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式編輯器的安裝方法二. 打開公式編輯器窗口的方法 1.打開編輯器新窗口的方法 2 激活Word文檔中公式的方法 三. 公式編輯器的工具 四. 用公式編輯器創(chuàng)建公式的基本方法 1.創(chuàng)建常見公式的基本方法舉例 2.創(chuàng)建多行公式的方法舉例 3.創(chuàng)建矩陣公式的基本方法舉例 4.利用矩陣模板創(chuàng)建多行公式的方法 五.公式編輯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1.插入點的置入方法 2.公式中各個元素的選定方法 3.公式中各個元素的刪除方法 4. 公式的復制方法 六.公式各元素的調整和修飾方法 1. 字符大小的設置和調整方法 2. 字符格式的設置和調整方法 3. 公式中各元素微位移的方法 4. 公式中各元素間距的調整方法 5. 給公式編號的方法 6. 公式的修飾方法 7. 公式行間距離的調整方法 (正文) 工程技術人員在編寫文章時,經常需要輸入公式。公式里的符號都是物理量的符號和數學符號。根據國際標準(ISO 31和ISO 1000)和國家標準(GB 3100)的規(guī)定,物理量的符號必須用斜體字;單位的符號必須用正體字。至于數學符號,哪些用正體,哪些用斜體,在相應的國際和國家標準中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例如,當你將電壓的符號不用U或V,而是用Y 時,就相當寫了錯字;如果把電壓符號不用斜體,而用正體,就相當你寫了白字。同樣,如果把函數符號寫成斜體或把小寫字寫成大寫字,同樣是錯誤的。因此,當編寫公式時,就必須遵守這些規(guī)定,絕對不允許自行設定。使用Office軟件提供的公式編輯器編寫出來的公式都能滿足這些要求,但是,有相當的內容還是需要人工掌控。 在Word 2003中使用的“公式編輯器”實際是Design Science公司授權給微軟的MathType的簡化版本,二者并不兼容。但是,Word版的“公式編輯器”已經能滿足一般需要,因此,本文主要是介紹這種“公式編輯器”的使用方法。 一. 公式編輯器的安裝方法 因為公式編輯器不是Office的默認工具,所以,在安裝Office時,在“Office工具”選項必須勾選它,而且,還應該勾選“在本機運行”才可以。 如果電腦上沒有安裝過公式編輯器,可以從網上下載一個。也可以利用下述兩個方法之一把公式編輯器補裝上; 一法:插入Office光盤后,用“開始”→“設置”→“控制面板”→“添加/刪除程序”→“Microsoft Office 2003”→“更改”→“添加或刪除功能”→“下一步”→ 選“ 選擇應用程序的高級定義”→“下一步”→“Office工具”,各工具項展開后,如果在“公式編輯器”前有一個紅叉,就表明它沒有被安裝上,這時就應該點擊它,并且選擇“從本機運行”,再擊“開始更新”,直到出現“安裝成功”, 單擊“確定”。這樣,公式編輯器就安裝完成了。 二法:插入Office光盤后,用“工具”→“ 自定義”命令進入自定義窗口,然后再單擊左側窗口中的 “插入”和右側窗口中的“公式編輯器”,并將這個“根號阿爾發(fā)”圖標拖到工具菜單中。關閉“自定義”窗口后,再單擊剛拖出來的“公式編輯器”按鈕。如果,你已經安裝過公式編輯器了,就會出現公式編輯器窗口,靜待你輸入公式;如果你的確沒有安裝過公式編輯器,也會出現一個窗口,提示你是否安裝公式編輯器,然后按提示插入Office光盤。按提示一步步安裝就可以了。 如果你已經安裝過公式編輯器了,為了操作方便,也可以把它拉入主菜單中。方法是:“工具”→“自定義”→點擊“類別”中的“插入”→找出“命令”中的“公式編輯器”→把它拉到格式菜單中,會出現一個根號阿爾發(fā) 圖標。 二. 打開公式編輯器窗口的方法 要想創(chuàng)建一個新公式或修改一個已有的公式,必須首先使編輯器處于編輯狀態(tài)。怎么判斷編輯器處于編輯狀態(tài)了?