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e Bre, 瑞士盧加諾布雷山,半山坡山有一個村子叫布雷村。村子背靠布雷山,俯瞰盧加諾湖,民居坐落在巖穴中,民房大部分是以青色的石頭砌成的。一座座石頭房子恰似城堡,日落以后的村落靜的出奇,外墻上的巖畫壁畫和門前的工藝品使這里充滿藝術(shù)氛圍。村子口有高大的教堂,還有先人的墓園。村外山坡有田園,奶牛在吃草,村民抱著孩子在采摘自家種的蔬菜。走在由清一色的石頭鋪就的小路上,有如恍如隔世的神秘;也有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這里的風(fēng)貌就是700年前的樣子,總體上沒有大的變化。

001.布雷山上的布雷村

002.村民在摘菜

003.村民的微笑
“上不在高,有仙則靈”。布雷山海拔只有1500多米高,在擁有眾多超過4,000多米高峰的瑞士實在是小矮子。布雷村位于半山坡的800多米高處,是瑞士陽光照射最長的地方,所以人們稱它為“最陽光的村子”。站在布雷山上盧加諾盡收眼底,往南望去就是意大利的米蘭,阿爾卑斯山的雪峰更會自然而然的飄進(jìn)視野?,F(xiàn)在全村有居民不過1,000多人,他們有祖輩幾代的“土著”居民,也有外來的“新移民”。雖然同為村民,他們卻不是擁有一個“趙錢孫李”的大戶,也沒有共同的祖先,反倒是來自20多個不同的國家。有的是世代以土地為生的農(nóng)民,也有的是以作畫賣工藝品為生的藝術(shù)家。這里是名副其實的“小聯(lián)合國”。

004.村子口的教堂

005.村子有田有牛

006.小孩看看我們又看看大牛

007.遛狗人給我講了一些村子的歷史,然后就不見蹤影了
從盧加諾乘纜車到達(dá)終點,再順著路標(biāo)行走半個小時就看到了這個悠然的布雷村。夕陽西下,村子在青山和綠水的映襯下,像一幅古樸的地中海油畫,靜靜的浮在半山中。沿著石階前行,一陣陣清脆的鈴鐺聲音吸引了我們,那是大牛在悠閑的吃草。石頭街道蜿蜒向前,迎面走來兩個小男孩,看看吃草的牛,又看看我們來自東方的“洋人”。路旁的一個小菜園里,婦人抱著孩子在摘菜,看著我們到來,善意的沖著我們微笑:那個小娃娃好可愛。一位遛狗的男人和我主動搭訕起來,給我大概講了一些有關(guān)村子的歷史和地理知識。我知道他是一個幾代住在這里的“土著”居民。

008.跟著村民進(jìn)了村

009.大概是藝術(shù)中心

010.石頭鋪路
從盧加諾乘纜車到達(dá)終點,再順著路標(biāo)行走半個小時就看到了這個悠然的布雷村。夕陽西下,村子在青山和綠水的映襯下,像一幅古樸的地中海油畫,靜靜的浮在半山中。沿著石階前行,一陣陣清脆的鈴鐺聲音吸引了我們,那是大牛在悠閑的吃草。石頭街道蜿蜒向前,迎面走來兩個小男孩,看看吃草的牛,又看看我們來自東方的“洋人”。路旁的一個小菜園里,婦人抱著孩子在摘菜,看著我們到來,善意的沖著我們微笑:那個小娃娃好可愛。一位遛狗的男人和我主動搭訕起來,給我大概講了一些有關(guān)村子的歷史和地理知識。我知道他是一個幾代住在這里的“土著”居民。

011.典型的巖穴

012.剛回家的村民

013.一只貓在盯著我

014.700年來村子的格局沒有大的變化

015.墻壁上有養(yǎng)羊的圖畫

016.巖穴,石頭的窯洞

017.mini cooper成為一個符號,牌子也挺講究的221177
那個遛狗的中年人用嘰里咕嚕的英語向我介紹了村子的情況,之后就像幽靈一樣不見了蹤影。環(huán)顧四周,感覺就是太靜了。似乎是村子里的人都躲在陰森的巖洞里,在看我們的一舉一動。村子口的汽車很豪華,個個都是名車。若是沒有這個現(xiàn)代化的符號,我真的有點發(fā)懵了。

