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掃盲運動開展時,國家定的標準是認識1200個漢字,就可以摘除文盲的帽子,并閱讀《人民日報》不發(fā)生歧義。九年義務(wù)教育,學(xué)校老師大概教給你認3000多個漢字。國家在1988年公布的《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選收2500個常用字、1000個次常用字,總共只有3500字。所以王朔在小說中曾開玩笑說,連錯別字認識三千來字,還是比較靠譜的。 如果再多認識五六百字,達4000字,一般是以文字為生的人,比如編輯、語 漢字到底有多少,至今沒有人能說出個確切數(shù)字。不過,人們有一個簡便而常用的統(tǒng)計辦法, 就是羅列收字較多的字典中的字數(shù)。 據(jù)說甲骨文約3500個至4500個字。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完整的字典,是東漢時許慎編寫的《說文解字》, 收錄9353個漢字。后來,南北朝梁陳之間的顧野王撰寫了《玉篇》, 收字16917個。宋代王沫、司馬光等編的《類篇》,收字31319 個。明代梅膺柞撰寫的《字匯》,收字33179個;張自烈的《正字通》收字也在33000個以上。清代張玉書等編的《康熙字典》收錄47025個字,是我國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了。 本世紀初, 歐陽溥存等人編了一本《中華大字典》, 收字48000多個, 比《康熙字典》又增加了一些。1968年, 我國臺灣省中國文化學(xué)院出版部出版的《中文大辭典》收字49905個。1986年10月, 由四川辭書出版社和湖北辭書出版社開始出版的《漢語大字典》,共計收列單字56000左右。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肥杖肓?7019個漢字,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了。而已經(jīng)通過專家鑒定的北京國安咨詢設(shè)備公司的漢字字庫,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據(jù)稱是目前全國最全的字庫了。 與龐大的漢字庫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歷代日常書面語常用的不同的漢字數(shù)量一般都控制在三四千個。數(shù)量上并沒有超過最初的文字甲骨文。 在漢語中,特別是現(xiàn)代漢語中,字和詞大不相同,字不等于詞。一般來說,詞比字的單位大一些,可以由一個字構(gòu)成,也可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成。比如:“中、國、人、民”不過四個字,但由它們組成的詞卻遠不止四個, 如: “中國、中人、國人、國民、人中、人民、民國、民人” 等等。因此, 字有五六萬個, 但漢語的詞匯卻遠遠不止這個數(shù)目。在我國,字典一般收單字, 詞典主要收詞匯,二者是不相同的。比如《漢語大字典》收字56000個, 而《漢語大詞典》收單字2萬多, 收詞條就有30萬了。再說, 詞典所收的詞條,不一定限于詞, 成語、熟語和某些短語都會收入, 漢語大型詞典要收詞四五十萬條并不困難。如前面提到《中文大辭典》收字不到5萬, 所收詞條就有37萬多。 漢字有多少, 我們尚可說出個不太離譜的數(shù)字來, 但要問漢語的詞匯有多少, 究竟有多少詞條, 那才真是讓人難以說出個估計數(shù)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