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套短拳屬少林北派,套路短小精悍,一路只有一個來回,不過三五步之長,充分體現(xiàn)了少林派直來直去、剛勁有力、技擊性突出的特點。演練起來,表現(xiàn)出精神飽滿、強悍有力、勢如破竹的氣勢。對鞏固樁功、錘煉明勁、協(xié)調(diào)身手有明顯的鍛煉作用,特別適合青少年練習。 1.雙龍出洞(雙抱拳) 身體直立,兩腳并攏,兩腳尖向前,微收腹,眼平視,兩手貼于兩腿側(cè)(圖1)。接著兩手握拳,拳背朝外(圖2),突然擰轉(zhuǎn)而屈肘抱于腰間,同時左擺頭,平視左側(cè)前方(圖3)。 【打法舉要】 雙龍出洞,其打法主要有敵在前后不同的使用方法。如敵在身后用雙手抱住我,欲要使用摔法,我則雙臂內(nèi)擰,使敵臂被抬起(圖4),利用雙方的空隙,我可身形略轉(zhuǎn),然后貼身用肘向敵胸肋擊打(圖5),同時可轉(zhuǎn)身再發(fā)另一肘,形成連環(huán)攻勢。破身被捆,重心必沉,雙龍出洞,必有擊中。 2.自鶴亮翅(震腳虛步亮掌) 右腳稍起,猛然下震,同時雙手變掌,身稍向右轉(zhuǎn),右手收,左手按(圖6),后再向左轉(zhuǎn)身,左腳前伸虛點地成左高虛步,同時左掌向側(cè)后下方、右掌向右側(cè)頭上方推掌,成一定式(圖7、8。圖8為正面照)。  【打法舉要】 如我已被敵抱住,雙手力小無法撐開,我還可假裝提膝起身,舉手上揚(圖9),敵見我欲起,必用力下壓,其腳必落實,我則順勢用腳跟跺其腳面 (圖10),敵必受痛松手,此為震腳之作用。如敵仍未松手,我可右手抓住敵手臂,左手向后挑,同時右下轉(zhuǎn)腰甩臉,可將敵摔倒(圖11)。 圖6之作用為,敵在我身前右順步?jīng)_拳,我則以右手接敵之手(圖12),順勢外開再拿敵腕,用左手臂按敵之肘處,敵必受制而前傾(圖13)。如敵屈肘直身反逼我身前,欲出左拳攻擊我,我則右手拉直敵右肘,左手穿入敵右手臂,同時左腳入敵之后跟,予以防守(圖14),上動不停,然后上外開、下勾掛,形成上下交錯力,敵必后倒(圖15),此為白鶴亮翅之用法。與敵見招,全在聽力,白鶴亮翅,手腳齊用。 3.金雞獨立(左提膝架打沖拳) 左腳外擺踏實,雙手相架于胸前,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圖16),上動不停,右腳上前半步,同時左腳提膝成右獨立步,左拳上架,拳心朝外,右拳向右側(cè)沖,拳心向下(圖17)。 【打法舉要】 如敵突向我胸前或面門發(fā)招,我遇突襲,可順手防范,即左手攔住敵手,右手護胸,攔手的位置只要齊眉即可,以防動作過大而失中(圖18),然后手臂外旋而撥開敵手,只要撥出肩即可(圖19),上動不停,然后上步提膝用右拳擊打敵胸肋處(圖20)。運用時,根據(jù)距離和方向變?yōu)楣慈@拳均可。以橫破直,以斜對正,金雞獨立,防中有攻。 4.老熊鉆洞(轉(zhuǎn)身馬步架打) 左腳向前一步落下,右轉(zhuǎn)身成馬步,兩拳胸前交叉后架打沖拳,右手架打,左手沖拳(圖21)。 【打法舉要】 如敵向我面部擺擊,我右手接敵之手,左拳側(cè)身擊打?qū)Ψ?,左腳已入敵腳后跟,收步即可摔敵(圖22)。以架破橫,見隙即入,老熊鉆洞,直入胸腹。 5.黑虎掏心(左弓步連環(huán)拳) 身體左轉(zhuǎn)成左弓步,左拳收抱于腰間,右拳收于腰間后向前沖出,拳心向下,要求平三關(guān)(腕、肘、肩成一線)(圖23)。