市里面進行探討和觀察研究,更有意義。 比如,牛市里面的上影線,可以理解為雖然進攻受阻,但是還具有繼續(xù)進攻的能力,況且上影線意味著已經(jīng)攻了一遍,再度進攻就容易一些;對于熊市來說,好不容易發(fā)動進攻,居然被打退回來,俗話說兵敗如山倒,隨之而來的,很有可能是大退步。另外,對于牛市來說,較長時間的上漲之后的急漲放量之后形成的上影線,往往會出現(xiàn)回調(diào),而且會較大幅度較長時間的調(diào)整洗盤,然后才能繼續(xù)上漲。 熊市里面出現(xiàn)的帶量上影線,可以看看七月十九號創(chuàng)業(yè)板的走勢,然后不妨去預測它的下一步。這個圖形,應當是可怕的。 下影線,標準意義是止跌線。成交量越小,止跌意義越大。我們看到重大走勢的小股票,劃出縮量下影線之后,往往會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那么,急跌帶量的下影線,最多意味著下跌速度變緩但不是見底的標志;而長期縮量下跌之后的縮量下影線,則有可能意味著往上變盤。 如上所述,但就上下影線的當日盤來看其意義,遠不如放在重大走勢和周期里面來考察。那么他們對于短線和中級甚至更大級別的交易的指導意義,大不一樣。 上漲過程里面做空的人怕陽線,而下跌做多的人怕陰線。但是當大盤快衰竭的時候,重大的機會恰恰產(chǎn)生于這陽線陰線里面。這個時候,需要膽識。 稍有經(jīng)驗的人喜歡等待下影線形成才開始出擊,但是往往和頂部相比已經(jīng)失去一些機會。比如,這波見頂是在七月十一號,很多人以為還有繼續(xù)上漲的機會,可是熊市里面,哪有如此大的如此多的機會呢。 熊市里面的上影線,特別是那種很費力的維持,容易醞釀大的空頭;相反,牛市里面的下影線,特別是那種有一搭沒一搭的縮量洗盤下跌形成的下影線結(jié)構(gòu),則意味著大的多頭。 對于風險來說,牛市里面的上影線結(jié)構(gòu),風險不大,熊市的帶量上影線,風險則大得多;熊市里面的下影線,有可能是止跌的標志,但僅僅限于短線,中級走勢則遠遠不足以說明;而牛市里面的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運行形成的下影線,則意味著變盤的來臨。 上述技巧,雖然易懂,但是要好好掌握,則不容易。一旦能夠靈活運用,那就值得恭喜了。 舉個例子吧: 上周五,我與朋友做空股指,但是上午的幾個震蕩動作,把他晃點了,幾次短線損失了一些。我勸他,雖然這個時候,創(chuàng)業(yè)板創(chuàng)了新高,中小板也在上漲,似乎要對主板產(chǎn)生積極影響,但是主板要是有能力早上2100以上了,所以這個時候,實際上也只能勉力維持。 同時,這個時候,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板極有可能走出上影線,那么只要走出上影線,那就意味著完蛋,特別是創(chuàng)業(yè)板??墒?,創(chuàng)業(yè)板從創(chuàng)新高走出帶量的上影線陰線這個過程,股指跌了接近九十點,那是多么大的機會,而且重大上影線的形成,還意味著進一步的下跌。 總之,你在交易的時候,不要貪圖短線利益,這樣你會失去很多。上周四和周五,只要做短線的,幾個假動作就把你洗出去了。 一定要靜下心來,慢慢的體會盤口順著預測運行,那才是一種收獲,一種快樂。 多頭在牛市要果斷出擊下影線,空頭在熊市要果斷出擊上影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