最主要的標志有兩個,一個是在編輯窗口必然有閃爍的插入點在活動(在圖1左面的編輯窗口中的小虛框中就有這樣的插入點在閃動);第二個個標志是必然出現如下圖所式的編輯工具。什么是插入點,什么是編輯工具將在下面介紹。 圖1 公式編輯器窗口 1.打開編輯器新窗口的方法 如果你打算在Word文件中建立一個新公式,可以用下述方法打開一個編輯窗口: 一法:利用“插入”→“對象”→點擊“新建”選項卡中的“對象類型”為“Microsoft公式3.0”→“確定”后,如圖 1所式示的編輯窗口就被打開了。 二法:如果你已經把公式編輯器作為工具拉到主菜單中了,點擊這個圖標 就可以了。 2.激活Word文檔中公式的方法 如果你打算修改Word文件中的某個公式時,必須激活它,使它處于編輯狀態(tài)。這是修改公式的關鍵的一步。怎樣激活呢?有三個方法: 一法:對這個公式進行雙擊。例如,當你對下圖中的小圖(1)顯示的公式進行雙擊時,這個公式就變成小圖(2)的樣子,這就是激活了。也就是說這個公式處于編輯狀態(tài)了。這時公式中的插入點閃動了,編輯工具也出現了。 圖2 公式編輯器的激活 二法:在Word文檔中,單擊這個公式(這時在公式四周出現8個控制點,但是,仍處于Word狀態(tài)),然后用“編輯”→“公式·對象”→“編輯”命令進入編輯狀態(tài)。 三法:如果公式已經處于各種選定狀態(tài)(下述的表1所列的1號表至5號圖就是各種選定狀態(tài)。上圖的(3)則是公式全選狀態(tài)),這時只需按一下“Tab”鍵,就可以把公式轉換成編輯狀態(tài)了。 不過,有的時候文檔中的公式實際上是圖片,當然不能再把它打開。怎樣區(qū)分公式和圖片呢?如果是處于動態(tài)的公式,當雙擊它時,就變?yōu)榫庉嫚顟B(tài);如果是圖片,雙擊它時,圖片被選定的同時,還會彈出一個“設置圖片格式”對話框。 三. 公式編輯器的工具介紹 公式編輯器的工具有19個,見下圖。上面的一行是符號類,也就是說這些工具中都包含許多符號,供你直接把它們輸入到文件中。下面一行是模板類工具,它本身并沒有符號可以提供,但是,它可以提供一個模板,當你選定某一個模板后,應該根據需要,往這個模板的插槽中填入相應的符號,這些符號是由鍵盤或本工具中的符號欄來提供的。 圖3 公式編輯器中的工具 其實,上圖中所顯示的只是工具或模板的類別符號,真正實用的工具或模板是點擊它以后顯示出來的具體工具和模板。例如,在“分式和根式”、“上標和下標”、“積分”和“修飾工具”這四個模板中的具體模板有如下圖所示的內容。除了“修飾工具”以外,在另外的三個模板中都有插槽,待你填充。因為修飾工具不是模板。 圖4 模板和符號具體內容舉例 大家可以看出:在這些模板中的模板①和②樣子相同;③和④樣子相同,只是圖形樣子小有差異。它們的差別是:模板①是分數模板,分子和分母是要你自己鍵入的;模板②是代分數的分數部分的模板。 模板③只是為你前面已經鍵入的變量配上標和下標的;模板④除了要鍵入上標和下標外,還需把自變量的符號鍵入。 如上圖所示的符號欄的修飾工具也是很有特色的。這些工具只是給已有的字符上方加附加符號的,例如在字符X上加一個橫線表示平均值;在I上加一個交流符號表示是交流電流等。都是很實用的。 其他模板和工具我們將在應用它們的時候再作介紹。 四. 用公式編輯器創(chuàng)建公式的方法 了解了公式編輯器工具的含義以后,它的使用方法也就比較容易了。當編寫公式時,可以按正常的輸入法用電腦的鍵盤鍵入字符。但是,如果在公式編輯器中有你所需要的字符,就應該盡量采用它,否則,可能造成間距的不匹配。 1.創(chuàng)建常用公式的基本方法舉例 現在將在Word文件中創(chuàng)建下述簡單公式 的步驟說明如下: ①把鼠標指針插入Word文檔中你準備創(chuàng)建公式的位置; ②用在第二節(jié)《1.打開編輯器新窗口的方法》提供的方法打開公式編輯器。此時,在指定的位置(插入點)附近會出現公式編輯器的工具窗口和一個處于編輯狀態(tài)的公式編輯器小窗口,見圖1或圖5之(1)圖; 圖5 創(chuàng)建簡單公式方法舉例 ③用鍵盤鍵入“y=”后,再點擊“上標和下標”模板中的具體模具④(見圖2),這時將出現如圖5 之(2)的樣子。 ④在“上標和下標”模板中的三個插槽中分別鍵入x和上、下標,再用鍵盤輸入“+123”后,就如上圖(3)的樣子了; ⑤在公式的編輯框外點擊一下,編輯狀態(tài)結束,公式就編輯完了。 如果想改正上一步所輸入的字符,可以用刪除鍵刪除它。還可以按ctrl+z鍵,撤消上一步或上幾步的操作。 在編輯過程中,經常需要刪除或改正字符或模板,這時就要移動插入點以定位。插入點定位方法見第五節(jié)《1.插入點的置入方法》。 在編輯過程中,經常還需要選定某個或某些字符,以改變字體、字型及其尺寸、刪除等,選定方法見第五節(jié)《2.各個元素的選定方法》。 2.創(chuàng)建多行公式的方法 如果在上面創(chuàng)建的公式中,令x=2,并繼續(xù)演算下去的話,公式至少應該有三行。為了擴展行數,可以使用Enter鍵,每按一次Enter鍵,就會擴展一行。公式輸入過程見下圖: 圖6 多行公式的創(chuàng)建 可見,用這種方法創(chuàng)建的公式,其等號不能對齊。因此,可以插入對齊符,使之對齊。下圖左上方的符號就是藏在“間距和省略號”中的對齊符。對齊符的使用方法是: 圖7 對齊符和間距符以及省略號 ①把插入點插到等號的前面或后面;②打開公式編輯器的“間隔和省略號”工具欄;③點擊其中的對齊符,插入點處就會出現一個小三角。其余的兩行分別作這樣處理后,凡是有小三角的地方就都對齊了。 3.矩陣公式的創(chuàng)建方法舉例 當創(chuàng)建矩陣公式時,其字符和矩陣符號的鍵入仍跟創(chuàng)建普通公式時相同。不同的是矩陣的行數和列數要用矩陣模板規(guī)定。其模板樣式可以用矩陣模板選定(其具體模具見下圖左面的注釋)。點擊這個圖標后,就會出現如右面的大圖所示的矩陣對話窗口。因為我要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公式A有2列3行,所以,圖中也是這樣設置的。 圖8 創(chuàng)建矩陣公式的對話窗口 下式就是兩個矩陣相乘時的計算結果。是經過修飾的結果。修飾方法 下面將做介紹。(公式1) 4.用矩陣模板創(chuàng)建多行公式的方法舉例 當創(chuàng)建多行公式時,還可以利用矩陣模板來編輯。 打開矩陣模板窗口的方法是:①打開公式編輯器窗口后,點擊編輯工具中的矩陣模板;②點擊模板工具右下角的模板設計按鈕(見上圖左面),這時“矩陣”設置窗口(見上圖中右面的大圖)就打開了。 如果是想創(chuàng)建下述的三行一列公式,在矩陣窗口至少應該作三項設置: ①把矩陣的列數選為1(在大多數情況下,普通公式的列數都是1); ②根據需要,把行數設為3,因為我需要3行; ③把“列的對齊方式”設為“等號對齊”(這點很重要,否則公式會對不齊)。 “確定”后,就會出現三個插槽,這三個插槽是按三行一列的方式排列的。創(chuàng)建公式時,把公式按行依次輸入到對應的插槽里就可以了。下述公式就是我用這種方法輸入的三相電力復功率的計算公式。 五.公式編輯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當對公式進行編輯時,為了便于操作,可以首先將公式放大,方法是:單擊該公式,以選定它。然后用“編輯”→“公式·對象”→“打開”命令即可。但是,以圖片形式插入的公式則不能再作修改了。如果要改圖片,只能利用畫圖程序來修改。這不是本文要討論。 1.插入點的置入方法 為什么要有插入點?當向公式中插入字符或符號時;刪除字符或符號時;選定字符或符號時,都需要指定位置,插入點就是指明把公式放到哪里的操作。 在公式編輯器中的插入點標志跟在Word文本中使用的插入點標志有所不同,因為在公式編輯器中的插入點除了一條閃動的豎線條以外,在公式的下方還有另一條閃動的橫線條。見圖5的第(3)圖。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公式編輯器中的插入點。 在公式編輯器中選定插入點時,必須在編輯狀態(tài)下進行??