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白回向) 2、劃斜體不斜,整體要端正。斜雖然明顯,立穩(wěn)是主功。 (五古直質(zhì)) 3、中劃長(zhǎng)啟下,橫擔(dān)要分明。一筆攬腰過,不失砥柱用。 (喜吾婁安) 4、人字八交叉,叉處空中頂。下部要對(duì)準(zhǔn),不要偏西東。 (會(huì)合金命)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如若偏東西,此字不成形。 (天父文支) 6、本來字端正,橫筆斜上行。倘要平或下,反倒減美容。 (主王生正) 7、有字無正筆,劃撇偏斜行。偏者要稍正,整體美容生。 (易母力乃) 8、上劃不要長(zhǎng),下劃是主功。整體兩劃間,排列宜適中。 (丕互立并) 9、左右有豎者,左短宜瘦形。右豎粗又壯,主筆渾圓成。 (頁自因固) 10、有橫又有豎,橫短要記清。豎長(zhǎng)不得減,撇捺展長(zhǎng)風(fēng)。 (木米朱未) 11、有字筆劃多,橫長(zhǎng)豎短行。撇捺要收縮,以點(diǎn)補(bǔ)其空。 (染粟架桑) 12、乙字本偏斜,彎度是硬功。宜活不宜死,劃少亦生風(fēng)。 (乙已包乞) 13、劃少本單薄,粗壯不減容。該字不宜長(zhǎng),免去瘦弱病。 (卜了月土) 14、上下都有點(diǎn),上點(diǎn)向內(nèi)行。下點(diǎn)應(yīng)向外,扎根各西東。 (兼煎興羔) 15、以點(diǎn)為字邊,上下要照應(yīng)。上點(diǎn)俯其下,下點(diǎn)望星空。 (冷次洪海) 16、點(diǎn)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方向宜相背,碎石鋪仙宮。 (亦赤然點(diǎn)) 17、左直且要短,讓位于右方。左右形相顧,右撇宜奔放。 (伊侈使便) 18、左撇右直者,左縮右應(yīng)展。為使中不空,左右相顧盼。 (川升卯邦) 19、天覆天要大,覆蓋宜于嚴(yán)。萬象包在內(nèi),不準(zhǔn)露其邊。 (審官富宮) 20、地載地要廣,托住萬寶藏。疏密要適宜,軸線在中央。 (至皇孟蓋) 21、兩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左部占要位,右部讓分厘。 (斯部紅即) 22、左右合一起,右部為主體。右部高左部,右占廣天地。 (讀蝶塘) 23、豎多分長(zhǎng)短,不是爭(zhēng)高低。全為字形美,參差而不齊。 (冊(cè)再用甫) 24、橫多宜勻布,長(zhǎng)短有距離。重者不可多,字形美無比。 (三羊量書) 25、劃少形又小,筆粗壯其力。雖小不見小,然稀不似稀。 (口弓日夕) 26、劃多形又大,細(xì)筆排比例。疏密要得當(dāng),雖多不見底。 (震囊鼻霸) 27、疏者筆劃小,安排要得體。筆劃占其位,不見偏分厘。 (小千山公) 28、密者筆劃多,下筆當(dāng)仔細(xì)。布白應(yīng)均勻,粗細(xì)要適宜。 (贏臃繼纏) 29、橫劃不似橫,斜上是規(guī)律。斜中可見正,正中有斜筆。 (毛七也戈) 30、云去且旦字,稍斜也合適。雖不比毛七,大體又類似。 (云去且旦) 31、同字上下排,上小下要大。雖是父與子,父在子之下。 (呂昌圭哥) 32、同字左右排,左小右要大。正因親兄弟,弟在兄腋下。 (竹羽朋弱) 33、巨臣佳恒字,好像無特長(zhǎng)。形似單體字,一豎應(yīng)當(dāng)長(zhǎng)。 (巨臣佳恒) 34、左右都有豎,右豎實(shí)屬陽。左豎當(dāng)可短,應(yīng)讓于右旁。 (作行刑荊) 35、合二為一字,大小不一樣。左縮應(yīng)緊密,右垂而可放。 (辭祥許偉) 36、兩字并一字,有弱又有強(qiáng)。左伸占其位,右縮不得放。 (仁扛私牡) 37、有字似半身,頭在上邊伸。兩肩應(yīng)開放,下收如腰梁。 (丙而雨南) 38、有字頭頂土,土下種谷糧。一豎正對(duì)中,破土見陽光。 (者老考耆) 39、上正兩段字,平均論短長(zhǎng)。共處互不犯,兩字皆字康。 (變斐需鑾) 40、三字合一字,占位應(yīng)相當(dāng)。此處屬中豐,左右輔兩旁。 (謝桷銜御) 41、上下三字合,有弱又有強(qiáng)。