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挫折人生可以用“時乖運蹇,憂讒畏譏,流離顛沛,疲于奔命”來形容。他從政40余年,外放33年,在朝僅7年,貶逐12年?!皻v仕五朝,三忝侍讀,再入翰林,兩除尚書,八典名郡,貶謫三州,一入大獄,兩險喪命?!闭\如他在《定州府到任表》中所說的那樣:“坐席未暖,召節(jié)已行,筋力疲于往來,日月逝于道路。”(《東坡后集》卷十三) 蘇東坡剛從御史臺監(jiān)獄出來時,“心似鹿”,“命如雞”,有如“一蟻寄大磨”的倒懸之急。(《遷居臨皋亭》)蘇東坡貶謫黃州的四年又兩個月的謫居日子里,他“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寒食雨二首》之二)只落得“瘦骨寒將斷,衰髯摘更稀?!保ā恫浮八拖热讼碌跉w蜀”》)此時的他,“廩入既絕”,真有“窮到骨”的乏食之苦。 紹圣元年(1094)四月,當(dāng)年曾為年幼哲宗“備位講讀,日侍帷幄,前后五年,可謂親近”, 年近六旬的皇帝老師蘇東坡,在貶英州(今廣東英德)的途中,又接“后命”,再貶惠州。蘇東坡?lián)淖约骸皬娝ゲ≈嗌?,犯三伏之毒暑,陸走炎荒四千余里,則僵仆中途,死于逆旅之下?!保ā陡坝⒅萜蛑坌袪睢罚ā稏|坡續(xù)集》卷九)此時的他憂悸成疾,兩眼昏花,左手麻木,右手無力,花甲之年,發(fā)白齒落。蘇東坡“隨緣委命”來到惠州,先后輾轉(zhuǎn)住過三個地方。紹圣三年(1096)七月,“忠敬如一” 年僅三十四歲的愛妾朝云“抱疾而亡”。這無疑對衰年多病的蘇東坡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然而,就在朝云死后不到半年,又一個更大的打擊落在蘇東坡的頭上。那是因為《縱筆》詩中“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的一首小詩惹的禍。當(dāng)朝宰相章敦對他的“春睡美”耿耿于懷,于是借追殺元佑黨人之機,將年已六十二歲的蘇東坡再貶天涯海角的儋州,足見政敵手段之狠,用心之毒。蘇東坡深感再無生還之望,便把家安置在惠州,帶著三子蘇過渡海南行。他打算到達海南后先作棺再修墓,死后葬在海南。臨行時,“子孫慟哭于江邊,已為死別,”(《到羅化軍謝表》)(《東坡后集》卷十三)此情此景何等凄涼。蘇東坡到達“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儋州,(《與程秀才書》轉(zhuǎn)引王水照《蘇軾》)太守張中照顧他暫住行衙。可是不久,朝廷官員察訪海南,派人將他趕出官舍。張中也因此受牽連被罷官赴闕。蘇東坡為避風(fēng)雨,在當(dāng)?shù)厥畮讉€學(xué)生和黎族鄰友的幫助下,只好在桄榔樹林里蓋起了五間茅屋,名之曰:“桄榔庵”。這時蘇東坡“厄窮至此,委命而已?!彼c三子蘇過相對,猶如“兩苦行僧耳”。(《與元老侄孫書》《東坡續(xù)集》卷七) 蘇東坡死后不久,他還被列為“元佑黨人”追削官爵,著作也遭禁毀。 蘇東坡的人生挫折不僅表現(xiàn)在生活上所受到的種種磨難,更大的挫折在于他的人生理想的破滅。本來他從走出家鄉(xiāng)嵋山的那一天起,就懷有“滌蕩振刷”,“卓然有所立”的抱負。他剛走上政壇就常懷“世有三患”之憂。從仕以后,他始終不忘“致君堯舜”,“尊主澤民”的“報國之心”。然而,一場莫須有的文禍,企圖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他面對“人間行路難,踏地出租賦?!保ā遏~蠻子》轉(zhuǎn)引《蘇軾文學(xué)論集》劉乃昌)的時世,喊出了“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的呼聲。(《和孫郎中荊林馬上見寄》)這足可看出,他在貶謫生涯中心靈上所承受的創(chuàng)傷和壓力,超過了他在身體上所受的痛楚。 這就是當(dāng)年曾被仁、神兩代皇帝視為“天下奇才”,甚至被他的政敵兼友人的王安石稱贊為“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的蘇東坡,如此坎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