梢杂靡韵氯齻€方法置入插入點: 第一個方法是用鼠標單擊插入法:可以像在Word文檔中一樣,用鼠標選定。但是,因為公式編輯器中的插入點的空間經常是很小的,因此,當用鼠標選定插入點時,最好按住Ctrl鍵,以便把指針變成朝上的小箭頭,然后再用單擊法置入插入點。 第二個方法是用“Tab”鍵選定法:因為每當點擊一下“Tab”鍵時,插入點就會跳到下一個插槽或公式的尾端,操作起來十分方便。但是,當你想把插入點選定在沒有插槽的字符時,“Tab”鍵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因為“Tab”鍵只會在模板的插槽間跳動。 第三個方法是用方向鍵插入法:即使用左右上下四個方向鍵來改變插入點。左右鍵最常用。但是,當編寫有多行的公式時,或者編寫有冪指數的公式時,上下方向鍵也可以派上用場。用方向鍵定位插入點時是連續(xù)尋選的,而不是只尋找插槽。 還可以利用Home鍵和End鍵把插入點移至公式的首端或尾端。 總之,改變插入點時,固然可以使用鼠標,但是,最方便而實用的方法是用“Tab” 鍵改變插槽的插入點;用方向鍵選擇插入點也很實用。 2.公式中各個元素的選定方法 這里所說的各個元素是指組成公式的字符、符號、模板、模板中的插槽,也包括整個公式和公式編輯器本身。在編輯公式的過程中,經常要選定它們,只有把他們選定以后,才能對它們進行諸如替換、刪除、復制、剪切、粘貼、微移、改變字符的尺寸和格式等操作。 可見,選定是非常重要的操作。那么,怎么辨別哪個元素被選中了呢?答案是:哪個元素被涂黑了,就是哪個元素被選定了。 公式及其諸元素的選定必須在編輯狀態(tài)下進行。怎么對它們進行選定呢?介紹如下: ① 選定公式中的某單個字符或符號的方法——如果插槽中的字符只有一個時,用雙擊法即可選定。如果有一個以上的字符時,用雙擊法會把插槽內的字符全部選中。因此,當插槽內的字符不只一個時,或者選擇非插槽內的字符時,需要用方向鍵逐一選定。方法是:用方向鍵把插入點定位到該字符的右面(或左面),按住Shift鍵,再用點擊向左方(或向右)方向鍵的方法選定。選定結果如表1的1號圖所示。 表1 選定內容和選定方法列表 ② 選定公式中一串字符或符號的方法——需要在編輯狀態(tài)下選。如果字符串是在一個插槽內時,可以雙擊這個插槽即可選定。如果不是插槽內的字符串,可以這樣選:用方向鍵把插入點定位到該字符串的右面(或左面),按住Shift鍵,再用點擊向左方(或向右)方向鍵的方法逐一選定。選定結果如表1的2號圖所示。當然,也可以用拖選的辦法選定多個字符。選定結果如表1的2號圖所示。 ③選定插槽的方法——在編輯狀態(tài)下,雙擊插槽,即可將其選定(插槽內的字符可能不只一個)。也可以用方向鍵把插入點定位到該插槽的右面(或左面),按住Shift鍵,再用向左(或向右)方向鍵選定。選定結果如表1的3號圖所示。但是,應該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插槽是不能單獨刪除的。必須連模板一起刪。 ④選定模板的方法——在編輯狀態(tài)下,用左右方向鍵把插入點移到模板的后面之后,按Shift鍵,再用向左方向鍵逐個選就可以選定一個模板。選定結果如表1的4號圖所示。因為模板有嵌套的情況,即一個模板的插槽中插有另一個模板,所以,究竟要選哪個模板,應根據需要而定。 ⑤選定整個公式的方法——在編輯狀態(tài)下,雙擊公式的等號即可將整個公式選定。在編輯狀態(tài)下,利用“編輯”→“全選”命令也可以選定整個公式。選定結果如表1的5號圖所示。, ⑥選定整個公式編輯器的方法:把光標置于公式左端,向右拖選整個區(qū)域。使之全變?yōu)楹谏R部梢杂檬髽税巡迦朦c移到公式的任一端,然后按住Shift鍵,并用向左或向右方向鍵(朝向公式的方向)單擊兩次。選定結果如表1的6號圖所示。 ⑦選定公式區(qū)域的方法——單擊該公式, 選定結果如表1的7號圖所示。 ⑧矩陣的選定方法——在矩陣內拖過各表達式,可將它們選定。 