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月刊《選擇》第437期刊文稱,在25款標注可用于微波爐加熱的塑料飯盒中,有7款樣本的盒蓋或盒身上被檢出DBP、DEHP、DINP及DIDP這四種塑化劑。樂扣樂扣、“JCJ”等5款樣本各被檢出兩種塑化劑,其中泰國生產(chǎn)的“JCJ”塑料飯盒樣品盒蓋和盒身中,檢測出的DINP及DIDP含量最高。雖然檢出量均低于歐洲標準EU10/11規(guī)定的塑化劑含量。不過,若是使用不當,導致人體長期攝入塑化劑,同樣會影響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tǒng)健康。 即使是合格的塑料餐盒,用不對也“害人”。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宣傳及社區(qū)關(guān)系小組委員許樹源公開表示,只有依照產(chǎn)品說明來使用這些塑料飯盒,才不會影響健康。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qū)的幾家超市發(fā)現(xiàn),很多塑料飯盒都明確寫著“微波爐專用”的字樣,一些飯盒還對使用溫度、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做了詳細的說明,而這些說明正是最容易被消費者忽略的。 塑料飯盒保質(zhì)期1—2年。國際食品包裝協(xié)會秘書長董金獅告訴記者,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塑料材質(zhì)的產(chǎn)品保質(zhì)期為1—2年。如果儲存條件、使用方法及使用環(huán)境等相對惡劣,就會加速塑料的“變質(zhì)”,保質(zhì)期也相應縮短。因此,一定要注意,新買來的塑料飯盒,應先用洗潔精清洗干凈;用其盛裝及加熱食物時,多留意食物的重量和盒身的厚度,過重或體積過大都可能會使塑料飯盒變軟或變形;清洗塑料飯盒時,應避免使用具有摩擦性的清潔液和百潔布,以免刮花塑料飯盒,使其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若塑料飯盒由透明變得模糊或發(fā)黃,不管有沒有到保質(zhì)期都應該立即更換。 盒蓋易“放毒”,用前先摘下。可用于微波加熱的塑料飯盒多由聚丙烯(PP)制成。董金獅說,聚丙烯材質(zhì)的塑料盒可耐受約120℃的高溫,但用微波爐加熱時,需要注意加熱時間:700瓦功率下控制在3分鐘左右,800瓦功率則為2分鐘左右。部分廠家出于成本考慮,只用聚丙烯制作盒身,盒蓋則是用耐熱性能較差的聚乙烯(PE)或聚苯乙烯(PS)制成。如果聚乙烯超過110℃,聚苯乙烯超過70℃,就有可能析出塑化劑。因此,用微波爐加熱前,最好先把蓋子取下。即使盒蓋是聚丙烯材質(zhì),也不要將其蓋緊,稍微留點縫隙,方便水蒸氣和熱空氣排出,以免飯盒內(nèi)壓力過大。 加熱避開油和糖。董金獅表示,使用微波爐加熱時,最好避免用塑料盒去加熱含有大量油脂、糖分的食品。若食物含油分或糖分高,加熱時溫度就可能超過標示的耐受溫度,建議改用微波爐專用的玻璃或陶瓷器皿盛裝加熱. 徐文婷 出游帶瓶酒精棉球(編輯提示) 春暖花開,人們已經(jīng)按捺不住出游的心,想要投身于大自然當中。旅途時人們最擔心的就是飲食衛(wèi)生問題,一不小心就會得腸道傳染病。因此,許多人喜歡帶些消毒濕紙巾對桌椅、餐具進行消毒。然而,這些消毒用品多用于手部消毒,通常添加了許多化學成分,若其中含有不能食用的成分,擦拭過餐具之后,就會對人體產(chǎn)生毒副作用。建議人們在旅途中隨身帶一瓶含75%酒精的棉球,棉球用酒精浸著,瓶要密閉。進餐前,用酒精棉球擦拭餐具和手部即可。腸道傳染病病菌一旦接觸到75%的酒精,都會被消滅。擦拭后酒精很快就會揮發(fā),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