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鳥類標本收藏家張祖仁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huán)境多種多樣,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有160多種聞名世界的珍稀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褐馬雞、楊子鱷、中華鱘等,保護好野生動物,對于維護生態(tài)平衡,拯救珍稀瀕危物種,開展科學研究,發(fā)展經濟,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以及促進國際交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調動民眾和青少年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提高全社會的保護意識,全國各地相繼開展了“愛鳥周”、“野生保護動物宣傳日”等活動,收藏家張祖仁老師少年時就喜歡鳥,他相繼收集了20多種鳥類珍稀動物標本,如國家一級保護鳥類褐馬雞四支,褐馬雞是我國的特產珍禽。僅分布于我國山西省呂梁山脈、河北省北部地區(qū)和北京的靈山等,由于這種鳥尾羽油亮,在白光下閃爍著金屬似的光澤,由于褐馬雞勇猛好斗、尾羽美麗,所以褐馬雞的長尾羽就成了古代武將帽盔上的裝飾,自漢武帝時代起,這種武將戴褐冠的制度一直傳到清朝末年。這也是 導致褐馬雞數量大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貓頭膺、猴面膺、山雕、紅腹錦雞等數支,這些鳥類正瀕臨滅絕之中,張祖仁老師向社會和公眾人莊嚴宣布這些收藏的珍稀鳥類標本將無償捐獻給博物館展覽,更多的民眾和青少年了解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的知識,造成了強大的社會輿論,力求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保護鳥類動物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和美德。 21世紀是生物學世紀,保護地球、保護大自然、保護鳥類無疑是人類生存的需要前提,隨著森林的大量砍伐,鳥類資源面臨的危險,一個國家,鳥類保護狀況和遭遇如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學和文化水平,標志著國民的文化素質,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教育青少年從小事做起共同保護我們的朋友——鳥類。為了保護鳥類盡自己一生微薄之力。 作者:福州臺江排尾弄35號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 洪清 福建電視臺百姓攝像師 張景秋 郵編:350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