總之,當在編輯狀態(tài)下選擇插槽時,用雙擊插槽的方法最方便;在編輯狀態(tài)下選擇其他元素時,首先用左右方向鍵把光標插到它的右面(或左面),再按住Shift鍵,用點擊向左(或向右)方向鍵的方法選定最實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連選。 3. 公式中各元素的刪除方法 ①刪除個別字符時,不必選定。但是,需要把插入點移動到你要刪除的字符的左面或友面。按Backsoace鍵刪除插入點前面的;按Delete鍵刪除插入點后面的。 ②刪除字符串的方法——可以按①中方法逐個刪;也可以全部選定后,按Backspace鍵或Delete鍵刪。 ③刪除插槽和插槽內字符的方法——刪除插槽內的字符前,必須選定它/它們,然后用Backspace鍵或Delete鍵刪。在一般情況下,插槽是不能單獨刪的,必須連同模板一起刪。 ④刪除模板的方法——選定模板后,用Backspace鍵或Delete鍵刪。 ⑤刪除整個公式的方法——選定公式后,用Backspace鍵或Delete鍵刪。選定方法見本節(jié)《2.各個元素的選定方法》。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公式刪除后,公式編輯器仍然存在。其圖形同圖1。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沒有再繼續(xù)編輯公式,而是在公式編輯器窗口外作單擊時,編輯器的工具和小窗口也立即消失不見了。但是,在閃爍著的插入點附近,小編輯窗口仍隱藏著,暗中作梗。它不但影響文檔的外觀,也影響編輯工作。因此,必須把它找出來,并刪除它??梢杂檬髽藪哌^并選定它,就會出現一個黑色井字型或黑方塊型圖形,按刪除鍵后,以便徹底刪除。 ⑥刪除公式編輯器的方法——選定整個公式編輯器后,用Backspace鍵或Delete鍵刪。選定方法見本節(jié)《2.各個元素的選定方法》。 4.公式的復制方法 要想復制公式,并粘貼到Word文檔時,首先要選定這個公式。選定的方法有: ① 單擊公式法——圖像見表1的7號圖; ② 全選公式法——圖像見表1的第5號圖; ③ 雙擊公式法——圖像見圖5的第(3)圖。 把公式按上述三個方法之一選定并確定公式放置的位置后,再在Word文檔中用“編輯”→“復制”和“編輯”→“粘貼”的方法復制。當然也可以用快捷鍵Ctrl+C進行復制后,再用Ctrl+V粘貼。 六.公式中各元素的調整方法 當對公式作調整時,可以暫時把公式和文本都同時放大,以便于調整。方法是用單擊法選定這個公式,然后用“視圖”→“顯示比例”命令打開顯示比例對話框,選“200%”即可。修改過公式后想復原時,也是用這個命令,選“100%”就可以了。也可以自定義顯示百分比,上限是500%;下限是10%。但是,不把公式放大的情況下修改公式,可能更接近真實。 1. 公式中各元素尺寸的調整方法 創(chuàng)建公式時,“公式編輯器”會根據數學排版慣例自動調整字號、間距和格式的,但是,在修改公式之前,最好在編輯狀態(tài)下,用“尺寸”→“定義”→的命令調出“尺寸”窗口,對各字符的大小作出自己的設置。通常是選擇“默認”項,使之處于默認狀態(tài)(見圖9)。如果默認狀態(tài)不能滿足要求,再自行設定字號。 值得關注的是對“標準”和“符號”的定義。這里所說的“標準”實際上是跟文檔正文的字體相對應的字符。我們知道,文檔字體默認是5號字,相當10.5磅;公式編輯器默認的字體是12磅。公式編輯器的字體要大一些。這是合理的,因為字號較小時,上標和下標字就很難看清楚了;所謂“符號”是指數學符號,如總和符號或積分符號等 ;上標、下標和次符號的含義也是容易理解的。下圖中的注是作者加的。
