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一個人個性的核心,它直接影響到人的行為方式,進而影響到人際關系及工作效率。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根據人的不同性格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脾氣暴躁,常與人結怨者。這類員工容易情緒激動,怒氣沖沖地到處“投訴”。作為他們的領導要首先讓其坐下來,然后仔細聆聽他們的談話,不要發(fā)言,因為他們在激動時所說的話往往是雜亂無章、未經組織的,讓他們把事情的經過說完,宣泄完憤怒的情緒,處于相對冷靜之中時,再表明你的處理方法。領導沒必要改變一個脾氣暴躁的員工,也不要敷衍他們,更不能從中轉換話題,但你必須告訴他們,動輒發(fā)脾氣的人感情上通常不夠成熟,教他們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強調單位不贊成以亂發(fā)脾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也可嘗試著給他們安排一些多見文件少見人的工作,鼓勵他們多參與同事們的活動,讓他們知道他們是跟大伙兒同一陣線的,沒人愿意也沒有人能阻礙他的工作。 自尊心極重,感情脆弱者。這類人多半是一些職位較低的年輕人,他們大部分剛踏出校門,對紛繁復雜、競爭激烈的社會不太適應。領導的幾句提醒話,在他們耳中就像被老師當眾責罵,心中極為不安,無形中產生一種壓力,對工作喪失信心和興趣,甚至產生跳槽的念頭和行為。具有這類性格的員工,行為上往往比較拘謹,他們總喜歡繃著臉,緊張地工作,遇到工作時誠惶誠恐,對上級說話時語調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對待這類員工,說話時措詞必須小心謹慎,盡量避免從個人角度出發(fā),多強調“我們”和“單位”。在批評他們工作中的問題時,必須多顧及他們的自尊心。一絲溫和的笑容,一句關切的問候,都會增加他們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平時的工作中,不妨把握機會稱贊他們的表現(xiàn)。再三的鼓勵或許讓你都感到自己嘮叨,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很受用的,而且有種被重視的感覺。同時應該讓他們明白,在工作中發(fā)生錯誤時,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一定與個人能力有關。 消極悲觀,缺乏自信者。單位召開會議、討論某項新建議時,有人提出反對是正常的。但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你的單位里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不管提出的建議是什么,從不進行深入的思考,總是一味地阻撓和反對,這不僅會阻礙改革,而且破壞了單位創(chuàng)新的氛圍。因此,你必須深入分析他們反對的真正原因。有些人之所以反對各種建議,只是因為他們消極悲觀,缺乏信心,擔心失敗。如果你發(fā)現(xiàn)某位員工一貫努力工作,對單位忠心耿耿,而且還頗有業(yè)績,只是有些缺乏信心,你可以給他機會,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例如,你可以找他談談你的新計劃,讓他負責實施。起初,他可能猶猶豫豫,面露難色,企圖勸說你取消該計劃。此時,你可以請他不要對任何事情都采取否定的態(tài)度,應該提出積極而且有建設性的意見。如果他懷疑該計劃的可行性時,你就鼓勵他找出可行的方法,并且全力幫助他實施,讓他體驗變革的樂趣及由此獲得的成就感。 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者。在許多地方,??梢姷搅镯毰鸟R,阿諛奉承者,他們經常稱贊你,且附和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如果有這種員工,就必然有愛戴高帽子的上司。盡管各位管理者都會表白自己明智、有自知之明和不介意下屬批評,但人們總是喜歡被表揚。對待這種下屬,在與他們溝通時,無須太嚴肅地拒絕他們的奉承,也不要任由他們隨意夸張。當他們向你賣弄奉承的本領時,你可以說:“你最好給自己留一點時間,考慮新的計劃和建議,下次開會每個人都要談自己的意見?!边@樣可能改變他們“應聲蟲”的毛病。 善于表現(xiàn),急功近利者。下屬中,總不乏雄心萬丈、積極進取之人,甚至你能感覺到下屬的目標直指你的職位,許多管理者因此而忌才。但是,對待這些急功近利者卻不能忽視,因為這種人往往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影響其他員工的工作情緒和進度,造成人際關系緊張。與急于表現(xiàn)自己的下屬溝通,切忌使用單刀直入式,免得讓他產生你忌才的錯覺,而不接受你提出的任何建議。你可以認真聆聽他的建議,適當稱贊他的表現(xiàn),表示你對他有某種程度的贊賞。得到你的稱贊,他一定會進一步表現(xiàn)自己,那時你可以漫不經心地告訴他:“凡事都得按部就班,這樣才會對其他員工比較公平,如果其他人比你更急時,你能否容忍他像你現(xiàn)在這樣牽著別人鼻子走?"你的語調要像平常說笑般輕松,既不傷害他的自尊心,也讓他設身處地,為其他人想一想。 郁郁寡歡,以為懷才不遇者。這種下屬常為自己的才華不能受到重視而終日嘆息,缺乏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對待這種員工,千萬別用類似的打擊語言:“你有多少才能呢?像你這樣的人,隨處可以找到。”這種語言會使他們感到被輕視,變得更加郁郁寡歡。平日對他們要熱情,這樣會使他們有被尊重、重視的感覺。交待給他們的任務,事后一定要認真過問,如果做得好,別忘記稱贊兩句。盡管他們在公司里只不過是些小角色,但也可以偶爾邀請他們參加重大會議,鼓勵他們勇于發(fā)言,并經常給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如果他們同時感覺到機會面前人人均等,他們會更加努力工作的。 |
|
來自: 聯(lián)合參謀學院 > 《領導與駕馭》