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殖民者排華屠殺西班牙殖民者看到了中國政府對自己僑民的毫不關(guān)心,便把比他們更早來到菲律賓的華人,當(dāng)做了下蛋的雞。當(dāng)需要貿(mào)易時,就讓這只金雞下蛋;當(dāng)需要安全時,就立即宰了它。林鳳開拓菲律賓殖民地的努力,雖然成為泡影,但他給西班牙人的心里留下了濃重的陰影。將中國人作為最有力的競爭對手,防范中國人,便成了西班牙的菲律賓殖民政府的首要工作之一。但是,此時他們還需要中國的大量貿(mào)易及勞動力,在林鳳戰(zhàn)敗之后的20年間,尤其在1585年和1590年,菲律賓殖民政府從廣東、福建招募大批華工,“華人既多詣呂宋,往往久住不歸,名為壓冬,聚居澗內(nèi)生活,漸至數(shù)萬,間有削發(fā)長子孫焉” (《東西洋考》),到了17世紀(jì)初期,在菲律賓的華人至少超過了25000人,這令西班牙日益不安。萬歷三十一年(1603),也就是林鳳戰(zhàn)敗突圍之后28年,一場滅頂之災(zāi)終于降臨在了菲律賓華人頭上。禍端還是開始于萬歷皇帝的貪婪。這位到處開礦、搜羅金銀的皇帝,聽信了閻應(yīng)龍、張嶷的報告,說是“呂宋機易山素產(chǎn)金銀,采之,歲可得金10 萬兩、銀30 萬兩”,于是萬歷皇帝不聽勸諫,派出“礦稅使者”,帶著勘探隊來到呂宋。毫無疑問,這引起了西班牙人極大的疑懼,他們抓住了勘探人員,“欲殺之”,幸得“諸華人共解,乃獲釋歸”。這一事件,觸動了西班牙人敏感的神經(jīng),他們擔(dān)心在菲律賓的數(shù)萬華人,將成為響應(yīng)中國軍隊入侵的內(nèi)應(yīng)。于是,他們開始了行動。第一步,是收去華人手中可做兵刃的鐵器,辦法很簡單,殖民政府宣布將對外征討,高價收購鐵器,“華人貪利盡鬻之,于是家無寸鐵”。第二步,“酋(西班牙人)乃下令錄華人姓名,分三百人為一院,入即殲之”。這300人一批的分批屠殺,完全類似日后納粹對猶太人的“最終解決”及蘇聯(lián)屠殺波蘭軍官的“卡廷慘案”。驚醒了的華人“群走菜園”,奮起反抗,但是,手無寸鐵,又沒經(jīng)過戰(zhàn)斗訓(xùn)練,死傷慘重,便躲入了大侖山,與西班牙軍隊打起了游擊戰(zhàn),“眾殊死斗,蠻兵少挫”。當(dāng)時的總督阿古納Pedro Bravo de Acu?a向西班牙國王報告說:“中國人推有一個信教的商人任領(lǐng)袖,在對岸集合有一萬至一萬二千人,但還留有許多人在原中國區(qū)防守。”“他們在燒了幾間房屋之后,進入上尉馬奎納的果園,殺死其夫婦,四個小孩和四個仆人?!蔽靼嘌廊耸滞笙喈?dāng)靈活,“酋旋悔,遣使議和”,但是,華人們“疑其偽,撲殺之”。西班牙人大怒,收兵回城,卻設(shè)伏城旁。華人“饑甚,悉下山攻城。伏發(fā),眾大敗,先后死者二萬五千人”。為避免激怒中國政府,引來戰(zhàn)爭,總督下令將所有掠奪來的華人資產(chǎn),“悉封識貯庫”,致信福建巡撫徐學(xué)聚,說:“華人將謀亂,不得已先之,請令死者家屬往取其孥與帑?!泵鎸@一慘劇,萬歷皇帝得悉消息后“驚悼”,立即逮捕首倡到呂宋淘金的閻應(yīng)龍、張嶷,萬歷皇帝說:“嶷等欺誑朝廷,生釁海外,致二萬商民盡膏鋒刃,損威辱國,死有余辜,即梟首傳示海上。呂宋酋擅殺商民,撫按官議罪以聞?!毙鞂W(xué)聚于是發(fā)文給菲律賓總督,指責(zé)他們“擅殺”,“令送死者妻子歸”,但毫無結(jié)果,最后不了了之。消除了華人隱患后,菲律賓殖民政府再度接納華商,“華人復(fù)稍稍往,而蠻人利中國互市,亦不拒,久之復(fù)成聚”。(本節(jié)內(nèi)容均根據(jù)《明史·呂宋傳》)從1603年的大屠殺中,西班牙殖民者看到了中國政府對自己僑民的毫不關(guān)心,比他們更早來到菲律賓的華人,便被當(dāng)作了下蛋的雞。當(dāng)需要貿(mào)易時,就讓這只金雞下蛋;當(dāng)需要安全時,就立即宰了它。