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環(huán)流》讀后感 我們這個地球誕生之初,是一個火球,后與一個較小的充滿干冰的星球相撞,冰冷的星球粉碎而成為一團冷氣迅速包住地球,而地球就被這團冷氣包裹住,這個冷氣層大約有 我們這個星球被沖撞后改變了它原來的運行道路,從而圍繞著太陽旋轉。 夏至后,地球在南北兩極制冷,冷空氣層得到加厚,然后隨著季風向南緩慢移動,在對流層內(nèi),冷空氣的加強,遭遇南方熱帶季風,便會形成降雨、降雪。所以夏至以后氣候逐漸涼爽,直至秋冬的寒冷。冬至后,即是地球內(nèi)部熱能開始散發(fā),熱分子向上運動,遭遇冷空氣就會形成霧化,從赤道向北運動的季風也在逐漸擴大勢力,冷空氣由于經(jīng)過六個月的大量消耗,勢力逐漸向北退讓,于是天氣逐漸變熱。這是北半球的情況。南半球也是夏至一陰生,南極開始制冷,但南極的季風是向赤道移動,故而南半球很快就進入冬季,自冬至一陽生后,南極制冷也就結束了,從赤道向南極的季風迅速移動,所以南半球逐漸變熱。之所以南北半球季節(jié)不一樣,關鍵就是季風的不同與日地之間距離的不同。 因此,是陰陽二氣的生發(fā)與消減及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不同形成了地球獨有的氣候,使四季產(chǎn)生,而萬物又根據(jù)四季的溫度而決定了自己的生長衰亡。因此對流層也就成了寒氣與熱氣相互爭奪的空間,也成為萬物賴以生存的空間。正因為有地熱上升的緣故,萬物才得以生長繁殖,這一切都是溫度變化的作用。寒氣一旦增強,地球就進入冰河時期,寒氣一旦減弱,地球就進入溫暖時期。這就是地球大自然的規(guī)律與本能。 由于地球圍繞著太陽不停地轉動,所以從地球位置上看,北斗星也在不停轉向,因此就標志著地球進入不同的季節(jié)。地球圍繞太陽的轉動,呈偏心橢圓形,夏至時地球離太陽距離最遠,冬至時地球離太陽距離最近,距離太陽最近為什么不熱?就是因為這個冷氣層加厚的原因,因為從夏至起地球開始制冷。地球距離太陽最遠為什么反而熱?就是因為冷氣層已經(jīng)消減,對流層里的熱空氣占了優(yōu)勢。如果地球在夏至時停止制冷,那么冷空氣層就會因為越來越靠近太陽而逐漸消減,我們就會因此失去秋季、冬季。因此,鹖冠子說,“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這是指熱空氣向上運動,到十幾公里高度時,遭遇強大的下降的冷空氣,不得已隨從冷空氣向下運動,接近地面時,又遭遇頑強向上的熱空氣,因此又隨從向上運動,如此環(huán)流不已。我們就生存在這樣一個對流層冷熱空氣運動的世界里,這便是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真相。所以,漢以后的人們就根據(jù)這個思想創(chuàng)造出陰陽太極圖。 陰陽二氣互抱環(huán)流圖 也就是說,地球萬物,包括我們?nèi)祟悾蔷幼≡谝粋€碩大的溫室里,這個溫室的天花板有 如今我們這個溫室內(nèi)的高度已經(jīng)下降到 我們可以做一個試驗,一個普通的溫室大棚,如果里面只有少量的植物,而卻有上百人居住,那么,用不了幾天,大棚里的氧氣就會消耗殆盡,人們就會缺氧,從而走向生命盡頭。如今我們這個地球溫室大棚已經(jīng)出現(xiàn)危機,我們真的能夠遷徙到火星上去居住嗎? 氧氣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口數(shù)量越多,消耗的氧氣就越多,工業(yè)越發(fā)達,排放的污染就越多,土地越開墾,能生產(chǎn)氧氣的植物就越少。這一切,已經(jīng)形成一個獨特循環(huán)的怪圈,引導著人類走向滅亡。 一個人,不能做什么,但如果有更多的人認識到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相,那么,更多的人才能改變地球(我們這個溫室大棚)的現(xiàn)狀。 武 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