圖9 尺寸設置方法圖示 在公式編輯器中,字號的大小是按磅(pt)數表示的,磅也叫“點數”1 英寸等于 72 磅。我們常用的5號字相當10.5磅。也可以用像素(px)表示,5號字相當是14個像素。像素不用小數表示。 如果你對哪個具體元素(字符或符號)的大小不滿意,也可以單獨對它進行調整。方法是: ①在編輯狀態(tài)下,選定你要改變其大小的元素(字符或符號),選定方法見第五節(jié)的《2.各個元素的選定方法》; ②用“尺寸”→“其他”命令打開如下窗口: 圖10 自定義某個元素的尺寸 ③調節(jié)尺寸數值并按“確定”按鈕即可。 例如,在下述公式中,它的字體、格式等都有許多毛病或錯誤,單就尺寸來說:字符的“1”、“2”和“φ”的字體都嫌大,應該把他們縮小。(公式3) 現在,以縮小“1”字為例,說明其方法如下: ①選定公式中的“1”字。選定方法是按住Shift鍵,用方向鍵選定; ②用“尺寸”→“其他”命令,打開如圖10所示的窗口,并將其尺寸減少到11磅; ③“確定”后,“1”字就縮小了。下式是把字符的“1”、“2”和“φ”的字體都縮小后的效果。(其他錯誤也改正過了。改動內容將在下面介紹) (公式4) 2. 公式中字符格式的調整方法 一個完美的公式至少應該滿足三項基本要求:第一是公式必須正確;第二是字符和符號的格式必須要滿足有關標準和規(guī)程的要求;第三,在滿足前兩條的前題下,應該使公式排列得整齊美觀。 為了滿足第二條的要求,還應該對字符的格式進行設置。為此,應該首先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各種樣式進行定義,以便使用。方法是在編輯狀態(tài)下利用“樣式”→“定義”命令,打開“樣式”窗口。見下圖: 圖11 我給樣式作的預定義 上圖就是我給樣式的定義。我為什么要這樣選呢?理由如下: ①關于“文字”一欄,我沒有改動,就是默認它們?yōu)檎w。因為在公式中的字體一般都是正體。如果需要也可以自行設置; ②“全角文字”一般是指漢字,也是選為正體; ③ 關于“函數”,我也是選正體,因為根據國家標準,數學函數都應該是正體的。例如:sin、cos、tg、ln、max、自然對數的底e和微分符號d等都必須是正體; ④“變量”一項我則是選斜體,因為所說變量是指物理符號,如電壓的符號U或V;面積的符號A或S;長度的符號L或l;功率的符號P等變量,根據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它們是物理量,都必須是斜體; ⑤大寫或小寫希臘字母一般都是作為變量被采用的,例如,角度的符號φ、β、ω;曲率半徑符號ρ等都必須采用斜體。但是,當把希臘字母當作單位符號使用時,又必須為正體,例如,電阻的單位Ω就是; ⑥“符號”在這里指的是求和符號、積分符號等,他們都應該是正體; ⑦“矩陣向量”相當物理符號,所以,也應該選斜體; ⑧“數字”在公式中應該選正體。 因為矩陣向量需要粗體字,所以,我選了“加粗”。至于字體,我也沒有設置,默認計算機的設置吧。 這樣設置以后,就大體上滿足創(chuàng)建公式的需求了。但是,計算機經常不能理解人意,不能判別哪個字應該是正體,哪個字應該是斜體。例如,當你鍵入“dx”二字時,它就認為是d和x相乘,可能都寫成斜體。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當你鍵入“d”字之前先用“樣式”→“文字”定義一下,這樣,你鍵入的“d”字就是正體字;之后,在鍵入x字以前,再用“樣式”→“變量”定義一下,這樣,你輸入的“x”就是斜體字了?!癲x”二字,一正一斜,就是正確的了。必須掌握這種滿足當前需要的設置方法。 如何修改已有的公式中的格式錯誤?現在再以修改公式(3)中的格式錯誤為例說明如下: 在上述的公式(3)中,有多處錯誤。就字符格式來說:兩個自然對數的底“e”和三個微分號“d ”都應該是正體,可是現在都是斜體,都應該改正過來,怎么改呢?以改正其中的一個“ d ”字為例,說明如下: ①選定“ d ”字,即按住Shift鍵,用方向鍵選定它; ②用“格式”→“文字”命令(也可以用組合鍵Shift+Ctrl+E)定義后。這個“d”字,馬上就變?yōu)檎w了,因為在預定義中,我是把“文字”設置為正體的。 其他兩個“d”字和兩個“e”字都是用這種方法改正的。改正效果見上述公式(4). ●常用的快捷鍵:數學——Ctrl Shift = ;文字——Ctrl Shift E ;函數——Ctrl Shift F;變量——Ctrl Shift I 。 3. 