接著左沖拳(圖24),再右沖拳(圖25),要求三拳連綿不斷,富有節(jié)奏。 【打法舉要】 沖拳之運用,變化極多,尤其以連環(huán)拳的變化最多,略舉幾種變化說明。如敵右拳向我腹部擊來,我左拳壓打,同時右拳向敵胸前擊出(圖26)。也可右手接敵右手,左拳向敵面門擊出(圖27)。如敵左拳朝我面門攻來,我則左手攔開敵右手,右拳打擊敵胸肋(圖28)。如敵防守或退后,即可繼續(xù)進攻。左右連環(huán),攻防互用,黑虎掏心,直取中路。
 6.老虎觀山(右弓步栽拳左架掌) 兩拳由前向下、向后、到上、到前(即左右分別前繞臂),同時右腳上步成右弓步,右拳下栽于右大腿上,左拳變掌架于額前上方,目稍向上視,挺胸收腹(圖29)。 【打法舉要】 此為用劈掛之法,垂直旋轉(zhuǎn)之勁力,突破敵之防守,然后擊打敵腹部(圖30)。如敵左腳在前,我右拳則可擊其大腿內(nèi)側(cè)或直擊敵襠部。連劈帶打,分手欺身,老虎觀山,上虛下實。 7.幼猴獻桃(丁步立拳) 進左腳向前靠攏右腳,左腳掌擊響地面成丁步,身體下蹲,右拳由里翻擊而出,屈肘立拳,拳心向里,左掌護于右肘處,眼視右拳前方(圖31)。 【打法舉要】 此為下潛之打法,敵向我攻來,我蹲身下沉,右腳貼住敵左腳,左手護于右肘以防對方右腳起膝,同時用右拳背或肘部打擊敵腹部,也可下鉆拳打擊敵襠部或腹部(圖32)。潛身內(nèi)鉆,以防起腿,幼猴獻桃,拳肘并用。 8.青龍入水(右仆步插掌) 上式不停,重心下降后,猛然躍起,落下時雙腳掌擊響地面,成右仆步在騰空時,右拳變掌,沿右腿下插至右腳踝關(guān)節(jié)處,擰臂成反手,左掌架于額前,要求落地時紋絲不動(圖33)。 【打法舉要】 此式打法可聯(lián)系為上式打法之繼續(xù),也可以單獨為一打法。實為一雙手抱膝之摔法,敵向我攻擊時,我潛身下落,如仆步穿入其腿中,可抱單腿摔;如仆步落在其身前,則可采用雙手抱敵膝窩,內(nèi)收則敵必摔倒(圖34)。指上打下,封膝貼身。 9.游龍戲水(右弓步左沖拳、轉(zhuǎn)身左弓步右沖拳) 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兩手變?nèi)?,右拳收抱于腰間,左拳向前沖出,拳心朝下(圖35)。接著左轉(zhuǎn)身成左弓步,同時左拳收抱于腰間,右拳向前沖出(圖36),此式又名左右開弓。 【打法舉要】 如敵甲向我攻來,我接手用左拳打擊對方(圖37),敵乙在我身后用右擺拳攻擊我頭部,我急左轉(zhuǎn)身予以防守(圖38),同時利用左轉(zhuǎn)身的力量用右拳擊打乙敵(圖39)。打法在前,顧法在后,游龍戲水,左右逢源。 10.黑熊抖膀(馬步雙擊肘) 左拳抬肘,同時右拳屈肘,兩手里合,右轉(zhuǎn)身成馬步,同時雙肘向身兩側(cè)猛撞,拳心向下,屈肘要緊、平,力達雙肘尖(圖40)。 【打法舉要】 此式運用時,可單側(cè)對敵,也可兩側(cè)對敵。打法舉例為單側(cè)運用。如敵向頭部劈擊,我以右手臂迎接,同時左腳進入敵中線(圖41),左肘發(fā)力用肘尖擊打敵肋處(圖42)。