此字屬中弱,兩強(qiáng)隔相望。 (章意累素) 42、有字左右分,兩處宜平均。各占一半地,互相為近鄰。 (頗雕顧輔) 43、一字有兩撇,曲直不一樣。此地右應(yīng)曲,彎向左撇旁。 (友及反皮) 44、有字連三撇,安排要得當(dāng)。下對(duì)上中部,參差還端莊。 (參修珍形) 45、刀勾宜左斜,粗獷有力量。倘若不如此,字便走了樣。 (刀勾勺) 46、努勾不宜斜,直粗而且長(zhǎng)。留空添內(nèi)容,得體又大方。 (葡萄蜀司) 47、有字具挑勾,其鋒向右上。上點(diǎn)相對(duì)應(yīng),織女盼牛郎。 (民衣良辰) 48、豎彎勾向上,不可左右晃。如若出差錯(cuò),彼此都無光。 (免光元先) 49、橫勾必向心,不可向外分。各部組一字,心心要相印。 (心必志思) 50、曲勾在一邊,不可向右偏。留空他筆占,勾上理當(dāng)然。 (鳩輝頑頓) 51、彎勾宜于曲,勾鋒向右提。承前又啟后,兩部皆適宜。 (子乎于承) 52、曲勾上部曲,勾鋒向左偏。如若擅自改,此字不順眼。 (家象狂貓) 53、直捺終帶勾,宜向左上看?;毓P需掌握,猛力勾帶尖。 (永丁水芋) 54、平劃終帶勾,鋒向左下邊。似鳥頭與嘴,視胸梳羽玩。 (空欠室虛) 55、兩字合一字,上平須當(dāng)先。左小右要大,右長(zhǎng)左要短。 (明巧野碼) 56、兩字合一字,下平記心間。右小左要大,左長(zhǎng)右要短。 (朝教取飯) 57、有字齊其上,寫錯(cuò)人有半。如若知規(guī)律,不可擅自變。 (呼吸峰峻) 58、有字齊其下,人多知其然。類同字更多,須知一反三。 (私相知細(xì)) 59、多字上要寬,如地上有天。地于天之下,不是沖霄漢。 (雷堂普昔) 60、此字下要大,托住上半邊。如盤托仙果,盤大最保險(xiǎn)。 (星要寓豈) 61、有字敬獻(xiàn)斂,右縮左放寬。左部大半倍,照辦不難看。 (敬獻(xiàn)斂刻) 62、有字作字邊,主體右邊站。字邊窄而小,主體大而寬。 (施騰課靖) 63、有字屬三元,左右兩強(qiáng)占。中弱不可改,緊縮兩強(qiáng)間。 (弼辨衍仰) 64、該字也三元,只是上下看。上下兩強(qiáng)比,上窄下要寬。 (鸞鶯冀鴦) 65、該字亦三元,弱者在旁邊。中間展強(qiáng)盛,誰敢爭(zhēng)地盤。 (蕃惹街?jǐn)S) 66、有字劃很長(zhǎng),短撇劃中央。終筆不是捺,用點(diǎn)更適當(dāng)。 (莫矣美) 67、多字右有耳,耳大直又長(zhǎng)。左部配字邊,緊靠在耳旁。 (郊那鄰邪) 68、左部有耳字,直豎不宜長(zhǎng)。主體在右部,右部寬又廣。 (陳院除阿) 69、單耳作字邊,宜曲并內(nèi)向。他部巧配合,不失本體狀。 (昂卻卸?。?/P> 70、馬齒最難寫,斜中要有正。上部為基點(diǎn),下部對(duì)正中。 (馬鳥焉為) 71、一字只一捺,不可雙捺上。主筆捺不減,次處拄換梁。 (食炎趁林) 72、復(fù)字宜減勾,一勾最適當(dāng)。余勾都取消,規(guī)律不可忘。 (禁比懋) 73、有字似重圍,豎繁劃更紊。布置宜均勻,不分主與賓。 (爽齒器囂) 74、向心力未酬,好像互抱手。彼此不分離,相處到白頭。 (好妙舒飭) 75、離心力未酬,背對(duì)不見首。彼此持間距,各又不遠(yuǎn)走。 (乳北非) 76、有字似城墻,高壘圍四方。墻壁分厚薄,主建在中央。 (因囿園國) 77、有字菱四圍,形體意中美。若不知其然,實(shí)則不識(shí)規(guī)。 (奇余卒辛) 78、縱捺不得曲,直尖最適宜。蠶頭來起筆,快行慢提起。 (叉尺史又) 79、橫捺中部曲,承上又啟下。距離不要遠(yuǎn),均勻要適宜。 (道延建適) 80、橫豎勾字多,曲折尾也拖。展外要適當(dāng),左右要配合。 (風(fēng)飛氣吃) 81、祭頭宜于闊,下部留空間。示字填其空,二小不等閑。 (祭蔡察瘵) 82、有心又有水,宜縮不宜展。位于撇捺內(nèi),平生在人間。 (慕泰黎) 83、左部有示衣,橫長(zhǎng)勿要短。字邊內(nèi)取直,左邊讓右邊。 (神社初裕) 84、同字三字合,兩個(gè)馱一個(gè)。末后一個(gè)大,本是老大哥。 (品磊森) 85、繁筆字不少,寫法要記牢。布白宜均勻,粗筆要減掉。 (露糜郁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