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萬能表怎么使用|2013-03-03 15:19 滿意回答檢舉|2013-03-03 15:21 初用萬用表時,最容易犯錯的,就是在表的電流檔或電阻檔,用來測電壓,這時最容易燒表(現(xiàn)在許多表內(nèi)有熔絲和表頭保護(hù)二極管,燒壞表頭的可能不大,一般是燒斷熔絲管)。
開始用表,就要養(yǎng)成一個好習(xí)慣:用完表,放在交流電壓最高檔存放。這樣可避免下次遇急時粗心將表直接用來量電壓時燒表。
量電流、電壓,要從高量程開始,再向低量程逐檔轉(zhuǎn)換,盡量使表針讀數(shù)靠近表頭的滿量程附近,又不打表頭為最好,這時誤差最小。
* 是插表筆的公共端,包括直流測量的“-”端。
+ 直流測量時,表筆的正極端。
cbe 分別是測量PNP、NPN三極管的放大倍數(shù)時,插入三極管的三個腳腳。
V-,指直流電壓檔,這時兩根表筆放在正、負(fù)孔(負(fù)孔即*)。
+100μA:測直流小電流時,插100μA檔的“+”紅筆;“-”黑筆插“*”。
+2.5A:測直流大電流時,紅筆插2.5A“+”;黑筆插“*”。
右邊的大旋鈕:用來選擇測量內(nèi)容。
最上邊三檔是直流電流檔:2.5mA~250mA
往右五檔是交流電壓檔:2.5~1000V
下邊四檔是直流電壓檔:10~1000V
左邊是五個電阻檔:R×1~R×10K
綠色的Hfe:測量三極管
旋鈕下放的電位器是電阻檔的調(diào)零電位器。換檔后,將兩表筆相碰后,調(diào)此電位器,使表針指向吉邊最大刻度處(0)。
電壓、電流的讀數(shù):先看量程放在哪一檔,刻度最右邊的讀數(shù)就是量程。如V-的2.5V、V~的1000V檔,最大讀數(shù)就是直流電壓2.5V、交流電壓1000V。
電阻檔的讀數(shù)是反向的:最右邊是0,即表筆短路時調(diào)0。讀數(shù)乘上電阻R×的倍數(shù)。如:讀數(shù)是28。放在R×1檔,就是28Ω;放在R×100檔,電阻就是2800Ω;放在R×10K檔,就是280K……
注意:為了得到較準(zhǔn)確的結(jié)果,減小誤差,要選擇合適的量程,并注意方法。
測量電阻時,選擇合適量程,盡可能使表指向刻度的中間位置;測量電壓、電流時,選擇合適量程,使表針盡量靠近最右邊。這樣測量誤差比較小。
讀數(shù)時,眼睛應(yīng)在表針的正上方,不讓讀數(shù)是在表針的歪方向。有些表的刻度上有一條鏡子條,就是保證眼睛在表針的正上方。
電阻只有一條刻度,最上面。
電壓、電流共用一條。如果是2.5V檔,表針指向最右邊,就是2.5V,整條刻度就是0-2.5V;如果是1000V檔,整條刻度就是0-1000V……
紅色的是交流10V專用,整流元件的非線性,使得刻度不均勻。
綠色上一條是三極管的放大倍數(shù)刻度。綠色第二條看不清楚。
最下一條紅色的是測量音頻信號的電平(分貝dB)刻度,很少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