同樣的大悲劇在36年后(崇禎十二年,1639 年)再度發(fā)生,菲律賓華人被屠殺多達22000 人之眾??滴踉?/FONT>(1622 年),鄭成功收復(fù)臺灣,菲律賓華人再度被屠殺,西班牙人甚至動用了大炮轟擊華人居住區(qū),死者多達5000人,大大激怒了鄭成功,準(zhǔn)備出兵菲律賓報仇雪恨。無處為家僑,無非過客而已,除了在小小的新加坡外,以南洋幅員之遼闊、以華人開拓之日久,華人在此卻居然無處為家。林鳳時代,正是大航海的時代,也是殖民地拓展的時代。在這跑馬圈地的競賽中,憑借數(shù)百年來積累下來的航海技術(shù)、海商網(wǎng)絡(luò)及毫不遜色的軍事能力,中國人本可以超越、或至少同步于西歐的海洋國家,而獲得在海洋上更大的空間。不同于后世,林鳳在面對西班牙人時,毫不卑怯,而是分庭抗禮。假使他一往無前地攻擊下去,馬尼拉必能得手,西班牙人將被趕下菲律賓的海灘。但是,往后呢?西班牙必然會舉國來犯,以維持這東進的前進基地,而林鳳不僅缺少后援,甚至還得時時小心背后的偉大祖國對他趕盡殺絕。林鳳兵敗菲律賓,明朝政府雖未參戰(zhàn),卻等同參戰(zhàn),因為它在心理上極大地牽制了林鳳的斗志、決策乃至兵力,而成為西班牙軍隊的盟軍。林鳳事件激起了西班牙人對華人的恐懼,在呂宋經(jīng)營了數(shù)百年的華人,最終失去了這個家園,至今仍然只能作為“華僑”——僑,無非過客而已,除了在小小的新加坡外,以南洋幅員之遼闊、以華人開拓之日久,華人在此卻居然無處為家。西班牙人所創(chuàng)造的對華政策,世代相傳,至今猶然。平時充當(dāng)母雞、非常時充當(dāng)替罪羊,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就成為南洋華人的宿命定位。就在大明政府為西班牙“夷人”“心向王化”、助剿海盜而高興時,遙遠的英國卻開始為海盜們頒發(fā)許可證,鼓勵他們對外擴張、對外掠奪。這些人在被稱為“私掠者”(Privateer)之前,海盜(Pirate)依然是他們的稱呼,只是毫無貶義。1581年,林鳳戰(zhàn)敗后的第六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就授予著名的海盜德雷克以爵士爵位,以表彰他以海盜的方式為國家獲取的無數(shù)財富及對敵人西班牙的消耗。又過了7年(1588),這位海盜爵士率領(lǐng)他的海盜艦隊,配合英國皇家海軍,消滅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大艦隊,奠定了此后數(shù)百年大英帝國的不朽基業(yè)。此時,林鳳早已不知下落,他的“海盜”艦隊灰飛煙滅,牢牢地掌握著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則正在籌劃著何時可以宰殺那些下金蛋的中國母雞那位隨王望高到訪福建的西班牙傳教士拉達,清醒地看到:中國政府最為擔(dān)心的,是海盜們與西班牙人聯(lián)手。大明政府、“海盜”、西班牙人,很像是一輪新的三國演義,在大明政府這個“劉備”看來,西班牙人是可以聯(lián)合的“孫權(quán)”,而林鳳等則是必須剿除的“曹操”;西班牙這種“外夷”只是疥癬之疾,而林鳳這種“內(nèi)賊”則是心腹之患。與歐洲“海盜”們相比,林鳳、林道乾等made in China的“海盜”實在是太慘了人家是“國家海盜”,而我們則是“私人海盜”;人家是圖發(fā)展,我們是求生存;人家搶掠是合法的,即使他的旗幟上畫著代表死亡的骷髏,我們的求生都是非法的,盡管我們的旗幟上畫著代表祈福的媽祖;人家背后有祖國可以依靠,或許不夠強大,但足夠溫暖,我們卻是天朝棄民,祖國越強大,清理門戶的能力就越大,雖遠必誅……摘自雪珥著:大國海盜——浪尖上的中華先鋒隊 西班牙殖民者排華屠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