公式中各元素左右間距的調整方法 由公式(3)可以看出:“dx”和“dy”太靠近了,應該有一個空格的間隙;另外,左面的方括號跟負號的距離也太近了。怎樣調節(jié)呢?在Word公式編輯器中有兩種調節(jié)方法: 一法:插入空格法:①置入插入點;②執(zhí)行“樣式”→“文字”命令。因為只有字符處于文字狀態(tài)時,空格鍵才有效;③點擊空格鍵。就可以使二者拉開一點距離了。見下圖。 圖12 調節(jié)字符間間隔第一法示意 二法:使用公式編輯器的符號工具的方法: ①把插入點插到需要擴大間距的兩個符號之間,插入方法見第五節(jié)的《1.插入點的置入方法》; ②打開公式編輯器工具欄中的“間距和省略符號”項(見圖7),根據需要,點擊其中的一個間距符號后,在插入點處的兩個字符的間距就擴大了。 為了避免鍵入字符時出現間隔問題,輸入字符和符號時,應該盡可能使用公式編輯器工具箱中的字符和符號。 4.公式中各元素微位移的調整方法 由上述公式(3)可以看出:幾個上標字“2”的位置都是很不規(guī)范的,積分的下限值“0”的位置也很不理想。因此,需要對他們的位置作一些移動。移動方法是: ①選定這個字符。選定方法見第五節(jié)《2.各個元素的選定方法》之①; ②按住Ctrl鍵,用左、右、上、下四個方向鍵移動這個字符。每點擊一次,就移動一個像素。直至位置滿意為止。下圖就是微移下述公式中的“x”和上標“2”的過程。 圖13 微位移字符的過程示意 請看:在公式(4)中各個字符的位置都正確了,就是用這種方法處理的。 5.公式本身的行間距離調整方法 這是對多行公式行距的調整方法。有以下兩種情況 ①如果多行公式是用Enter法擴大行數后建立的,若行距不合適,可以在編輯狀態(tài)下用“格式”→“間距”命令打開“間距”窗口,再對“行距”的百分比作設置。“確定”后,行間距就改變了。 ②如果多行公式是用矩陣模板建立的,可以在編輯狀態(tài)下,用“格式”→“間距”命令調出“間距”對話框,再把其中的“矩陣行間距”的百分比進行改動就可以了。 6. 公式在文檔中的行間距離調整方法 這里說的是公式插入Word文檔以后,公式和文檔不匹配的問題。人們經常會發(fā)現該公式跟四周的文字不能融為一體,或Word的文本不能隨意移動,或公式占的位置偏大。據作者經驗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隱藏的公式編輯器在作怪——人們在編寫公式的過程中,如果已經打開了一個編輯器窗口,但是,還沒有寫入公式,或者把公式全刪過了,這時編輯器仍然處于編輯狀態(tài)(見圖1)。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又打開了另外一個編輯器窗口時,原來的窗口就隱藏起來了。人們并看不到它的存在。但是,當你鍵入新字符或插入新公式時,它是不會主動讓位的,它會在暗中作梗。因此,必須把它尋找出來刪除掉。方法是用鼠標在附近拖選,當發(fā)現有黑色井字或黑色方塊形或有8個控制點的方形圖形時,就是它了。用刪除鍵把它刪除就好了。 ②如果所插入Word的公式占用的空間較大(行距過寬),跟文本不匹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點擊一下公式,使它的周圍出現8個控制點,用這些控制點就可以把公式所占的范圍作改變,從而使之跟文本相協調。 ③如果用以上方法還不能解決問題,還可以通過頁面設置來解決。方法是在Word窗口用“文件”→“頁面設置”→在“頁面設置”窗口點擊“文檔網絡”選項卡→點選“無網格”后,就可以使公式的占位和文本相一致了。 7. 公式編號的插入方法 給公式編號的方法有: 一法:用公式編輯器加編號。即把公式的編號跟編公式同時進行,其間距和前導符(即公式編號前的小細點線)也可以用編輯器工具中的“間距和省略號”中選用。下式中的公式編號就是用這種方法插入的。(公式5) 二法:將公式復制成圖片后,用畫圖工具加公式編號。當把公式往博客上傳時,就只能把公式制成圖片。因為博客并不支持公式編輯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