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記者眼中的臺灣(48) ——臺灣志工,美麗臺灣的力量
臺灣志工,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 臺灣志工,是一群充滿人性善和愛心美的群體。 臺灣志工,來自社會各行各業(yè),年齡老中青都有。 在臺灣,醫(yī)院救護、心理救濟、家庭看護、大型活動,特別是象花博會這種跨地域的活動,志工非常集中。 在臺灣,碰到志工,我都會停下來,跟都他(她)們多聊兩句,也算是從中了解一些臺灣志工的內容。
蘇花公路失蹤北京領隊田園家屬在臺灣時,臺北商旅會給他們配備的志工叫 在桃園縣王永慶家開辦的長庚醫(yī)院,中年志工婦女們,熱情地為前來醫(yī)院就醫(yī)探視,忙得暈頭轉向的人們,指點著就醫(yī)取藥的最佳路線和病區(qū)所在的位置。 在臺灣,有許多民間組織的社團,都有為社會提供志工人員的博愛性質。 在臺北縣淡水街頭,三五成群的女中學生們,集體站成一長排,站在路邊,大大方方地向過往的行人喊著:“獻出你的愛心,捐出你的發(fā)票,救救白血病人?!?span lang="EN-US"> 一問才知道,原來臺灣的發(fā)票,中獎率很高。學生志工們用中獎的獎金,來救助危重的白血病人。
在從臺北故宮前往士林的出租車上,司機師傅的袖標上也寫著“義警”二字。老人說,他也是加入了一個社團,便有了每天做幾個小時義務交通的工作。當然,社會很體貼這些上了年級的志工,每小時的勞動,還是有一些報酬。所以,他們,應該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志工。 在臺北花博會現場,男男女女的志工,就更多了。
我仔細觀察發(fā)現,他們身穿的背心,繡的花邊顏色不大一樣。 花博工作人員告訴我,象一些中老年志工,多半是花博會特意向社會招聘的臨時工。這種臨時工,也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志工。這些臨時工必須是獨立負擔家計者、45歲以上的中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原住民、生活扶住中有工作能力者及長期失業(yè)者等。說白了,就是花博會提供他們半年臨時勞動的機會,而他們每工作一小時,可以獲得一百元、一天800元的收入。
據了解,這次臺灣花博,共招了911位臨時工,其中300人協助花博園區(qū)周邊道路及熱門景點與夜市環(huán)境清潔,260人處理花博26分區(qū)的現場秩序維護,以及河川巡檢、證件查核、交通管制和引導、隆重保障宣傳等。 除此以外,花博園區(qū)內的志工,都是提供無償服務的。 為應對這次臺灣迄今最大的博覽會,花博營運總部募集了近3萬名志工,投入導覽、客服、交通、園藝、接待等服務,創(chuàng)下臺灣大型活動志工人數最多的紀錄。
臺灣花博會志工,年齡最小的15歲,最年長的86歲。他們中有中學生、大學生、職場白領、“大陸新娘”,以及退休在家頤養(yǎng)天年的臺灣老人。 從上海嫁到臺灣20年的
在圓山區(qū)游客服務中心,一個本職工作是導游的志工
在舞蝶館里,志工 她說,她剛經朋友介紹加入一個社團,就得到到花博會服務的機會。她們整個社團承包下了舞蝶館里的所有志工工作。在這里,她們每天的任務就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指路、答疑,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等等。 當問到她為何想到出來做志工,她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們許多做家長的,就常去孩子學校做志工,比如帶領孩子放學過馬路什么的,孩子也從父母身上學到為他人付出的品質。后來孩子長大了,也到社會上做了志工。再后來,孩子看媽媽的空隙時間多了,就勸媽媽也到社會上去服務,于是,她就報名到了這個社團。 我問她做志工,會不會很辛苦?她笑了:“不會啊,當看著這么多人需要你的幫助,獲得幫助后真誠的謝謝,你是會很開心的,覺得自己很有用。” 受幫助人贊許的目光,是對志工們無聲付出的最高精神嘉獎。
當你來到花博會展區(qū),看到每一位志工臉上掛著的微笑,看著他(她)躬身相問“你需要什么幫助”時,許多人都會說,這一朵朵綻放的笑靨,是花博會最動人的花朵,也是這次臺灣花博會最美麗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