018.久遠(yuǎn)的感覺

019.仿佛時空都靜止了

020.村子里充滿了藝術(shù)的氣息
走到村子口時,正好趕上一個公交車開來,車上的下來的想必都是村民,他們手里拎著袋子,大概是下班回家或是進(jìn)城買菜歸來。跟著村民進(jìn)入到村子里,一棟棟石頭屋子立在眼前,石頭的墻壁,小小的窗口,在幽黑的傍晚卻不見燈影,有些神秘,大有巧入無人之境的感覺。心里默默的嘀咕著:這里能住人么!前行抬眼,看見一個掛滿工藝品的巖穴,像是工藝品店,又像是酒吧。門前的蒙娜麗莎在向我們微笑著。一面巨大的石頭墻壁開著一個小小的方窗,窗下是一朵盛開的小花,小窗被白色的紗簾遮掩,我正在肆無忌憚的胡拍,紗簾下的一只黑貓正在監(jiān)視著我的一舉一動。

021.水房
在村子出口處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石頭的空房子,里面有一個搖把,下面是水井。因為水在從前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所以水房要擺在村子口,騾子和人飲用都必須從這里取水。如今源源不斷的盧加諾湖水早已變成了當(dāng)?shù)厝说摹白詠硭薄8叽蟮慕烫檬侨藗兊男撵`寄托,這是村子的地標(biāo),從布雷山望到的第一個建筑非他莫屬。與教堂相對的是先人的墓園,大理石的石碑看上去很新,像一個小公園,全然沒有我們墳串子那種陰森森的感覺。

022.教堂

023.墓園
行走在布雷村,看不到炊煙裊裊,也聽不到雞鳴狗叫。倒是很多的工藝品裝進(jìn)了我的腦海,其實這里已經(jīng)是盧加諾有名的藝術(shù)中心了。因為時間的原因,我沒能進(jìn)入中心參觀。這里的藝術(shù)中心要感謝一個名叫施密特的德國藝術(shù)家,是他在1920年開辦了藝術(shù)館并且利用他的影響力不斷地雕琢,把布雷村變成了今天的藝術(shù)中心

024.靜靜的村子

025.村口的路牌,52路公車直通盧加諾市內(nèi)

026.布雷村的位置

027.纜車也可以到達(dá)這里,我推薦搭乘纜車上山,乘公交下山。
上溯到1912年,布雷村才有公路和汽車通往盧加諾,此前這里和外界的交通工具就是騾子。而村民們從事的是地道的農(nóng)活:養(yǎng)羊。布雷村是一個缺少雨水的地方,在高山打井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大工程,所以這里沒有其他的耕作農(nóng)業(yè)。由于低下的生產(chǎn)力水平,很多村民不堪忍受艱苦的生活被迫外流到世界各地,有的到了瑞士的其他地方,也有的到了德國法國意大利,甚至到了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據(jù)信,北美是外流最多的地方。很多人來到了當(dāng)時的新英格蘭--美國。在美國紐約的愛麗絲島的移民博物館花名冊里找到了很多是布雷村的人姓氏。由于相對閉塞,布雷村才得以保護(hù)下來。文件表明,1359年來自于科莫(Como)地區(qū)的茹思卡家族成為布雷村的最早居民。直到1591年這里只有178人,1970年有411人,1991年有786人,2010年有1,008人。在上世紀(jì)50年代,人們在這里發(fā)現(xiàn)的墓穴里得知布雷山在公元前5世紀(jì)就已經(jīng)有人類活動了,有關(guān)村子的歷史相信也是來自于墓葬的發(fā)現(xiàn)。

028.最高的山峰就是布雷山,下面是盧加諾湖,盧加諾盡收眼底。
從布雷村出來時,天色已經(jīng)發(fā)黑,只有遠(yuǎn)處的夕陽時隱時現(xiàn)的出現(xiàn)在盧加諾的山水之間。盧加諾湖水像一幅綿柔的綢段,裱糊著布雷村,好一副悠然的地中海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