 11.靈猿跳澗(擊響左躍步) 右拳變掌與左前臂外側(cè)撞碰擊響(圖43),同時右腳抬起(圖44),左腳蹬地,右腳向前蓋步(即左側(cè)跳躍步),在躍起時,雙掌收于腰間(圖45),要求輕靈敏捷。 【打法舉要】 此式擊響為橫肘之用法,也是接敵之招,然后用手肘外側(cè)部擊打敵肋處,為橫肘打法的運用(圖46)。后跳躍動作為練習身法步法之用。近身發(fā)肘,威力巨大,靈猿跳澗,變化莫測。 12,猛虎推山(馬步推掌) 左腳向左側(cè)橫落成馬步,重心下降,同時雙掌由腰間推出,兩掌相隔一掌左右(圖47)。 【打法舉要】 此式為闖鴻門之打法,即從正門打入之法。運用時,可根據(jù)情況雙手或單手攻擊對方前胸部位(圖48)。起高落低,力由腰發(fā),猛虎推山,力達掌根。 13.白鶴撲水(左虛步擺掌) 身體左轉(zhuǎn),兩掌下擺于右膝處,右腿直立,左腿后退成左高虛步,眼平視前方(圖49)。 【打法舉要】 此式為轉(zhuǎn)身防守之法,打法圖示略。轉(zhuǎn)身迎敵,神意自然,白鶴撲水,暗藏殺機。 14,野猿蹬枝(右正踢腿) 重心前移至左腳,兩掌相合拍響,目視前方(圖50),然后分開立掌于身兩側(cè)(圖51、52:圖52為正面照),然后右腳向上正踢(圖53)。 【打法舉要】 敵用雙手向我兩側(cè)攻來,我則雙手分開敵臂(圖54),然后起腿蹬擊敵胸或腹部(圖55)。運用時可根據(jù)位置和距離的不同,運用彈、蹬、踢、劈等不同腿法攻擊敵方。上虛下實,起腿必空,野猿蹬枝,速去速回。 15.仙鶴駕云(騰空二起腳) 緊接右腳落下時,左腳向上踢起,左手心擊響右手背,兩掌于頭上擊響(圖56),然后跳起騰拳招空,左腳屈膝,右腳向上踢起,右手擊響右腳背,左手放于身體左側(cè),微低于頭,要求動作連貫,一氣呵成(圖57、58。圖58為跳起時的正面照)。 【打法舉要】 如我向敵彈腿進攻,敵側(cè)身以雙手護襠封住我的進攻腿(圖59),我則順勢落步,起右腿攻擊敵部頭左側(cè)(圖60)。避實擊虛,虛實相生,仙鶴駕云,上下結(jié)合。 16.雁落平沙(左仆步亮掌) 左腳落下后,右腳向后落,重心下降成左仆步,同時兩手向前后兩側(cè)推掌,右高左低,目視左側(cè)前方(圖61)。 【打法舉要】擊我中上盤,我則可潛身下躲(圖62),待敵舊力已過,新力未生之機,再用手接敵之腿(圖63),然后再施以各種打法。敵進我退,避其鋒芒,雁落平沙,御敵無形。 17.黑虎掏心(左弓步連環(huán)拳) 同動作5,唯方向相反(圖64~66)。 18.老虎觀山(右弓步栽拳左架掌) 同動作6,唯方向相反(圖67)。 19.幼猴獻桃(丁步立拳)同動作7,唯方向相反(圖69)。20.青龍入水(右仆步插掌)同動作8,唯方向相反(圖 21.游龍戲水(又名左右開弓) 同動作9,唯方向相反(圖70、71)。 22.黑熊抖膀(馬步雙擊肘) 同動作10,唯方向相反(圖72)。 23.靈猿跳澗(擊響左躍步) 同動作11,唯方向相反(圖73~75)。 24.猛虎推山(馬步推掌) 同動作12,唯方向相反(圖76)。 25.雙龍歸洞(馬步雙擊腿下按拳) 兩掌背拍擊兩大腿,外繞、下按(也可用雙拳下按),同時左腳向右腳并攏(圖77)。 26.仙人打揖(拳禮收式) 右腳向后退一步,左腳提膝成丁步,靠于右腳掌,雙手掌在身體左側(cè)打開(圖78),然后兩手屈肘,右手變?nèi)?,左掌蓋住右拳,在身體左側(cè)成拱形,目視左側(cè)前方(圖79),上動不停,身體由左側(cè)向右轉(zhuǎn)身行拳禮,眼目視前方(圖80)。最后并步直立收拳(圖81)。全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